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jjh90562 (北極熊)》之銘言: : 現階段的技術 : 感光元件面積越大=畫質越好,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吧! 感光(或底片面積)面積與畫質的關係,其中重要影響因素在於更低的放大倍率。 對相同的底片無論其片幅大小,基本單位解析力是相同的,解析力數值乃作為照片能放大 多少倍參考,舉例來說,坊間常見彩色負片解析力可定為40lp/mm(80l/mm),放大後照 片需要4lp/mm,因此該底片解析力可承受10倍(40/4)的放大。 基於上開理解,135底片放大十倍大約是A4(短邊9吋左右)大小,而對6*4.5cm片幅則為 18吋左右,在相同放大倍率下,中片幅明顯優勢就是相同放大倍率可得更大照片。但一般 使用者或印刷需求不會放到短邊18吋照片,若以相同的A4規格,6*4.5片幅放大倍率只要5 倍左右就夠了,底片於較低放大倍率下將有顆粒感輕微,解析力足夠(放大5倍時底片上 只要20lp/mm),更因為放大倍率低,拍攝時手震較不容易被放大看出來,此外光學鏡頭 設計時,對光學解析力的考量也不用太高、對焦精密度要求可降低些(事實上,中大片幅 的鏡頭MTF表多以20lp/mm表示)。 單就光學鏡頭素質而言,135鏡頭為何必須中片幅鏡頭好的原因在於:應付更高放大倍率 之用,但拍攝出來的照片永遠是中大片幅底片勝出的原因是:放大倍率優勢。安塞亞當斯 大師選擇8*10作為創作媒材一部份原因是放大倍率只要1-2倍照片就夠大張細緻,4*5相機 為何有手持也能拍出不錯照片,也是期待放大倍率3倍已經符合印刷輸出需求(短邊12吋) 。如果都放到相同倍率下,中大片幅鏡頭可佔不到便宜,問題是:由於放大設備、成本 有所侷限,很少攝影者(除非極認真投入)會把4*5底片放大10倍到50吋以上。 附帶一提,要使135片幅極度放大後有中大片幅般細緻結果,不是不可能,那就是著名 的Kodak Tech-pan 25度底片(135規格)的設計目標,此底片已停產,但目前kodak 仍有超高解析底片生產,其他小廠如ADOX或Ilford、Rollei都還有25度底片在產, 要徹底發揮此等底片能力需要足夠背景知識與技術訓練方能達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9.63
cz:推一個 07/11 10:09
OASYS:片幅愈大愈需要克服影像邊緣的像差,成像=鏡頭光學素質+感光 07/11 11:32
OASYS:元件(底片,CCD,CMOS..),鏡頭的影響可能還大些... 07/11 11:33
ginnietulip:沒關係 成像圈大一點就搞定了 07/11 11:34
OASYS:所以片幅大->克服像差->鏡頭增加成本->畫質的代價(缺一不可) 07/11 11:36
OASYS:如果看當代那些首屈一指的攝影師,有些糊到不行卻讓人讚譽的 07/11 11:38
OASYS:的作品,不禁要想想或許畫質只佔好作品的很小部份:-) 07/11 11:39
infoto:我實測過坊間的25度,事實上已經敗給100TMAX 07/11 20:02
tyf99:推這篇,實際上,畫質瓶頸根本不在底片面積上 07/11 20:43
tyf99:所謂 bigger is better 只是因為 smaller is unreadable 07/11 20:44
Aganippe:不過幸運的是 大頭光圈通常都不大 往往是5.6起跳 07/11 22:16
Aganippe:所以大型相機鏡頭轉接到135上來拍 看不太出來弱點 07/11 22:17
Aganippe:就算鏡頭平移5公分 也不易察覺畫質低落:P 07/11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