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因為聖誕假期要到了,所以一直想要入手新的定焦鏡頭 因此稍微爬了一下文,也順便做了些整理及計算 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首先,一開始買鏡頭最想知道的就是到底拍人要站多遠? 根據公式: 晶片大小 : 焦距 = 景物大小 : 相距 以SONY a55相機為例,感光元件大小為23.5mm x 15.6mm 假設全身照為170cm,半身照85cm,大頭照55cm 全身 橫福 直幅 景深(橫福cm/直幅cm) ======================================================================= 250mm 27.24m 18.09m 135mm 14.71m 9.77m 85mm 9.26m 6.14m F1.4(67/29) F2(94/41) F2.8(134/58) F4(190/83) 50mm 5.45m 3.62m F1.4(67/29) F2(95/41) F2.8(135/59) F4(194/84) 35mm 3.81m 2.53m F1.4(67/29) F2(95/41) F2.8(137/59) F4(200/85) 16mm 1.74m 1.16m 半身 橫福 直幅 景深(橫福cm/直幅cm) ======================================================================= 250mm 13.62m 9.05m 135mm 7.36m 4.89m 85mm 4.63m 3.07m F1.4(16/7) F2(23/10) F2.8(33/14) F4(47/20) 50mm 2.73m 1.81m F1.4(16/7) F2(23/10) F2.8(33/14) F4(47/20) 35mm 1.91m 1.27m F1.4(17/7) F2(23/10) F2.8(33/15) F4(47/21) 16mm 0.87m 0.58m 大頭 橫福 直幅 景深(橫福cm/直幅cm) ======================================================================= 250mm 8.81m 5.85m 135mm 4.76m 3.16m 85mm 3.00m 1.99m F1.4(7/3) F2(10/4) F2.8(14/6) F4(19/8) 50mm 1.76m 1.17m F1.4(7/3) F2(10/4) F2.8(14/6) F4(19/8) 35mm 1.23m 0.82m F1.4(7/3) F2(10/4) F2.8(14/6) F4(19/8) 16mm 0.56m 0.37m 由以上可知,想要拍同樣大小的東西,景深和光圈有關,與焦距無關 焦距影響的是背景模糊的程度,光圈控制目標物清楚的程度 參考sag大發表的"景深公式沒告訴你的事"來計算模糊圓 模糊圓越大,代表越模糊 全身(橫福) 焦距 主體後方1公尺 主體後方10公尺 F1.4 F2.0 F2.8 F4.0 F5.6 F1.4 F2.0 F2.8 F4.0 F5.6 ===================================================================== 250mm 3.2 2.2 1.6 24.0 16.8 12.0 135mm 4.3 3.1 2.1 1.5 27.3 19.5 13.7 9.8 85mm 5.9 4.1 3.0 2.1 1.5 31.5 22.1 15.8 11.0 7.9 50mm 5.5 3.9 2.8 1.9 1.4 23.1 16.2 11.6 8.1 5.8 35mm 5.2 3.6 2.6 1.8 1.3 18.1 12.7 9.1 6.3 4.5 16mm 4.2 2.9 2.1 1.5 1.0 9.7 6.8 4.9 3.4 2.4 全身(直幅) 焦距 主體後方1公尺 主體後方10公尺 F1.4 F2.0 F2.8 F4.0 F5.6 F1.4 F2.0 F2.8 F4.0 F5.6 ===================================================================== 250mm 4.7 3.3 2.3 31.8 22.2 15.9 135mm 6.3 4.5 3.1 2.2 34.1 24.4 17.1 12.2 85mm 8.5 6.0 4.3 3.0 2.1 37.6 26.3 18.8 13.2 9.4 50mm 7.7 5.4 3.9 2.7 1.9 26.2 18.4 13.1 9.2 6.6 35mm 7.1 5.0 3.5 2.5 1.8 20.0 14.0 10.0 7.0 5.0 16mm 5.3 3.7 2.6 1.9 1.3 10.2 7.2 5.1 3.6 2.6 半身(直幅) 焦距 主體後方1公尺 主體後方10公尺 F1.4 F2.0 F2.8 F4.0 F5.6 F1.4 F2.0 F2.8 F4.0 F5.6 ===================================================================== 250mm 8.9 6.2 4.4 46.9 32.8 23.4 135mm 16.4 11.5 8.2 5.7 4.1 64.8 45.3 32.4 22.7 16.2 85mm 14.9 10.4 7.5 5.2 3.7 46.5 32.5 23.2 16.3 11.6 50mm 12.7 8.9 6.4 4.4 3.2 30.2 21.2 15.1 10.6 7.6 35mm 11.0 7.7 5.5 3.9 2.8 22.2 15.5 11.1 7.8 5.5 16mm 7.2 5.1 3.6 2.5 1.8 10.8 7.6 5.4 3.8 2.7 就個人目前所考量的定焦鏡來說 如果要照全身,無論直幅橫福,以離主體10公尺處的背景模糊程度來衡量 50 F1.8的散景效果會略大於85 F2.8 如果縮短距離到只照半身直幅的話,那兩者其實散景效果差不多 至於景深的話,前面說過了,因為85 F2.8光圈較小 所以景深會比50 F1.8還深一些 不過不管是50 F1.8或是85 F2.8散景效果都會比旅遊鏡250端(F6.3)好 個人結論就是,準備把18-250旅遊鏡出掉 入手16-50 + 85 F2.8 (掩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3.215.101.166
HighTemplar:一大早就有可以泡茶看戲的文 12/13 09:06
SYNACK:http://www.dofmaster.com/dofjs.html 12/13 09:13
oplop:一堆數字....Pass! 12/13 09:25
※ 編輯: twlin 來自: 71.56.27.162 (12/13 10:57)
allmyworld:阿鬼 你還是講中文吧...... 12/13 12:23
lch623:旅遊鏡重點是焦段方便吧... 12/13 12:23
walalashine:本文前半段在說明,若控制主體在成相中的大小一致 12/13 12:28
walalashine:則景深只受光圈影響,焦距則只影響散景 12/13 12:30
walalashine:後半段則在比較不同焦距及光圈的散景差異 12/13 12:31
walalashine:結論則是 85/2.8景深較深,散景較糊 是入手的好選擇 12/13 12:32
gaade:看你想拍甚麼 就入手哪種啦! 不過有數據真的很棒 推! 12/13 13:23
samx28:推 用心 12/13 13:26
Ding1208:嗯嗯嗯~ 拿來對照超好用 12/13 13:27
sorkayi:閱... 12/13 13:34
vincenttklu:我買不到a77 vq組 硬是分開來單買了 16-50不賴 12/13 13:34
guinguin:您後半段引用的文章裏頭,對公式的解釋有誤 12/13 13:36
guinguin:Ms指的其實是放大率,不是物體大小 12/13 13:37
rickyxie:看得好累 12/13 14:01
colinham:推辛苦整理 12/13 14:04
twlin:感謝guin大的指正,不過在本文中由於成像大小固定,所以 12/13 14:23
twlin:同一個表格中,數值間的相互比例不受影響(因為放大率都一樣) 12/13 14:24
twlin:會想出掉旅遊鏡就是因為想要拍人像淺景深,旅遊鏡就算拉到 12/13 14:26
twlin:250端,可是光圈太小,還是比不上便宜小巧的85 F2.8 12/13 14:27
hsinyeh:翻譯:就在相片中主體大小相同的前提下 控制(影響)景深 12/13 15:28
hsinyeh:的唯一因素就是光圈大小(與使用焦段無關) 12/13 15:28
hsinyeh:焦段長短所影響的是,景深外的成像模糊的速度,越長的焦段 12/13 15:29
hsinyeh:糊的越快... 12/13 15:29
hsinyeh:意即使用越長的焦段的散景越模糊 12/13 15:30
感謝翻譯 再來補充一點,以想要拍人物特寫來說 如果今天想要的是能在室內拍照,那麼首先要考慮的是拍攝距離問題 如果想要拍全身(直幅),35mm鏡頭必須退2.5公尺,50mm鏡頭則需要退3.6公尺 所以大家一般會比較推35mm定焦鏡 50mm的話在室內可能就只能退個2公尺,拍半身(直幅) 如果只是要在室外拍,那麼50, 85, 甚至70-200 F2.8都可以拍出很柔的散景 那考量的除了拍攝距離之外,也要順便考慮景深問題 50 1.4雖然可以拍出很棒的散景,可是1.4在半身直幅上景深只有7公分 如果相機對焦稍有閃失,亦或是要拍兩人以上 那很可能其中一人的臉會稍有模糊,或者臉清楚胸部模糊之類的 所以要用到1.4大光圈,可能就建議拍全身,直幅景深可達29公分,橫幅67公分 不過另一方面,當然也是有很多人喜歡這種F1.4拍出來極淺的景深 如果相機對焦能夠剛好對到眼睛,那麼人家說眼睛清楚,皮膚模糊 這樣連後製磨皮都不用了XD 想要達到50 1.4那樣的散景,另一個選擇就是用長焦,比如200 F2.8(極端的舉例) 一方面擁有F2.8的景深,散景也可以很柔很漂亮 以主體後方10公尺的模糊圓來看,拍全身散景可略大於50 1.4或85 1.8 拍半身散景程度則超過50 1.4或85 1.8 ※ 編輯: twlin 來自: 143.215.107.205 (12/14 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