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次拍攝的作品是樂團表演紀錄, 一開始的打算就是要拍攝粗糙質感的相片, 很幸運的我可以用很多的角度,去拍攝我想要的畫面, 希望可以傳達出這個團有點青澀卻也想要狂野嘶吼的感覺。 (這裡所說的青澀,是指該團的年紀,而不是表演者的年齡 XDDD) ============= 技巧文解說區 ============= 教學照片:http://flic.kr/p/gkndjB (Flickr) http://goo.gl/yQ5s36 (FB) http://goo.gl/25HbVG (Picasa) 拍攝時間:2013-09-28 拍攝地點:Holy Land 聖地搖滾工作室 (台北) 使用相機:Nikon D600 使用鏡頭:Sigma 35mm/f1.4 閃燈技巧:無 修圖技巧: 這次修圖所想要表達的是比較 "接近" 底片質感的風格, 一般在修圖上想讓照片比較粗糙的方法,是利用後製加上雜訊, 而自己覺得這種方法在處理黑白照片比較不會不自然, (這部份請參考 #1GmLcRm- ,我曾經寫過的比較文。) 應用在彩色照片的時候,就會險得雜訊有點假假的, 跟大家介紹一個不錯的老方法『使用高ISO拍攝』, 就可以比較容易調整出不是那麼假的粗糙感, 另外一個好處是,太純淨、清晰的畫面,違反了底片的風格, 高ISO雖然讓被攝物被抹過、不銳利,反而比較接近底片拍出來的感覺, 這個範例照片是使用:1/200 f/2 ISO4000 35mm 拍攝 D600的高ISO純淨度其實不是那麼糟糕, 我把高ISO降燥設定成標準,也可以選擇關掉(我其實不太清楚NEF直接進LR,降燥有無效果,待測驗 XDD) 然後照相的時候,控制曝光在 0 ~ -1 EV,盡量不要太亮, 後製的時候把暗部拉亮,會增加更多的雜訊, <-正是我要的 過曝的照片拉回容易造成斷層,所以我比較不建議一開始就拍太亮, 將照片調整完自己要的顏色後,最後還是要加上額外雜訊, 如此就變成像這樣子的照片了!不知道大家感覺如何? 其餘解說: 整本相簿裡面,有些照片為了要呈現流動感, 我選擇了比較慢的快門 (如 1/10), 另外就是比較芭樂一點的迷焦畫面,呈現一些舞台上的虛幻。 構圖上因為舞台還不錯,而且我可以自由走動,拍攝空間比較大, 燈光很多,索性拍了一些逆光的畫面, 不過舞台燈光一般來說其實非常亂, 我的建議是用M模式來拍攝,以抓住自己能夠掌握的畫面為主, 不然容易被機器的測光系統搞死 XDDD。 =========== 成品分享區 =========== 作品連結:http://flic.kr/s/aHsjK8sWMP (Flickr) http://goo.gl/ba2lkW (FB) http://goo.gl/zzoZZx (Picasa) 如果各位喜歡我的作品,也請參考我的粉絲頁, 在那我有更多的作品以及想法。 (連結請看簽名檔!) 以上,謝謝大家的觀賞閱讀!m(__ __)m -- Edited by CheerC Fan Page: http://www.cheerc.idv.tw Picasa: http://picasaweb.google.com/cheerc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cheerc 500px: http://500px.com/cheerc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183.157
HighTemplar:這篇應該可以準備雞排和珍奶觀戰 10/03 15:51
純分享 ^^
bnhsu:C大給推 10/03 17:20
3Q~ 你也快去生一台 5D3 來拍
NewTypeNeo:應該先不要說破是DSLR拍的 看大家對這底片反映如何 10/03 17:30
哈 可是要寫解說分享 這樣怎麼寫阿 XD 況且 EXIF 就曝光了 呵
NewTypeNeo:我最近也在試後製補顆粒 在光影階調過渡的地方很容易 10/03 17:49
NewTypeNeo:露餡 peeking檢視焦外時 也覺得喪失立體感 10/03 17:51
期待也許哪天可以觀賞一下大大的作品 ^^ ※ 編輯: CheerC 來自: 140.115.183.157 (10/03 17:55)
NewTypeNeo:XD 我的推文是在說我失敗的經驗呀XD 10/03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