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M_Che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陳道明拒絕做千面人】 繼《末代皇帝》之後,陳道明再披黃袍,演起了"千古一帝"康熙。 陳道明出演康熙皇帝,這個消息一傳開,就被眾多影迷們所關心, 因為成功演繹了頹廢無奈的方鴻漸,清高清醒的紹興師爺後, 陳道明已被人們定位在了平民角色上,《寇老西兒》中八王爺的不成功, 似乎也例證了陳道明與皇家戲的不合適。 尤其是在此之前,唐國強和焦晃《雍正王朝》中的演出已經深入人心, 珠玉在前,對於《雍正王朝》姐妹篇《康熙帝國》來說,無形之中有了壓力, 但陳道明卻無所謂,他回應道"他吃他碗裏的飯,我吃我碗裏的菜"。 《康熙帝國》是一部以史實為依託的鴻篇巨制,囊括了康熙在位期間最重要的歷史事件, 而陳道明此次飾演的康熙皇帝,既是一位大智大勇、叱吒風雲的歷史英雄,又有著與凡人 一樣的喜怒哀樂,是一個複雜的角色。提起這個角色,陳道明說他最初並不想接演, "因為清宮戲實在是太多太濫了"。但經不住導演陳家林的勸說,才同意看看本子,一看就 放不下了,"這部戲解釋帝王的角度與其他的清宮戲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從宮闈愛情、 宮廷鬥爭等尋常的題材入手,而主要寫的是有關康熙的治國和用人之道"。 至於一些人總將這部戲與《雍正王朝》相比較,陳道明認為演員之間不應該做橫向比, 各人有各人的演法,不像運動員跑步,一聲令下,看誰跑得快,看誰的姿勢美。 至於他演的康熙,將主要以歷史資料所能提供的康熙大帝為藍本, 因為這畢竟是一部正劇。 豐富的學識、純熟的演技,低調的為人是圈裡人對陳道明的評價, 在拍戲過程中無論戲裡戲外,他的表現都很鬆弛,該玩就玩,該侃就侃, 看上去似乎沒下功夫,而實際上,卻在背地裏鉚足了勁兒。 在《康熙帝國》當中就屬陳道明的台詞多,可是現場拍戲時, 連台詞少的演員都不時嘴皮子拌蒜,他卻不打折扣一氣呵成,讓其他演職人員大為佩服。 陳道明的功力,更多地表現在他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分寸的把握上, 他不是簡單地背台詞背本子,而是在原來台詞的基礎上,加進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用康熙彼時彼地的語氣,逼真地進行演繹。而他即興增加的一些台詞和形體語言, 更起到了錦上添花之效:比如與大阿哥的一場戲,他的處理就格外亮眼。 劇中當康熙得知大阿哥曾經被葛爾丹俘虜並一直隱瞞著自己時,他痛心疾首, 當場就給了對方一個響亮的耳光,這一耳光把對方打愣了,因為劇情裡並沒有這樣安排, 這耳光是陳道明自作主張打的,而且事先根本沒跟對方打招呼。 接下來,更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陳道明回過手來,又響亮地照自己臉上打了一巴掌。 這場戲拍完之後,包括製片人、導演在內的所有演職人員都自發地給陳道明鼓掌, 因為他這兩巴掌打得太絕了:打出了人物關系﹔打出了康熙恨鐵不成鋼的心情, 因為按照大清戒律:凡被俘虜者肯定要被殺,原指望廢除太子之後能由大阿哥頂替, 這下全完了﹔這一耳光更打出了人物內心的感受﹔也打出了演員的藝德, 回手打自己的這一耳光,既反映了康熙的自責,又替對方演員找回了面子, 讓對方無話可說,真是一箭雙雕。 盡管從哪個方面說,陳道明都稱得上是一個成功人士, 但他的神情間總是流露出一種遺世獨立的味道。 在演藝圈這個大名利場,摸爬滾打了20多年, 陳道明依然堅守著自己做人的原則和個性。 對此,陳道明說:"這行確實給我帶來了不少榮譽、金錢,可以說名利雙收, 但也讓我失去了很多優點,如果能夠預先瞭解,我不會做這一行。 "所以他只把演戲當做一種職業,而不妄談事業。 對於陳道明的事業最支援的當然是他的妻子杜憲, 每次演完戲,陳道明都要爭求杜憲的意見, 杜憲覺得陳道明受他所飾演角色的影響有時很大, 演完一個人物,會有一段時間沈禁於其中,當過皇上的陳道明, 給杜憲的感覺是"自打他演完皇上後,脾氣見長。" 眼下當許多演員一窩蜂地奔著"千面人"而去, 一心想用不同性格的角色來證明自己演技時, 陳道明敢於特立獨行,難能可貴的是, 他並不想隱藏起自己的"拙",他老老實實地承認: "我嘛,演一部分人還可以,演別的我恐怕玩兒不轉,其實我演很多人都不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64.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