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昨天看到Sigma發表18-35mm F1.8 DC HSM這支鏡頭應該嚇傻一票人...包括我 我看到標題剎那間只是打個哈欠,想說這種規格怎麼可能會出現 但隨後不久外電紛紛放上發表的消息,確認這是一支會發表的鏡頭! 其實我之前一直認為單眼系統(包括無反)正在加速FF化 APS-C的鏡頭在C、N的發表和推出已經比起5、6年前慢了非常非常多 機身在DSLR方面也是遲緩,但在EVIL則是有Sony和Canon的支持 但EVIL本身就是追求輕量化的產品,所以傳統的鏡身用於EVIL始終沒得到玩家青睞 所以每當餅乾鏡發表,對EVIL的玩家都頗受期待 但說真的,餅乾鏡有先天的光學劣勢並且目前售價都過高 扯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我自己本身並不看好APS-C後續發展 因為不怕體積重量的終究會上FF,要輕巧的可以玩M43或是等餅乾鏡發表 APS-C的DSLR被FF及EVIL夾殺顯然易見... 但!這在劇本好像都按正常走的時候 Sigma發表了一支18-35mm F1.8 DC HSM這樣的鏡頭 這是一管從廣角到標準(換算FF視角)的恆定變焦鏡! 並且內變焦可以讓你用廣角端拍攝時方便架設漸層減光鏡和CPL 而網路上的資訊看起來有全時手動,這又是一個超級有誠意的規格 因為大光圈F1.8景深已經滿淺,如果機身對焦系統不好的APS-C刷個峰值對焦 那麼在自動對焦之後隨時可藉由峰值對焦來更精細準確的得到準焦的照片! 當然啦,前提Live View功能也不能太爛,但是對於Sony的半透系統來說就很屌了 但Sigma發表這顆鏡頭是為了滿足C、N等大廠搶鏡頭市佔的嗎? 我覺得並不是... 從新社長把SD1改成SD1M並且大幅砍價;並且補償那些買貴的買家 以及最近ART新鏡連發都可以明顯感受到現在的Sigma自我定位不再是衛星廠商 它想成為頂尖的相機及鏡頭製造商的企圖非常非常明顯! 那在ART系列取得成功之後,其鏡頭的品質已經證明其工藝技術來到頂端 接下來就是自家的相機了 由於Sigma全系列的機器不管DP系列或是單眼的SD系列都是X3感光元件系統 X3系統相信大家都很熟了,光線足就是開外掛的無敵 光線弱馬上GG,而且不是雜訊的GG而已,而是其顏色的大幅衰退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PRODS/SD1/SD1hSLI0100.HTM IS0 100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PRODS/SD1/SD1hSLI0800.HTM IS0 800 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PRODS/SD1/SD1hSLI1600.HTM ISO 1600 以上為SD1M的各級ISO測試圖,再點一次可放大圖片 由此可以很明顯看出ISO在800基本上已經雜訊滿天飛了,1600顏色已經崩潰了 這是X3目前的最大缺陷和致命傷! 在自家的旗艦SD1M都這麼受到受光不足所擾的情形下 那麼從S35 f1.4 ART開第一槍再到S30 f1.4再到18-35mm F1.8 DC HSM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想Sigma在下一代的X3系統會把它的可用ISO拉上來一級左右 然後再配合這些大光圈並且高畫質的鏡頭來滿足X3感光元件所需 在晴天,ART系列搭配具有立體感的X3感光元件會持續有著本身優勢 在微光,大光圈的鏡頭也可以稍微彌補X3受光不足的缺陷 我想,這才是Sigma最近發瘋似的開著外掛橫掃戰場的主因 但這顆鏡頭我覺得應該不會便宜到哪,極有可能會是Sigma砲管外最貴的鏡頭! 話雖如此,但如果Sigma發瘋賣個2~3萬,我應該也會重拾APS-C系統來搞個一機一鏡 畢竟這樣的焦段只要是550D以上的雜訊處理能力都可以應付絕大部分的拍攝題材 喔對了很多人在嫌怎麼沒有OS,說真的這種偏廣角的鏡頭還給你大光圈OS是真的用不到了 最低安全快門望遠端大概為1/50秒,廣角端約1/30 快門再慢人都糊了,且要在維持光圈在1/50秒的話並不是件難事 星巴克這種昏暗的環境大概光圈全開1.8,ISO拉到1600到3200之間就有 對目前大多數的APS-C來說都可輕鬆達到了! 但對下一代的自家X3系統,我本身就很期待可不可以達成微光拍攝不架腳架的目的了 總之!超屌的Sigma,做別人不敢做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204.1
KSAC:推一個! 04/19 17:15
修錯字一下QQ ※ 編輯: thepilot 來自: 122.117.204.1 (04/19 17:18)
NewTypeNeo:很期待sd○系列出新機啊 04/19 17:17
turtleknight:X3的問題是在那屎一般的顏色..... 04/19 17:21
paullai:發表規發表... 30mm的ART還是根本買不到阿... 04/19 17:30
kadasaki:精闢入裡 精彩! 04/19 17:35
orz007:我把二樓看成s○d.............. 04/19 17:42
cywangtw1990:EVIL有Sony跟Canon Olympus Lumix哭哭XDDDD 04/19 17:50
thepilot:樓上我是說做APS-C的EVIL啦= =,那段在談APS-C 04/19 17:52
bennylie:看的懂你在寫什麼,但整篇用詞是錯的,APSC 指的是片幅大 04/19 17:52
bennylie:小,EVIL 也很多用 APSC 片幅,$,C都是。 04/19 17:53
thepilot:樓上我知道EVIL如M43的是非APS-C系統,不過我這篇是把重 04/19 17:54
thepilot:點放在APS-C系統的發展上,故M43的EVIL就不在這篇談了QQ 04/19 17:55
thepilot:而會把重點放在APS-C主要也是開宗明義的因為這顆鏡頭是 04/19 17:55
thepilot:用於APS-C系統的,所以我沒排擠M43的EVIL啦= = 04/19 17:56
cywangtw1990:如果真的出現FF的MLIC 會不會開始繼續擠壓到DSLR 04/19 17:57
Mrmanpower:NEX 9不是? 04/19 18:00
Mrmanpower:喔! 看來是還沒上.. 04/19 18:00
cywangtw1990:哪個平行世界的NEX9出了 04/19 18:20
bennylie:所以認為APSC 的EVIL都沒搞頭的話,我就不同意了。 04/19 18:38
thepilot:有沒有搞頭端看後續的餅乾鏡而定,但說真的目前看起來還 04/19 18:41
thepilot:是有瓶頸,加上先天的物理限制,你不可能要求又要餅乾又 04/19 18:42
thepilot:要超大光圈,例如餅乾85mm f1.8之類的...這個要談又要一 04/19 18:43
thepilot:整篇了,但我覺得輕量化餅乾是大有可為的,就把重點放在 04/19 18:43
bennylie:APSC的DSLR地確需要思考生存的方向。 04/19 18:44
thepilot:輕巧+一值畫質上,而不是效果景深,然後打低價策略應該滿 04/19 18:44
thepilot:有戰力的,我自己是很期待輕便的APS-C+EVIL組合就是了。 04/19 18:45
bennylie:但APSC的EVIL應該還能有所做為。 04/19 18:45
thepilot:APS-C的EVIL如果沒往餅乾發展,我想不出還有什可做為 04/19 18:48
thepilot:畢竟他如果沒輕量化而掛上傳統鏡頭,那它能做的DSLR通通 04/19 18:48
thepilot:做得到... 04/19 18:48
caption:鏡頭的體積跟重量還是差多了 04/19 18:52
bennylie:M43也不ㄧ定都是餅乾,還是很多人用12-35,的鏡頭還是小 04/19 18:54
bennylie:當然M43怎麼都比APSC-EVIL小 04/19 18:59
thepilot:12-35鏡頭已經不算小了,搭起來其實和入門的DSLR也差不多 04/19 18:59
thepilot:了呀...價格也不錯貴,而這樣的搭配你還是得拿個一機一鏡 04/19 19:00
thepilot:包或是槍式包包出門,並不像餅乾鏡一樣可以拿手裡或是丟 04/19 19:00
thepilot:公事包...定位就不太一樣了。 04/19 19:01
bennylie:M43有些人是Kit到底,後來乾脆改投高階DC了。 04/19 19:03
caption:哪顆等校24-70 F2.8 OIS跟12-35差不多? 04/19 19:04
ayler88:真是誤會阿, X3上腳架, ISO開到200以內, 畫質一樣嚇嚇叫 04/19 19:05
thepilot:其實不能完全類比等校24-70,就像我文中說的Sigma這顆等 04/19 19:07
thepilot:校也只是在講"視角",但焦段多少就是多少,因此12-35 2.8 04/19 19:08
thepilot:並不會和FF的24-70得到一樣的視角+景深。又f2.8恆定光圈 04/19 19:08
thepilot:連在APS-C的17-50或17-55之類的鏡頭我都覺得不太夠了, 04/19 19:09
thepilot:更別說43系統了... 04/19 19:09
thepilot:我是覺得諸如APS-C或M43的餅乾定焦大光圈會是很多人期待 04/19 19:11
ayler88:沒見過APSC有啥餅乾鏡能威力出色,先天限制吧... 04/19 19:11
caption:體積重量跟畫質每個人需求不同,不是大家都適合FF 04/19 19:11
thepilot:的,因為本身已有FF系統或是DSLR的人也會想有一台輕便的 04/19 19:12
ayler88:不知道Fuji今年要出的那顆F2.8餅乾 效果如何... 04/19 19:12
thepilot:隨身機,市場完全不會被高階單眼打到。 04/19 19:12
caption:而且等校焦段為什麼視角會不一樣? 04/19 19:13
magicianegg:我把二樓看成s○d+1 04/19 19:13
thepilot:我是說視角+景深,是一整組看的,你看我文中也沒談到這顆 04/19 19:14
thepilot:Sigma 18-35mm f1.8可以有什景深效果,我看的是它的進光 04/19 19:15
thepilot:量,你要效果應該是要上85mm以上之類的大光圈定焦。 04/19 19:16
caption:為什麼APS或是其他片幅更小要跟FF比景深淺? 04/19 19:18
thepilot:我也覺得不用比景深,所以我才說微光下的進光量,f2.8說 04/19 19:22
thepilot:真的在APS-C已經非常非常免強了,M43根本不夠用呀,所以 04/19 19:22
thepilot:我才期待EVIL能出一顆輕巧的大光圈鏡頭隨拍用,這樣我就 04/19 19:24
thepilot:很滿足了。 04/19 19:24
ayler88:http://ppt.cc/6bKo 上香啦!!! 04/19 19:25
caption:不要拍就好阿,這麼如果現場真的這麼昏暗 04/19 19:25
caption:不然有幾顆F0.95的參考一下 04/19 19:25
bennylie:舉12-35是說EVIL並不只有餅乾鏡的市場。還是有鏡頭的需求 04/19 19:26
Adadadadada:嗚嗚 為什麼是狗國評測 04/19 19:26
Adadadadada:這邊角失光... 04/19 19:27
thepilot:也是啦,反正這篇和推文都只是我個人的感想,每個人的需 04/19 19:27
thepilot:求本來就不同,不然那堆鏡頭不就都不用賣了XD 04/19 19:28
thepilot:所以愛你所好,然後開心拍照可以滿足就是好器材了! 04/19 19:29
bennylie:這篇可以拿去給相機廠做市廠分析XD 04/19 19:33
hsinyeh:你可以買sony系統,有機身防手震XD 04/19 20:02
wasiwatery:同意這顆鏡頭開發是為了自家SD系列 但不同意OS說法 04/19 20:13
wasiwatery:如果Sigma認為標準焦段沒有防手震需求 就不會有1750 OS 04/19 20:14
wasiwatery:了 只要這顆熱賣 可以想見後續一定會發OS鏡 04/19 20:15
wasiwatery:Sony的用戶想要用到這顆鏡頭還要再等等 連S35/1.4都還 04/19 20:16
wasiwatery:沒支援阿花接環 04/19 20:16
ayler88:感覺到了f2.8就沒有暗角問題,不知f2.2~2.6狀況如何 04/19 20:33
ayler88:銳利度到f4.0才能全開,不知f3.2~f3.6狀況如何 04/19 20:33
ayler88:不過看後面的f1.8 大縮圖倒還好啦,質感確實很出色 04/19 20:35
bluesapphire:要是超過三萬五...我會再繼續捏存到六萬買全幅QQ 04/19 21:32
anorexia:APS-C的無反怎麼沒有我的最愛fuji?XD 04/19 21:37
bursty:全幅機配管24-70/2.8淺景深跟焦段就勝啦 04/19 21:42
bursty:APS機身的ISO 100有比FF機身ISO 200的畫質好嗎? 04/19 21:44
bursty:嚴苛一點APS機身的ISO 3200跟FF機身的ISO 6400哪個畫質好? 04/19 21:45
bursty:APS機身+ISO 1600+F/2.8跟FF機身+ISO 4000+F/4.5 孰優? 04/19 21:48
wasiwatery:我知道SD1m的lSO100把FF電假的 XD 04/19 21:56
rugger5566:器材合用就好吧?淺景深拍鳥事會用到嗎?景深論沒絕對 04/19 22:27
rugger5566:低ISO配上棚拍、閃燈,就不是缺點了,上腳架也不必OS 04/19 22:28
rugger5566:這篇很中肯也很生火XDDD 04/19 22:29
bursty:樓上,這管鏡頭的特色就是難得的大光圈 及伴隨的淺景深 04/19 22:43
bursty:你不討論這個,其實可以不用討論了... 04/19 22:43
caption:你可以只討論進光量 04/19 22:56
bursty:進光量要跟機身的ISO分組搭配比較才有意思 我上面就提到了 04/19 23:12
bursty:不是只有景深,還有進光量跟不同機身間ISO的搭配 孰優 04/19 23:13
bursty:這才能看出這款鏡頭的全貌 04/19 23:13
tyf99:APSC 餅乾鏡沒搞頭? (轉頭看 Pentax 公主群..) 04/19 23:23
wasiwatery:你可以討論SD1m開ISO100該用什麼機絲應戰 XD 04/19 23:53
vchenkoshe:如果鏡頭夠好的話目前應該沒有FF或以下的相機戰得嬴 04/20 00:01
vchenkoshe:要等超過4600萬畫素的相機出現 04/20 00:02
rugger5566:bursty大:你也很有趣耶,我回你機身差異又來扯鏡頭... 04/20 00:07
rugger5566:況且你又不是專業數據魔人,V皇都說話了就不要賣醜了 04/20 00:08
rugger5566:你有用過全幅機嗎?我用底片拍都很幹景深過淺... 04/20 00:08
rugger5566:很抱歉我很窮也不適用全幅機啦,但底片差不多 04/20 00:09
rugger5566:而且我有不討論嗎?我只是說景深論沒絕對視用途而定喔 04/20 00:12
rugger5566:我的邏輯不太好但我起碼沒離題不知道是誰離題??? 04/20 00:12
thepilot:ayler88那個連結看起來就感覺這支鏡頭的確適合旅拍,從白 04/20 00:46
thepilot:天到微光都可應付,真的很誘人... 04/20 00:46
thepilot:不過畫質看不出來,圖都是縮過的...可能要關注後續大圖了 04/20 00:47
bursty:抱歉,原來是5566... 那麼可以不用認真了 你多學點再來吧 04/20 01:23
bursty:不然連要怎麼比較都不懂 我實在很難跟你對話 04/20 01:24
bursty:器材要比較就要比極限的部份 看不太出差異的部份就不用比了 04/20 01:25
CcccBon:好險沒有sigma的種族英雄 不然感覺要戰了 04/20 01:27
donatello:Sigma DSLR鏡 再客氣也至少會做3種接環 多的有6,7種 04/20 01:30
donatello:就好像O型血一樣, 誰都可以用, 當然就戰不太起來 04/20 01:31
donatello:愛好和平,有心做其他廠不做的鏡頭,代理又佛 真是不錯哪 04/20 01:33
rugger5566:抱歉,原來bursty辭窮了,連論點都懶得回,就不認真了 04/20 03:03
rugger5566:話說好想看看這顆配上DP1M的大圖喔!!! 04/20 03:04
thepilot:樓上是SD1M啦,DP1M要挖掉它的頭,很痛的XDDDD 04/20 04:21
ginnietulip:我認真的肖想X3的EVIL配峰值對焦 無法AF也OK 04/20 05:02
rugger5566:T大說的對...凌晨3點腦袋空空的... 04/20 10:24
rugger5566:等哪天入手SD1M後就來當種族英雄好了XDDD 04/20 10:24
ayler88:http://ppt.cc/dZ1p 在補個評測 04/20 15:10
fantasylee:http://goo.gl/pPN2l sigma18-35 VS 5D2 04/21 00:44
thepilot:看來全幅不太實用,等於定焦了 04/21 03:21
evanzxcv:這顆口徑才72mm,不太可能上得了全幅還實用 04/21 10:51
vchenkoshe:跟口徑無關吧,一堆口徑更小,光圈更大的鏡頭 04/21 11:17
sqr:看了a大提供的評測連結 原來防手震在對岸稱防抖... 04/21 11:24
liwmewmew:我也覺得APS-C片幅的DSLR定位很尷尬... 04/21 16:05
liwmewmew:上有FF的DSLR,體積差沒多少(APS-C的DSLR也很不輕便) 04/21 16:07
liwmewmew:下有APS-C的EVIL,定位整個很明確... 04/21 16:07
JaveXP:尷尬也是這一兩年才有的吧...以前隨身機哪來的APS-C片幅 04/22 16:28
MM93:價錢出來了XD 07/09 20:18
thepilot:價錢真的也出乎意料...Sigma真令人猜不透呀XDDD 07/17 16:14
sneak: NEX 9不是? https://noxiv.com 08/18 17:41
sneak: 很期待sd○系列出新機 https://daxiv.com 10/06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