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gitalhom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lipo (clipo)》之銘言: : 我是WinMEnc,用x264去壓的 這個演算法以現在而言算很常見的,不錯的選擇。 不過只看播放設備夠不夠力了,有些行動裝置會很辛苦, 但是以長期保存看來,只能先忍忍了。 : fps我就是照原本的ts檔,選original,另外應該是一次編碼,因為我沒有勾二次編碼 如果CPU夠力的話,建議用2pass方式來壓,以長期保存而言是很好的投資。 : : 坦白說,不管怎麼壓,一定還是看的出來。因為數值調得再好, : : 二次轉換還是會破壞線條邊緣,甚至有顏色不連續(類似馬賽克格子)出現。 : : 我的經驗是轉換後,42吋在2.5米後才看不太出來,55吋要3.5米後才看不太出來。 : : 供您參考。 : 想再請問,如果我日後有機會換成fullHD的電腦螢幕, : 假設是24-26吋的話,看ts檔跟看avi檔,以一般看電腦螢幕的距離 : 會感受到明顯的差別嗎? 1080i to 720p 我用8000bps~15000bps 2pass在22吋非full hd螢幕上就看的出來了, 所以一些經典的片段到現在我還是捨不得壓縮。 但我認為主要是2次轉換(from mpeg to .264)的影響,如果bps再降,我就覺得花時間 壓縮得出的品質就不太值得了。 : 另外,螢幕尺寸愈小,是不是可以在比較近一點的距離分辨不出畫質被壓縮? 可以啊,因為人眼的視力跟解析力也有上限。 : 而靜態的畫面,像是字幕部分或是卡通(像小叮噹那種),壓縮後比較分不出畫質變差? : 畫面有移動的部分,就容易分得出畫質不一樣? : 畫面快速移動的部分,就視覺來說,ts檔也是看不清楚,縮小的avi檔會更差嗎?還是差不多? 2pass就是為了這個情況,1pass時紀錄各個畫面的變化量,2pass的時候畫面有大量變化 (快速移動亦是)時,用較高bps,靜態用較低bps,求取容量與品質的較佳平衡。 不過....ts檔紀錄到的快速移動,如果已經是糊的部份,轉出來只會更糊而已....@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222.70
clipo:我試著同一個檔用1-pass跟2-pass壓,結果檔案大小差不多,是不 02/12 11:07
clipo:是在靜態的地方,2-pass的流量比1-pass小,所以才能最後一樣大 02/12 11:13
yeangigi:你可以用可以看即時bps的播放軟體看現在所用的值,就可以 02/13 01:50
yeangigi:驗證您的想法了。實際的流量要看當時的畫面才準... 02/13 01:51
yeangigi:用potplayer跟kmplayer播放檔案時,按[tab]鍵就可以看了 02/13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