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SL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tropos ()》之銘言: 借標題跟推文來閒聊一下
tudaer:對於Cosina的不滿應該來自於Yashica、Kyocera...到現在 12/24 23:18
tudaer:對於CZ非德製而且還被日本搞爛很不滿XDD 12/24 23:18
tudaer:但東西是拿來用的,不爽但得買還是會買帳(飄走) 12/24 23:19
Yachica跟Kyocera是怎麼搞爛Zeiss? ※ 編輯: atropos 來自: 118.233.39.6 (12/25 00:22)
tudaer:Contax的機身...非常有事... 12/25 00:35
tudaer:鏡頭沒甚麼問題,但就是在機身上砸了Contax這塊牌子 12/25 00:35
Kyocera對於CONTAX的功過,其實,個人倒不覺得很容易定論下來 但Kyocera京瓷裡面的研究團隊,一定有「天才」在裡面! 因為,那些年代理,當N家跟C家、M家,製造機身,還在那邊玩過片馬達、拼連拍速度時 Kyocera玩真空吸盤,把底片真正平整的定在焦平面上(RTSIII) 拼影像品質 各家在拼自動對焦鏡頭+自動對焦機身,的對焦速度時 Kyocera弄出一部AX 讓所有能接在C/Y接口上的鏡頭,通通能自動對焦 (雖然對焦速度只能說可愛) 這兩樣發明,跟CANON當年的半透明固定式反光鏡,堪稱135機三大最具突破性的設計 (也有人說MINOLTA的α7蜂巢測光顯示) 另外像是可以移軸以及倒裝鏡頭的超級微距蛇腹,可裝拍立得的PREVIEW相機 都領先他廠很多且巧思不絕 可惜,Kyocera鏡頭組裝精度優異,可是在電子控制這塊,始終毛邊修不完 讓用家很毛,很幹、很討厭,常常得多準備一部備用機身..... 另外,很妙的是,Kyocera似乎在過片桿及過片齒輪這邊中了魔咒 不管機械yashica fx3 super 2000(過片桿常常脫臼)還是T3, 都在這邊頻頻出搥.......... 回溯起來,當初德國人把CONTAX這塊招牌讓給日本京瓷經營時,應該也沒轉移多少 SLR的技術過來(當時都是RF?),結果第一個衝135全片幅的,竟然還是日本CONTAX... 哈哈 補註:一說到代理商這件事,老CONTAX用家應該都對他的台灣代理商,搖頭嘆息的 我自己的經驗,由於不聽前輩提醒,167MT公司貨新買來一週內,過片疊片,交由該 家總代理維修,總代理填單之後,要我回家等消息,一週過去,沒消沒息,我致電多次 電話轉轉就不見,我親臨總公司(長安東路...)找到一個歐吉桑,他去後面翻半天 跟我說要送日本....要一個月,我想說,好吧,等吧 一個月過後,我再度「光臨」,另一個歐吉桑他說沒麼快,有回來馬上通知 於是等過一個月又一個月,第三個月,我耐性不行了,再衝一次,他要我給他單子 然後他跟我說,找不到資料耶!!!! 我傻在當場,找不到資料的意思是?他說就是不知道機身到哪去了.....他們的存根 本也不見了,還一直跟我說好奇怪喔~~~ 我當場要翻臉,我說那賠我一部新的吧,他說那不可能,銷帳作帳太麻煩,他說他再 進去找找看,神奇的他從裡面拖出一個大型半透明收納箱,打開箱子,滿滿的相機屍體 (或者說傷兵)....我看到我的相機也躺在當中,因為我用原箱包著交給總代理,找出 相機,核對機身號碼確定是我的機身,問他是修好了嗎?他說不知道.......要我先拿 回家試試,有問題再拿來.... 當然,有問題,因為從頭到尾我可憐的相機就沒被檢查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6.16.186
EiffelTower:看DSLR版,長知識~ ^^ 12/25 01:54
brightsu:其實整體而言小日本的創意真的是若要真說突發奇想的功力 12/25 02:23
brightsu:Minolta以外就是Kyocera了,但鏡頭的沿革只多多少少繼承 12/25 02:24
brightsu:繼承到了歐系的鏡頭而已,後期就壓根的忘了精神這回事 12/25 02:26
brightsu:不過說實話,精神這東西值幾斤錢呢...(茶) 12/25 02:27
devin0329:聽不太懂可是很喜歡這篇分享 12/25 04:44
tudaer:大大,您忘了講FX-3 Super 4000的故事了 12/25 09:06
tudaer:還有,如果能知道cosina做的鏡頭送修比例和原因會更好 12/25 09:10
tudaer:小弟朋友的SLR鏡也有送修的,RF還有新買移焦的… 12/25 09:10
atropos:維修在所難免, 壞什麼倒值得研究 12/25 09:27
atropos:不過就我聽過的, 保固期內Cosina不管理由都是免費維修 12/25 09:28
atropos:至於RF鏡移焦, 你是說50/1.5 ZM? 我記得我回過你了 12/25 09:29
tudaer:a大記性真好^^ 12/25 09:58
wasiwatery:RF移焦真的很稀鬆平常 L牌原廠說最好幾年就要重校一次 12/25 10:23
※ 編輯: rosyiron 來自: 114.26.16.186 (12/25 16:47)
MJR7:WT…… 這代理商也太太太太……誇張了吧 @@" 12/25 16:57
atropos:在我的對焦環又有異樣之後也不禁讓我懷疑我鏡頭有沒有修過 12/25 17:09
lordcolus:ZM 50/1.5 移焦是相差沒修正 基本沒救了 ... 12/25 17:45
lordcolus:Contax 當年有 Contarex 算是頂級單眼啊 XD 12/25 17:45
victoryuy:有創意和有突破性不一樣 突破到掛掉? 12/25 18:02
atropos:焦點偏移該說是程度問題,完全不會飄的反而少 12/25 19:35
lordcolus:C Sonnar 一定會移 要解決只能用 Live View 12/25 19:39
atropos:是啊,在M240出來之前接M機是無解的 12/25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