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測光沒有所謂正確,重點在於想成就什麼畫面 感光元件或底片的寬容度皆不及人眼,即便是HDR或類似機能的合成照片, 反差的呈現方式和人眼收到的訊號也不會一樣 (人眼感知顏色和亮度皆非線性, 當然機器亦然,只是機器尚未能夠複製人眼的曲線) 所以在畫面擷取時,你要知道肉眼可視的亮暗之間有多少東西, 而你可以用相機曝到其中的多少 http://www.flickr.com/photos/insideout_tw/7858379674/ 過曝嗎? I don't care 重點在畫面主角 所以背景背光、讓它用過亮的狀態消失在我的畫面中 就可以更聚焦在主角的臉部和頭髮細節 http://www.flickr.com/photos/insideout_tw/7858423438/ 這張是要吃逆光帶來的朦朧和髮絲光 鏡頭耀光帶來的一片白霧也可以是成就畫面的重要元素 (類似的光線也可以轉個角度這樣拍 http://www.flickr.com/photos/insideout_tw/7858312612/ http://www.flickr.com/photos/insideout_tw/7858427046/ 控制曝光讓前景的船隻進入範圍, 在此先決條件下盡量曝暗,讓夕陽的顏色和細節進來 http://www.flickr.com/photos/insideout_tw/7858430784/ 背景曝低,凸顯夕陽的顏色 前景人物就讓閃光補足 http://www.flickr.com/photos/insideout_tw/7616023414/ 人物的細節(面目表情)不是重點 讓它變成剪影,專注在他的身形動作,也成就這個環境 總之,相機工作有它科學上(或工業上)的標準和定義, 相機就是忠實的依循這樣的邏輯工作 你要去理解它、然後知道你自己要的畫面試什麼, 並且駕馭它去得到你要的 我並非鼓吹「不用把曝光標準當一回事」 相反的,應該認真的,'鄭重的理解那是什麼, 才有辦法經過思考去實現你要的畫面 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152.162
HuaBa :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喜歡 (大誤 08/28 02:41
HuaBa :重點在畫面主角!!! 08/28 02:43
applekiwi :專業 08/28 02:45
我離專業還有大概兩輩子的距離,不誇張 搞了半天我發現我沒回答到原PO的問題, 關於曝光,相機的工作是先「測光」再「曝光」 所以請先釐清測光和曝光有什麼不同, http://ironman.idv.tw/blog/photography/metering.htm 測光不同的測光機構(入射式或反射式)、 也有不同的模式(中央定點、不同的畫面切割或加權方式) 測光的"標準",是根據柯達定義的18%中性灰濃度標準而來 曝光則是下一個階段的事情, 根據測光結果去搭配曝光值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ISO 這是曝光一定會有的三個參數,無論"正確"、"錯誤"、"標準"曝光, 都一定會有這三個數值參與 場景模式、AUTO或P 都是相機幫你搞定, A/S就是你自己決定某些部分,M就是都給你自己玩 (所以即便是M模式,相機都還是有測光、會給你測光指示, 告訴你現在的曝光值和標準曝光有多少ev的偏差) 把測光和曝光拆開來看,觀念會清楚一些。 至於曝光補償,就是對於標準測光的結果做正負調整, 這樣想就很清楚囉
totoro3 :大推~ 08/28 04:16
M16A1 :推一個! 08/28 09:17
RoCkyBRIGHT :YAP~! 08/28 09:52
※ 編輯: cz 來自: 118.233.152.162 (08/28 12:36)
kid725 :推~ 08/28 19:40
knanda :PUSH 08/28 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