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etectiv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東野圭吾 - <誰殺了她> (未讀勿入) http://blog.udn.com/Kea0111/6903799 (這篇文超長,我寫完才發現) 基本上這篇小說沒什麼心得可以寫,就直接解謎吧。 我一直認為,解推理小說的謎,你的對手不是小說中的兇手,而是寫出這本小說的作 者,因此一直執著於小說中的線索、推測角色的心理,其實對於解謎幫助有限,重點是要 推測作者的心理。舉凡本格推理中,作者有九成九是先設定好謎底,再回推出解謎所必要 的線索,然後再回推創造故事,然後將線索藏在故事中。越瞭解作者的心理,就越能瞭解 作者會設計哪種類型的謎題、會製造哪些線索,還有重點就是,會把線索藏在哪裡。 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完整本書時,我直覺是想到:「不會是用慣用手這麼老的梗吧,東 野身為當代大師,應該沒理由去玩這種老梗吧,而且這樣也太簡單了,幾乎不用調查,只 要知道誰是左撇或右撇子就知道答案了,這有什麼好玩?一定有什麼其他解法……」 後來我又查了一些討論和本書的資料,想想這本書是1996年的作品,想想是十六年前 的作品,那就有點可能真的是玩慣用手的梗了。基於這樣的心態,我也推出一個自己的答 案。 我知道網路上的通解是潤一是右撇子(書中有寫),佳世子是左撇子(據說是原小說版 中有提到),因為園子身旁的兩個藥包都是右手撕的(據說也是另外給定的),所以兇手是 潤一。 我個人的結論相反,我覺得應該佳世子是兇手。 推理之前,我們要先整理事實,原則上,小說中用第三人稱寫的應該都是正確的事 實(用第一人稱寫的部分就可能有些騙局),但角色說出來的話可以是謊言,基於這個原則 ,我們可以整理出確定的事實如下: 1. 園子和潤一是去年十月認識,認識約一週多以後開始交往;園子在今年七月介紹 潤一和佳世子認識。 2. 事情到十一月的最後一週出問題。星期一,潤一告訴園子分手的事,園子恐嚇要 揭露佳世子的過去;星期二,園子請假,去買了佳世子以前拍的av;星期三,園子向鄰居 提議星期六要借攝影機。 3. 星期五,園子打消了報仇的念頭,告訴鄰居她不借攝影機了,晚上大概九點多到 十點間在寫信,十點多打給哥哥康正,十點半左右有人來訪。 4. 一直到星期六凌晨一點多,園子家的燈都是亮的。 5. 康正星期六下午三點後有一直打電話到園子住處,無人接聽,到星期一下午四點 多,康正到園子住處發現園子屍體,但現場的燈已關上。 現場的物證就不重複寫了,至於最關鍵的藥包是左手撕開或右手撕開這段,我保持開放, 這部分直接影響結果。 基於以上給定事實,我會先得到一些經驗法則的上心證:(1)要說潤一不知道園子是左撇 子,實在說不過去,他們也在一起一年了,除非又是日本某些我無法理解的風俗作祟,說 左撇子是多羞恥的事所以要拼命遮掩,要不然我實在想不透有啥理由男朋友會不知道女友 的慣用手,話說我還沒和我女朋友在一起前就知道她左撇子了;(2)那佳世子會不知道自 己高中好友的慣用手又更扯一點;(3)不過知道歸知道,不一定能在犯罪中完全體現,出 現一些誤差是合理的,為了故事合理起見,我們假設兇手在撕東西時沒有顧慮到左右手差 異;(4) 總的來看,園子對佳世子的威脅較大;對潤一來說,不過是新女友的事而已。 走到這邊後,我們可以進入正式的案件推論中。首先,我們先排除自殺的可能性,這是小 說尾段給定的結果(一人是兇手)。不過請大家注意,這一點我保留一下,後面再說。 一旦先排除自殺可能性,而且又給定佳世子是左撇子,其實謎底就變很簡單:總之撕第二 個藥包的就是兇手,所以,若兩包都是右手撕的,那兇手就是潤一;如果一包左手一包右 手撕,那兇手就是佳世子。不可能兩包都是左手撕的,因為潤一已經承認有一包是他撕的 。 然而故事中沒有告訴我們桌上的藥包是那種撕法,所以我必須從其他線索去推導答案。 我是先想,假設潤一是兇手,那這啟謀殺案就是個鬧劇,因為有很多蠢事發生。潤一要殺 人,只有等到兩點後再回到現場(已經是兩點半了),然後他接續前計畫,用電將園子殺死 ,留下第二包藥包,燒掉小貓週曆和照片,而原本放在水槽中的酒杯、水盆中的菜刀、流 理台上的電線皮、半杯參有安眠藥的酒、垃圾桶中的空酒瓶、地上的塑膠繩,他都沒有動 。這樣表示有以下蠢事: 1. 他在三點多將園子電死後,卻將定時器調回一點。這對於要偽裝園子是在佳世子 離開後又自殺來說,是個天殺的風險。首先,潤一是在一點半接到佳世子的電話,他根本 無法確定佳世子是否是一點前就離開現場;不用說佳世子可能晚於一點離開,就算佳世子 是十二點五十分才離開,都會讓整起自殺案變成不可能;其二,我後面會講到,園子和酒 吃一包安眠藥,確要設定在一個多小時內自己醒來,這機率實在太低,容易露出破綻。潤 一在那個狀況下,可以很輕易地將時間調到四點或五點,這樣要偽裝自殺,可信度豈不更 高一點? 2. 潤一犯下的蠢事就這一個。但佳世子的蠢事就更多了,我們看看她做了什麼:把 酒瓶中的酒倒掉...就這樣,其他的事她完全沒處理就走了,而且她還莫名其玅地留下的 塑膠繩與沙土。 站在佳世子的角度,她不知道潤一之後還會回來執行謀殺,所以她應該可以合理預測,園 子明天醒來過後,會發現家裡有被切斷的電線、塑膠繩、週曆後的留言、安眠藥包、以及 被偷走的備用鑰匙,然後園子會發現不僅是潤一,連佳世子都要謀殺自己,照正常觀點, 園子應該是選擇再自殺一次?或是繼續她的報復計畫? 我怎麼想都是後者比較合理,至少以佳世子的角度來看是這樣比較對。所以理論上佳世子 應該要盡可能地減少現場潤一留下的殺人痕跡。電線切斷可以帶走,塑膠繩更沒理由留下 ,安眠藥包也要帶走,最扯的是那半杯白酒,佳世子說她擔心園子又喝,所以把整瓶白酒 倒掉,但她竟然沒先倒掉那半杯白酒! 推理小說中,一個人犯一個錯很正常,但太多錯誤就變成可疑了。從以上潤一和佳世 子的行為來看,我的推論是,潤一沒有再回來,而佳世子做的一切的事,就是認定園子不 會再醒過來。 因此佳世子的行動是這樣:她等潤一走了之後,先用電殺死的園子,然後將現場佈置 成自殺的樣子。她撕開另一包安眠藥,將藥粉處理掉,在兩個藥包上印上園子的指紋,燒 掉留言和相片,然後將半杯白酒拿進房間,將酒瓶倒空洗淨,將訂時器調到一點,然後離 開,並將備份鑰匙投進去。 這裡大家會有個問題,那就是OK繃,園子不是很矮嗎,怎麼拿得到OK繃呢?我想,就 是因為她身高不夠,所才更要用OK繃,證明這是園子自己拿的,要不然就是潤一拿的,跟 她無關係。至於她留下塑膠繩,大概覺得無所謂,反正園子死了,也不會有人從繩子推理 到她身上。 當然,「佳世子是兇手」的結論,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和最後面康正與加賀的破案反 應相吻合。最後康正是記起佳世子撕藥包,所以想到兇手身份,作者還特別提示,「會留 下與園子不同的痕跡,這和慣用手大有關係」。這幾乎就是暗示,兇手一定是右撇子。 不過以康正的角度,他不會知道兇手是右手或左手,不是嗎?菜刀已確定是潤一用的 ,而潤一並不一定是兇手,康正又沒有留意到藥包是左撕或右撕,因此他在這邊的推理正 確嗎?相對來說,加賀才是真正掌握關鍵線索的人,因此只要他一知道潤一和佳世子的慣 用手,他就能推斷出兇手(別忘了,破案前,加賀還沒有正式接觸過兩位嫌犯)。 以上是我依「慣用手」這套邏輯想出來的答案。 不過我說過,我們的對手是作者,不是兇手,東野真的會那麼簡單給我們二選一的題目嗎 ? 所以,我會認為,其實園子真的是自殺的。 會這樣認為就不是因為故事中給的線索了,而是作者寫作上一些故意遮掩的地方,我看到 的有以下幾點: 1. 計時器是設在一點,但看不出來是上午還是下午一點。 2. 康正星期六在等園子,但到下午三點才打電話給園子。 3. 鄰居女作家說星期六有人進出園子的家,但是是在「白天」的時候。 4. 醫生給園子安眠藥時,說如果一包太多,吃半包就好。 5. 潤一和佳世子說星期六有來園子家,但沒說時間。 6. 園子的胃裡幾乎沒有食物殘留。 7. 故事設計讓園子的屍體到星期一才被發現,而不是星期天。 8. 最重要的是,全書都沒有判定園子的死亡時間,加賀只說「很廣」而已。在台灣 ,無論是行政或司法相驗都會判段死亡時間;死亡時間幾乎是本格的軸心,法醫一定會給 一個時間,就算是很廣的範圍也好;這本書中沒寫,一定有鬼。 綜合以上,我會認為,驚嚇度高一點的結局,應該是:園子其實是自殺,只是時間是 星期六下午一點,她可能一睡就睡到星期六中午,醒來後相當悲憤,所以就決定自殺,但 同時拉姦夫淫婦下水。所以她留下了右手使用的菜刀和藥包、塑膠繩、還有將兩人的電話 特別貼在冰箱上,然後再服下安眠藥,通電自殺。 康正打電話、潤一與佳世子過來,都是下午一點後的事。屍體隔24小時候被發現,可 以避免一些殘留線索,例如燒紙片的氣味等等。 要證實這個結論,首先要先推翻「園子不是自殺」的證據: 1. 現賞有人削電線和準備安眠藥:這已經不是關鍵證據,可能潤一承認是他幹的, 但他沒有殺人。 2. 屍體發現時,燈是關的,但是星期六午夜一點多時,燈是開的,但計時器設定在 一點,園子不可能活到一點後還去關燈,所以,一定是有人在一點後殺了園子才把燈關掉 (這是加賀認定他殺的主要原因):首先,燈其實是潤一等第二天關的,因此園子死在任何 時候,都沒有關係。 3. 鬆脫的ok繃:我認為這是「他殺」最關鍵的證據。這點也是讀者比加賀多取得這 線索,因為我們從故事中,可以知道康正並沒有挪動死者的身體,但加賀卻得接受康正的 說法,因此加賀無法正確解讀此一訊息。 這個線索很可以明確地指向他殺,兇手(佳世子)可能在午夜12:20分電死園子後,就將她 胸口的ok繃鬆開,再將計時器定到一點,這是為了避免二次電擊,可能會再皮膚上留下線 索。佳世子和潤一回到現場,可能是要找機會將ok繃貼回去,只是沒做好而已。 以「自殺」理論來說,園子死後不可能自己去動ok繃,一定有第三人,若不是康正,就只 能是潤一和佳世子,惟一的解釋就是他們怕觸電,所以撥掉了ok繃,以觀察園子是否還活 著。當然,這說法沒有書中證據支持。 拉哩拉雜寫了一大堆,也只是個人想法,我猜現在去問東野搞不好他也不記得他十六 年前是怎麼想的了。不過這就是推理小說有趣的地方,坐在火爐前推敲彼此的故事。 -- 小弟新作長篇史普作品 <橫走波瀾-劉備傳> 最新出版 博客來網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5303 請大家多多支持!!!! 長篇歷史小說 <滅蜀記> 還在賣喔 博客來網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27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68.12
medama:推 09/29 21:07
luciferii:不認同,但推認真:D 09/29 23:04
eglaibls:東野這本其實有標準答案耶... 09/30 01:43
medama:沒有標準答案 只有參考解答 09/30 10:02
kuraturbo:我也覺得是佳世子! 10/10 02:48
kuraturbo:標準答案應該是有的,只是只有東野知道XD 10/10 02:55
yiwe:作者留給讀者的線索其實隱藏在康正與佳世子首次碰面的章節裡 12/01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