看板 CultureShoc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iningRuby》之銘言: : ※ 引述《paranoia5201 (邁向研究生)》之銘言: : : 我研究所畢業準備要找工作了 : : 與許多朋友聊天,都聽到相同的感覺 : : 就是爸媽都希望小孩回到家裡住,找家裡附近的工作 : : 最好連交往對象也別跨縣市太多 : : 越長大越感受到爸媽的疼愛 : : 離家到外縣市念大學時,爸媽開始不斷地表現出他們沒有孩子在家裡的寂寞 : : 不過我也同時遇到許多在台灣工作的外國人 : : 似乎一整年都在台灣,或似乎都不在自己國家內 : : 電影《賴家王老五》的邏輯好像是說 : : 西方人都巴不得小孩成年後,趕快踢出家門去自己謀生 : : 那西方人的爸媽都不會覺得小孩離家後很寂寞,希望他們留下來嗎? : ^^^^^^^^^^^^^^^^^^^^^^^^^^^^^^^^^^^^^^^^^^^^^^^^^^^^^^^^^^^^^^^ : 我在美國,我的觀察是美國父母還是會捨不得, : 每年八九月的開學潮, : 都會很多有廣告以不同手法捕捉大一新生父母送孩子去學校宿舍依依不捨的心情-- : 離家念大學對美國人來說通常就是獨立的分水嶺, : 從那以後小孩就鮮少會長年跟爸媽住了. : 跟我們強調"父子"關係比起來,美國人比較重視"夫妻"關係, : 印象中美國所謂的一等親並沒有包含父母,而是只有配偶跟孩子. : 也許這跟基督教精神有關? 聖經上說:"孩子長大了要離開父母, 去跟女人結婚生子 , 創立家庭". : 亞當跟夏娃是一對,亞當夏娃都是神造的,都是神的兒女, : 生育孩子是在彰顯主的神蹟,並不是在成就個人. : 所謂的父是天上的父,並不是人間給你骨肉的父(母), : 因為他(們)跟你一樣也是神的兒女,他的父也是天上的父. : 把這個想法延伸出去, : 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的親子關係比較不像我們的親子關係是絕對的上對下, : 以上我自己的推論,不敢說完全正確. 中國受儒家思想影響, 把君父等同. 家庭的概念比較嚴謹. : 總之美國人在捨不得孩子離巢之際, : 也會很開心自己可以跟配偶展開"屬於他們兩人"的生活. : : 如果說住在同一個房子裡面很丟臉,那也不會要求在同個城市居住? : : 真的覺得爸媽超希望我可以回家定居、工作、結婚 : : 可以理解他們對我的疼愛與寂寞 : : 那外國人是怎麼看待這樣的事情呢? : : 當小孩逐漸長大,要離家去讀書、工作、或外地定居時 : : 都不會有像我爸媽這樣子的寂寞與想法嗎?(不敢推到所有台灣父母都這樣想) : : 我所經驗的外國人是在學校教書的老外以及一些僑生朋友 : : 若有其他國家的不同想法我也想聽聽 : : 感謝 : 美國人並不是不疼愛孩子, : 只是他們的疼愛法不是把小孩綁在身邊愛,不是"絕不讓孩子受傷"的愛. : 跟美國父母比起來, : 台灣父母對孩子的照顧真的是無微不至, 東方人依賴子女, 超過子女依賴父母的程度. 控制欲幾乎不能抑制, 把子女管到了氾濫程度. 只剩下一口氣在, 還要緊掐住子女的脖子. : 從小寶寶起就是這樣了, : 前面也有人討論過, : 在國外看到還在學走路的小朋友在公園裡自己亂晃摔跤了, : 大人的反應只是"oops!"然後把小孩拎起來, : 同樣的情況在台灣,小孩子可能稍微晃一下就被大人扶住了, : 真的摔倒也是在大人的驚呼聲中扶起來,不可能是"你摔倒了啊?"就沒事的. : 我也在美國機場看過父母讓在學爬的小寶寶在候機處玩大冒險滿地爬, : 台灣父母絕對不會讓小寶寶在公共場所亂爬的--因為很不衛生! : 美國小孩子小學五年級可能就會去做送報紙幫人割草之類的打工, : 不是貼補家計唷--不是只有窮人家的孩子會做這種事, : 中產階級的人家照樣會讓孩子去做,目的是讓小孩子練習負責. : 到了高中幾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工作經驗了. : 在台灣,除非萬不得已,不然誰會讓自己孩子小五就去外面打工? : 我的美國同學都很驚訝我父母竟然幫我全額付留學的學費-- : 他們的爸媽只有部分資助,沒有全部付清,完全沒資助父母也不少. : 也許就是因為美國親子之間都保有了獨立,所以他們的愛不會這麼沉重? 美國大學生中老學生很多. 往往讀一年就休學, 去打工, 儲夠了錢回來上課. 獨立自主是絕對重要的, 親情倒在 其次了. 這與兵役制度也有些關係. 台灣大學生把念大學當成念國中, 非要四年就畢業. 休學是少見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32.247
Anda:不大同意"親情是其次" 我覺得這要看怎麼定義親情和孝順疼子女 04/08 23:46
Anda:台灣父母認為愛子女就是要全面保護 不讓子女受毫髮損傷 04/08 23:47
Anda:美國父母有些則是認為 培養子女獨立堅強 是對他們更好的選擇 04/08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