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etecti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好讀版 http://blog.xuite.net/margol/margolland/14386129 你相信世界上有最純粹的愛情嗎?紅與黑又讓你想到什麼? ※ ※ ※ ※ ※ ※ ※ ※ ※ ※ ※ ※ ※ ※ ※ ※ 對推理小說的讀者而言,解謎當然是閱讀中很重要的樂趣。以本格派小說來說,《嫌 疑犯X的獻身》中的詭計並不難,它相當「純粹」,可是我不認為有人能夠猜到謎底。不 同的讀者對解謎的態度不一樣,有的人很早就放棄與作者鬥智,有的人則沉醉在挑戰作者 所建構的迷宮,我是屬於後者。因為這個緣故,我討厭敘述性陷阱,並不是因為敘述性陷 阱足以矇騙我,而是覺得專注在細微小節根本不是高貴的偵探該做的事-那一向是屬於獵 犬的工作。正如前文所說的-我不認為這世上沒有人能夠解開《嫌》的詭計,這代表我當 然也是其中失敗的一員,如果我是福爾摩斯,那麼不識相的記者應該會問這個問題:你知 道真相之後的感想是什麼?我第一次慶幸自己解不開謎題,其中一個原因是那根本不是「 人」的行為,解不開「非人」的陷阱有什麼值得丟臉的?而且能夠猜到謎底的人恐怕也是 不幸的。 敏感的讀者在《嫌》的敘事過程中大概可以抓到一點頭緒,至少會懷疑這種掩飾真的 能騙過警察?瞭解東野圭吾的人都知道他的小說很少廢話,因此第一頁所描述的事物就讓 我產生高度的「不均衡」感,僅管破綻百出,為何我還是認為這是個完美的謎題呢?因為 我們都太瞭解「人」,我們很難相信「人」能為「愛情」奉獻到這樣的程度。「愛情」是 一種詭異的存在,它既不像「親情」有血緣的基礎,也不像商業行為一樣奠基於交換,那 麼是什麼原因產生「愛情」呢?誰也沒有辦法提出全面性的答案,可是社會文化體系將這 種情感看得很重要,不論是從最務實的法律到最浪漫的文學,「愛情」所構成的社會關係 地位都不遜於血親。另一個弔詭的問題是:那麼愛情是不是「雙向」的?就理論上而言, 人類所有感情都不可能是單向的,要求回報是必然的結果,當然回報的範圍可以很大,它 可能是實質上的利益,也可以僅只是在對方心中留下一點位置。某一句等同於廢話的真理 是這樣說的:「就理性而言,當收益多於成本時就不該進行這樣的行動。」如果我們認為 人類是理性的動物,那麼要如何去解釋那些看似不合收益的行為呢?事實上,這句真理對 判斷別人是否理性毫無意義,因為我們怎麼能夠以自身的理智來衡量旁人的價值呢?面對 「愛情」,多數人不可能犧牲到這種程度,這才是整個謎題最大的迷霧。能夠解開謎題的 人唯有是類似於石神的癡心男女,那樣的感情太濃烈,如果找不到值得付出的另一半,只 怕是另一場悲戀。 ※ ※ ※ ※ ※ ※ ※ ※ ※ ※ ※ ※ ※ ※ ※ ※ 「花岡」是石頭的一種。花岡靖子註定與「石神」無緣,就像人與神相戀是不容於群 神的誡律。看似合乎邏輯的「神」並不是失敗在於對「人」的無知,而是事件根本就不合 邏輯,如果花岡母子對於石神的自首能夠無動於衷地享受幸福,那麼她們根本就不值得石 神付出;如果她們自首,那麼一切的心血將付諸流水,即使花岡母子不願意辜負石神的心 意茍活於世,她們能夠快樂嗎?在前文之中,我提到的石神是對「愛情」奉獻,對象根本 不是花岡,甚至花岡只是成全「愛情」的媒介而已。石神對愛情與數學的態度都是那麼純 粹,如果他可以因為數學而死,那麼自然可能因為「愛情」犯罪,這在本質上是完全一樣 的,湯川正是因此而開始懷疑石神。 東野圭吾的書我一共讀過《綁架遊戲》、《殺人之門》、《白夜行》、《嫌疑犯X的 獻身》。《綁》我印象不深,《殺》與《白》雖然在心裡激起很大的漣漪,但感嘆是遠多 於感動。但《嫌疑犯X的獻身》卻讓我熱淚盈眶,我的感動不完全來自於石神,更是來自 於湯川。 是怎麼樣的相知能讓湯川走入石神封閉的心靈? 是怎麼樣的友情可以在二十年不見之後一樣醇厚? 是怎麼樣的細心能夠讓石神僅因為一個小動作就讓謎題出現裂痕? 湯川發現老友犯下罪行時是怎麼樣的悲傷? 湯川決定告訴靖子真相時又是怎麼樣的心情? 我看到湯川的心在滴血。我沒有看過《偵探伽利略》與《預知夢》,但經由一些轉述與日 劇,我不認為湯川會那麼在乎一個人。草薙當然是他的好朋友,但我覺得那種感情仍是不 同於石神,孤寂的天才心靈唯有另一個孤寂之心方能撫慰。 ※ ※ ※ ※ ※ ※ ※ ※ ※ ※ ※ ※ ※ ※ ※ ※ 看完東野圭吾的四本小說之後,我認為他的小說是「童話」卻又「反童話」的。在童 話故事中,主角總是站在正義方,他們懲治壞人,最後王子與公主總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 子。但在東野的小說中,正義與邪惡是互相交織的,被殺的人往往讓人感到死有餘辜,犯 人卻有著過往的心酸與不幸,與被害者相比,兇手可能更讓人同情。「殺人」是人類最重 的罪行之一,不論任何理由,兇手都不可能完全逃過懲罰-不論是實質或是心靈的。撇開 小說是虛構的以外,推理小說與真實的罪案究竟有何不同?在《殺人之門》的讀後感裡, 我曾經提到為何小說迷總是很少記住兇手這個疑問,但在東野的小說中卻是完全相反,犯 人遠比偵探有血肉-甚至有幾部小說根本沒有偵探,這又是為什麼? 人類天生就厭惡死亡,看到死亡事件很少人能夠不覺得反感,但是閱讀推理小說卻不 容易產生這種感覺。真實的兇案與推理小說最大的不同在於讀者與罪行之間的距離感。如 果在廣場有個人被火燒焚燒,大多數的人會圍觀、少數的人會報警、更少數的人會衝進去 救火,可是如果這個人是陳進興(可自行代換成你痛恨的人物)呢?或許我們還是會感到 不悅,但一定比前者輕微許多。犯罪學告訴我們,具有某些人格特質的人很容易犯罪是因 為他們缺乏同理心,不容易感到別人的悲傷與痛苦。反過來說,如果兇手根本就是禽獸, 絲毫不值得同情,即使凌遲處死都算便宜他,我們能夠有多少同理心?所以在古典推理小 說中,大多數的兇手都是扁平人物,而且對於犯罪絲毫沒有悔恨,范達因筆下的菲洛‧凡 斯(Philo Vance)以自己的方法處理兇手-以兇手鮮血來洗清世上的罪惡,套句他的名 言:把這種人送進監獄就是你所謂的正義嗎?「以牙還牙」當然不是那麼文明,不過面對 十惡不赦的人確實很有吸引力。 我聽過有人無法讀完東野的作品,甚至是「逃避」他的作品。類似的經驗我也曾經有 過,那是在讀《殺人之門》的時候,在讀後感中我提過真正站在殺人之門的人是讀者,試 想一下,撒旦告訴你說:告訴我你痛恨的人,我明天就讓他消失在這個世界上,而你不可 能有任何責任,因為眾人會將他完全遺忘。你是如何回應撒旦的呢?如果你想到沒有任何 的名字,那麼恭喜你;如果你心頭閃過幾個人的影像,那麼你確實就站在殺人之門前。這 種不快的感覺就是讓人害怕的原因,因為他揭露了你內心的黑暗面。 《嫌》一樣在嘗試著這樣的操作,花岡的前夫是個混蛋,他活著只會造成花岡靖子的 不幸,甚至會是美里一生的不幸,當他被殺死時會同情他的可能是極少數,甚至某些人可 能還拍手叫好,認為如果因此審判花岡母子反而是不義。相較之下,「技師」之死也是刻 意安排的,假始「技師」就像花岡的前夫一樣,那麼讀者可能完全同情石神的作法,可是 東野就是不願放過石神也不放過讀者,他故意將「技師」的過去隱藏,讀者只瞭解他還未 完全走入遊民生活,仍嘗試走入社會,加深讀者覺得「技師」不該被犧牲的印象,就像湯 川所說的:「可是天才才會這樣做。他會選用極為單純、但是常人想像不到、常人也絕對 不會選擇的方法,將問題一口氣複雜化。」東野就是採取這種一貫方法進行他的「反童話 」。寫作策略無所謂好壞,但這種寫作方式是相當困難的,基於童話的特質,犯人不太可 能逃過最終的懲罰。僅管有相同的環境未必會導致相同的結果,犯罪不能以背景與不幸加 以正當化,但過多的這類書寫很難不造成讀者對犯人的同情,進而懷疑法律是否是正義, 在某些篇章中,東野確實有這種企圖,但我認為東野對於正義還是較為世俗的看法,我相 信湯川這段話說出了東野的想法:「這個世上沒有無用的齒輪,也只有齒輪半身能決定自 己的用途,這就是我想說的。」 -- 能力を持った者にはそれを正しく行使する責務があ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52.242
jjzero:很棒的分享 11/14 21:22
※ 編輯: F16 來自: 218.169.52.242 (11/14 21:25)
eyes99:我想不透湯川為何要將真相告訴靖子,這樣做對誰都沒好處吧 11/14 21:47
eyes99:感覺像是在逼她去自首。這個橋段讓我怎麼看都覺得刺骨的寒 11/14 21:50
F16:我比較傾向湯川在拯救靖子母女。"神"的愛不是凡人可以承擔的。 11/14 22:16
F16:自首的話罪刑未必很重,不自首卻永遠內疚。 11/14 22:23
Skyfox:很棒的分享。這個故事也讓我紅了眼眶...... 11/14 23:28
MoreDoDo:我倒覺得湯川告訴靖子,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他不想老友的 11/14 23:35
MoreDoDo:付出,對方卻未深刻了解...所以才告訴靖子的... 11/14 23:37
MoreDoDo:說起來,裡面每個人都很有「人性」... 11/14 23:38
solemnity:這本也讓我感觸很深 不過沒辦法這麼具體地用文字表達... 11/14 23:43
kbleed:湯川如果不拆穿石神就好了。我記得在預知夢有一篇故事是說 11/15 00:38
kbleed:草薙覺得要揭發真相,湯川認為不必。但想不到他對石神居然 11/15 00:39
kbleed:是這樣...湯川的正義感應該不是特別強烈(就我看預知夢的感쐠 11/15 00:41
kbleed:覺)這樣有點不合理。不過我還是超喜歡這本的。 11/15 00:42
white555:推一個 太棒了 11/15 22:15
arcadyii:我覺得這本書勉強要挑缺點還是有一個 11/16 09:09
arcadyii:就是石神愛上花崗的原因太潦草 11/16 09:10
arcadyii:讓一連串詭計和付出成立的前提--愛情 11/16 09:10
arcadyii:成立的前提太隨便了 11/16 09:11
F16:因為他根本不是愛上靖子,他是愛上愛情本身。 11/16 11:26
Thur:很有意思 推一個 11/16 16:14
※ 編輯: F16 來自: 218.169.55.204 (11/16 16:55)
eglaibls:當你人生毫無意義時 愛情就是你的轉機 怎能不感激? 11/18 01:00
kimi118:自首不是要拿號碼牌和道九號櫃檯...怎最後一節這們快 12/13 16:18
izumi1101:太晚看到這篇~~~分析得太棒了^^ 12/15 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