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irectSal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iao995 (tada)》之銘言: : ※ 引述《littlelee520 (拉拉)》之銘言: : : 其實我聽過有好多家的傳直銷 : : 都有所謂的代數限制 : : 例如.. : : 如X 六代 : : 科XX 四代 : : 賀.. : : 為什麼要有代數限制啊..? : 這裡先不提零售和價差的收入 : 代數限制主要是限制在領導獎金,而這來自多層次傳銷的一個特點 ---倍增 : 當你去找到幾個願意付出的經營者,把你的成功經驗給他們時 : 你至少可以期待他們有人可以100%複製你的經驗 : 如果你找了5個人,第2代就是25人,第三代125,第4代625,第5代15625 : 我這裡指的是「有生產力的人」而非愛用者 : 如果這時公司不限制代數,那等到組織多代一點,公司光是發這筆獎金,就超出 : 一個產品本身的毛利,更別提什麼永續經營。 : 假設一種獎金制度,可領11代深,每代10% : 如果有人領足了11代,一件產品賣出去,他可以賺營業額的110% : 沒人會這樣做生意的吧… : 同樣的%數,放在不同代,領的錢跟做的事也差很多 : 假設有一種制度,第一代可領4% 第2代開始領不到錢 : 你有5個直接下線,他們用次方倍增到第3代125人 : 那你還只是領得到5個人的4%而已,而因為你只能領第一代,這時你會做最多的事就很可 : 能是一直開新線,一直賣東西,因為這樣可以領最多錢。 : 另一個case,你有一樣的組織,但第一代領不到錢,可是第3代可以5% : 那你可以領到125個人的5%,因此你會集中資源在組織運作,想辦法讓你的下線可以順利 : 找到更多人,因為這樣可以領最多錢。 : 同樣的代數限制還得看仔細,有的公司是只要你有下線就算一代 : 有的公司是你下線必需有產值才算一代,這影響也很深遠 : 如果你有個朋友是輾轉介紹來的,而介紹他來的下線只是個愛用者,這時他是不是佔了 : 一代,如果他又介紹了個朋友剛好是隻大老鷹,這時誰在第幾代就差非常多了。 : 所以投入直銷事業,先評估自已所長是在哪一塊,找到適合自已獎金制度的公司也很重要 : 做一樣的業績,一樣多的下線,就因為在不同公司,有時候領的錢可差到幾十倍之多 : 有些人還沒弄懂獎金就投入,努力錯方向最後精疲力竭真的是很可惜 : 還不懂自已家獎金制度的人,看到這篇就記得快去請教自已上線喔! : 以上有誤請指正,感謝~ 我來分享一下,為什麼安麗沒有獎金的代數限制。如果想法有誤,請更了解的安麗人指教 安麗公司發放獎金主要是看個人小組的總業績達到哪一%數的標準來發放的。 舉例: 我 / | \ a b c 以每人做500分的pv來假設 我的小組是有2500的業績,達到12%的標準,我的小組是300的獎金 而其它下線個別的小組是500的業績,分別達到3%的標準,分別是15的獎金 所以300-4*15=240,我有差額獎金12%-3%=9% 所以跟miao995大大舉例的制度不一樣,安麗是以個人小組的業績總額來看的。 最多就是21%。 我想這就是安麗沒有代數限制的原因。 當然,如果差額獎金是0%呢?這種狀況發生的話,怎辦? 以人性來看,人人都希望差額獎金越大越好,自己的差額獎金才賺得多… 所以安麗公司兩位創辦人一開始就想到這點,所以才有領導獎金的制度。 假設a是DD,a的小組業績就脫離我的小組,不算在我的小組內。 這時為了獎勵我在a成為DD的過程中幫助他,安麗公司就額外從自己的盈餘撥4%給我。 a的小組業績*4%給我。不是從a該得的任何獎金撥哦。 所以安麗的制度是強迫我、鼓勵我去幫助我的朋友。 當然有人說找到老鷹下線就賺到了… 試想我自己完全沒有成長,沒有條件、經驗去幫助a、b、c三人,完全湊巧推薦他們3人。 而這3人剛好又都是老鷹,有經營動機,也往上找,找到願意幫助他們的我的上線領導人 假設我個人只用產品100pv,他們各10000pv,雖然每一個人都是21%。 但實際獲得的獎金,我只有21獎金,a、b、c三人分別是2100獎金。賺得比我多。 而且原本產生的領導獎金我也領得不完整。 我自己得有10000pv的業績才能完全領到他們產生的領導獎金。 10000*4%*3=1200,我是沒法全部領的。 所以湊巧找到老鷹下線,只能得到一點盈頭小利,並不是就可以躺著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2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