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使用過數位相機或數位單眼的朋友應該都有碰過, 在拍攝jpg檔的圖片時,雖然在相機裡面看直拍照片都是直的, 但資料夾複製到電腦裡所有照片又清一色變成橫的, 遇到這種問題過去您可能會: 1. (手動)在相片資料夾按Ctrl+左鍵點選直拍的照片,再一次右鍵順時針或逆時針旋 轉 2. (手動)用Windows圖片瀏覽器看到橫向的照片時再按旋轉圖示 3. (看圖軟體)使用會自動旋轉的看圖軟體觀看照片,如Picasa、FastStone Image、 ACDsee、FSViewer... 4. (上傳網路)將相片上傳到會自動旋轉的相簿裡觀看 5. (軟體批次)使用光影魔術手等軟體批次處理自動轉正再觀看 如果只想用最笨卻最快速的Windows圖片瀏覽器觀看照片, 現在有一個簡單無腦自動轉正的方法,直接框選所有照片後透過右鍵選擇自動旋轉, 軟體幫你篩選出直拍的照片並向左或向右一次旋轉完畢,是什麼軟體這麼神奇? XnView 現在的相機越來越高檔,上至旗艦級數位單眼,下到照像手機, 幾乎都配備了水平儀的功能,自動感知相機位置為直拍還是橫拍, 並記錄於照片的EXIF中(照片描述檔),具有這個功能前提下, 我們可以藉由提取EXIF中直拍資訊並針對直拍照片進行相對應的自動旋轉, 除了上述第1、2項土法煉鋼的手動旋轉方式外,就只能倚靠軟體來達成, 而上述第3項透過看圖軟體閱讀照片時會自動轉正"顯示", 實際上照片還是沒有被正確翻轉導致上傳至相簿或進ps修圖都要手動重新轉, 至於上述第5項透過軟體批次翻轉則有破壞或膨脹圖片檔案的可能或是要等很久。 所以如何簡單的選取全部照片並直接交給電腦無失真的自動轉正, 我都使用XnView軟體搭配右鍵外掛來處理,選取照片自動旋轉,幾秒鐘搞定! 軟體名稱:XnView (主軟體) 免費 軟體大小:4.5 Mb 作業系統:Windows 官方網站:http://www.xnview.com/en/index.html 下載頁:http://download.xnview.com/XnView-win.exe 外掛軟體:XnView Shell Extension (右鍵外掛)免費 軟體大小:1 Mb 官方網站:http://www.xnview.com/en/index.html 下載頁一般版:http://download.xnview.com/XnShellEx.exe 下載頁64位元:http://download.xnview.com/XnShellEx64.exe 安裝方式 1. 軟體與外掛下載好後,先安裝主軟體XnView(全部點下一步) 2. 再安裝右鍵外掛(全部點下一步),64位元系統就安裝64位元版 接著就是重頭戲了 全自動轉正操作步驟: 1. 框選照片資料夾內全部圖片(快速鍵Ctrl+A) 2. 在選取的照片上點右鍵->XnShell->Rotate->Rotate based on EXIF tag (如圖) 3. 稍等1分鐘,跳出去看自己的網頁,時間長短取決於照片數量與電腦效能 4. 回到資料夾上一頁再點進去,或在空白處單擊右鍵->重新整理縮圖(使縮圖更新 如圖) 5. 完成(可以雙擊左鍵用Windows圖片瀏覽器查看直拍照片是否轉正) (上圖為全自動轉正操作步驟2) (上圖為全自動轉正操作步驟4) 延伸使用:無痛快速縮圖 這套軟體還可以以非常簡單的方式批次轉檔更改照片格式(jpg,tiff,png,gif,bmp...) 還有無痛快速縮圖轉檔,全部都在點選圖片後單擊右鍵->XnShell->Convert... 之後選擇檔案格式、儲存位置路徑與縮圖比例(50%)就可以了! 本文轉載自:圖說|Tosay [教學] XnView 數位相機照片批次自動轉正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圖文版: http://tosay.idv.tw/?p=143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5.71.253
superlubu:Fastone Viewer 明明也有自動轉正功能... 01/17 15:05
propc:明明都會自動,沒辦法自動是因為相機沒寫入資訊吧= =|| 01/17 16:34
相機要寫入資訊才能依EXIF轉唷! 都會自動轉應該是用非Win圖片瀏覽器來看的關係 → litthe:題外話..XnView的resize速度好慢啊.. 慢到讓人放棄 01/17 16:44 我覺得XnView轉的蠻快的... 比起Ligthroom的話...
wadashi1:話說..我都是查Google,關鍵字 "無失真自動轉正"的 01/19 16:21
wadashi1:mobile01文字的網址: http://ppt.cc/cahO 01/19 16:22
wadashi1:之前是因為批次上傳至網路相簿,結果相片不會自動轉正.. 01/19 16:42
wadashi1:才去找這個功能的! 01/19 16:42
這我當時也有找過,但覺得要打入資料來源的地址覺得有點麻煩.. ※ 編輯: jefftae7 來自: 111.255.18.79 (01/20 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