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恕刪) 延續先前網友的討論 我想很多問題的原因 其一是來自於語言(畢竟德文對台灣大部分觀眾來說還是陌生如外星話的語言) 還有就是我透過某演員私底下了解的 翻譯與字幕機的問題 也就是因為字幕機的速度與寬窄問題 所以必須要將本來十分口語的台詞 轉換成八個字十個字 在濃縮的結果下 變很容易變成太過詩意的 有點拗口的語言 用不同語言對話而造成陌生感是ok的 我們對某一方或某一句話的不明白 或許可以透過下一個動作 或是下一句反應的台詞來對自我作解釋 但是個人認為 在這齣戲裡這樣的陌生感已經太多了 包括很多突然出現又消失的動作 瞬間放大卻維持不久即立刻收束的pop music 橫切進戲裡的情緒(如姊姊的角色實在很不明朗) 沒有背景的角色又沒有適度的表演服裝化妝來作包裝 再加上隱晦難懂的台詞與刻意(?)不翻譯出來的很多部份 讓我對裡頭角色的關係和發展感到莫名其妙 以上的東西 我們姑且先不談導演的意圖好了 畢竟我們都不是導演本人 而且在座談會中 它也希望那些不明白的部份開放給觀眾去作自我詮釋 (喔喔自我詮釋又出現了) 劇本部份 可能,或許又因為翻譯的問題和字幕機的問題 還有語言問題造成意義傳達上的歧異 那我們來談談那個「異鄉」的主幹概念好了 我是參加首演場後的座談 有一個觀眾問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喔首先 他根本從頭到尾以為這裡(舞台)是德國法蘭克福 提出問題之後才被告知這裡是台北 大家笑得很開心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 在那個當下我卻感到一種悲哀 在台北演發生在台北的故事卻被誤認為是在德國發生的故事? 或許有不少人是到最後兩姊妹要坐飛機的時候才知道他們身在哪裡吧 是哪一個環節讓觀眾誤解了呢? 創作者你在哪反省? 他的問題是 這一對姊妹的穿著打扮 聽的音樂 在在可以顯示他們是新新人類是年輕摩登現代的族群 但是 為什麼在卡啦ok裡要唱鄧麗君的歌? 為什麼他們玩的遊戲是象棋? 對於提問者 我揣測它問這個問題的面向有兩個 第一個是很單純的對時空錯亂 因為那些歌曲和遊戲是有時代性的 當然不是說現代的年輕人不會聽鄧麗君玩象棋 而是這些東西是一種符號 它一出現是會讓人產生聯想和臆測的 如果今天有這樣的年輕人 那請讓我在戲裡看到它會這樣做的原因 (比如說兩姊妹是很懷舊復古的之類) 就像如果你今天放的是周杰倫蔡依琳的歌 也請讓我看到一個酷愛流行的角色 第二個面向是「東方」的意象 因為戲裡已經有一隻讓你不得不注意他的大紅龍了 如原波所說 為什麼講到東方就是龍 所以 為什麼講到台北講到中國(?)就是鄧麗君和象棋 座談會裡 第二個面向被回答了 演員謝俊慧說 鄧麗君是她挑的 因為導演要一首很東方的歌 而鄧麗君是它心目中的代表 另外他的舞姿帶有傳統戲曲的動作 但是這一切都有經過改變 而不是完完整整的挪用 用這個回答 我們反過來來談我剛剛提的第一個面向 導演會將挑歌的這項權力放在演員身上 是因為她是東方人 導演信任她所提出的歌曲與舞姿 但是就是因為這項符號是導演本身不了解的 所以他不知道鄧麗君是誰哪一個年代聽鄧麗君在現代東方人的印象裡是什麼 所以 他僅僅把它當作「一條足以代表東方的歌曲」在使用 這並不是誰的問題 是這齣戲 根本地是作給德國(西方)觀眾看的 難道這就是導演要的異鄉感? 是德國人的異鄉還是台灣人的? 最後談到為什麼選在台北 導演說 原來的劇本是「那一夜曼谷」的 但是因為要來台灣演 所以來台灣選演員 也改成了台北 台北或曼谷對他來說都沒差 (因為都是異鄉?遙遠的東方?) 但是既然是為了台北(台灣)觀眾所作的改變 那麼 當您導出一齣「在台北或在曼谷都沒差」的戲 您可想過 對台北的觀眾而言會有多大的差異? 我相信演員所說的 原來的文本逸趣橫生 用德文演來絲絲入扣 言語的機智與粗鄙展現無疑 還有台灣的燈光不足 所以沒有辦法展現很多德國演出時的效果 我也相信 這齣戲在德國演出時會造成怎樣的正面回應 受到觀眾的喜愛等等 只是坐在觀眾席的我 覺得消費來看德國演台北故事這件事實在很諷刺 台北台灣或是東方 狠狠地被一個德國導演消費了一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38.203
FadOut:推最後一句話 不過 文化本是互相消費 ... 140.114.66.122 10/31 22:52
parn:我想導演本來就是想傳達兩種不同家鄉的人的 192.192.90.29 11/01 11:06
parn:相遇,應該不用拘泥於像不像台北,像不像東方XD 192.192.90.29 11/01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