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esig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上週六(10月30日)由La Vie雜誌、樂多新文創與忠泰建設合辦的Tom Dixon 演講,成功地在陰雨午後吸引了四五百位相關領域工作者與學生參加,作為同名 個人品牌海外首間專賣店的公開宣傳,廣受矚目的活動成功不證自明。 被視為最能代表英國的工業設計師之一,Tom Dixon除了透過自學傳統銲接技術, 累積對工藝材質運用的特有嫻熟,讓他以簡潔洗練的線條、幾近無暇的光滑表面, 凸顯材質本身的美妙質性之外,以獨立產銷為實務起點、經歷大型連鎖品牌創意 總監,最後再走回自創品牌路上,這兩條工業設計業界主要幹道的行駛經驗,或 許才是他不具備本科背景卻仍能以充滿實驗玩心的龐克特質,在同樣以摩登前衛 為號招的設計怪才Philippe Starck與跨界明星Marc Newson外,另辟出一條蹊徑 可能的主要動因。 Tom Dixon另一為人樂道的「The Great Chair Grab」,雖被笑稱為「用一千張 免費椅子創造出比一張天價椅子更棒的宣傳效果與公眾形象,還兼具清理庫存之 效」,但這樁在倫敦最著名觀光景點之一Trafalgar Square上舉行的大型campaign, 的確顛覆了消費者與高價名牌的買賣典型,也挑戰了設計師透過市場對商品供需的 微妙控制以建立明星光環的操作模式,在2006年London Design Festival期間獲得 了巨大成功好評,某種程度上甚至具體呈現了他對傳統機制的反骨反思。 這次在華漾中崙飯店約一個多小時演講後熱情踴躍的提問,反映出明年即將成為 世界設計大會主辦國的台灣創意領域,目前似乎仍舊處於發掘自我特色、籌措資金 與執行方式的前端階段上踏步、並努力尋求開脫方向。耐人尋味的是,與會聽眾們 多是可與網路世代劃上等號的20到40歲族群,同時也是對創意產業影響最鉅的中堅 分子,不只能被解讀為特定群體對Facebook、Blog等網路社群作為訊息傳介的高度 黏著,也表示了承繼台灣往後發展的世代,或許並不對未來抱持全然樂觀的期盼, 但絕不願在形成更美好想望的奮鬥過程中缺席。 或許,台灣未來有可能在3C代工產品外,發展出更多美學與功能兼具的經典,也 或許可能持續地以各種庶民小品,持續更豐厚的生活觀注,並養成足以在日常中體 驗到的典型台灣生活美趣,就像Tom Dixon說的:「我最喜歡台灣的珍珠奶茶!」 -- 無圖網誌版 http://blog.yam.com/tinkaichie/article/3207588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2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