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7.3.23. 19:30《酒神》國家戲劇院   稱不上驚豔的一次觀賞經驗。   強烈的日本動畫感,一直感覺到好像真人演出的動畫, 快速飛躍的台詞、來不及看而角度差又顏色糟的字幕,導演 的高標準、演員卻難以執行,很多因素導致他並不如我預期 的,是一場世界知名的劇場大師的高水準演出。   但倒也不糟糕,只是無法那麼驚豔罷了。   看完的感覺是,其實沒看到也並不需要遺憾。不過因為 太多老師的鼓勵之下,我終於還是衝到了兩張票進了劇院看 這齣戲。票房太好,本來是真的一票難求的,幸好(幸好?) 開演前夕又開放了四樓票卷。   後來想想,覺得那些形式,好像就是在表演課堂中的即 興。當然,台上的演員身體訓練比我們紮實許多,不過,那 讓我撼動的感覺卻不及課堂中,當下稍縱即逝的生命感。   看《酒神》,我認為他是富詩意的,也是美的,那些詩 意與美的營造,是透過概念上的純淨、極致,這些純淨和極 致,不管是在演員身體的表演上、台詞速率的運用上、還是 服裝色澤及質感的使用,當然,還有燈光及舞台的展現。整 齣戲對美的表現及追求,不是利用醜惡去突顯美,而是真的 盡可能追求美的本身,而他們所追求的美也絕不是世俗表象 的。   不過就實行的層面來看,我覺得最終演員是沒有辦法執 行到那份導演要的極致的。而,這話看似在非難演員能力不 夠,實際上我卻認為是導演給於了過於理想化的指令。導演 給的指令是舞台劇的、是劇場的,不過難度過高,在那樣的 服裝條件下、大量台詞灌輸下,我認為導演的過於理想(純 粹是我個人解讀)導致戲沒有理想中的高能量,反而一再感 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演員和觀眾的能量都一再被削弱。   我不排除導演的指令被完整執行(具有生命力、有創造 力,高控制力地)的可能性,我想這也是諸多在紐約看過鈴 木忠志的劇場作品的人,讚不絕口的原因吧!   說實在的我絕對是期望如導演的要求一般、那種讓人驚 嘆:這不是人類的境界!的演出啊。   不過,這群台上的演員所呈現出來的能量,是修行未果 的的狀態。倒不是非要如此不可,相反地,做不到卻被放到 舞台上,那背後的決策者的判斷失準是我最感到遺憾的部份 。   這戲仍有一些有趣的地方,謹此紀錄一下:   他用極快的速度念白,念白偶有咬字不精準的嫌疑,不 過音調上的變化很豐富,台詞本身似乎就並不口語,所以雖 然誇張仿若傳統的音調,有時候真的會聽到失去耐性,不過 大致上這點我也不想太過苛責,尤其不完全懂日文到也增添 了些距離的美感(如果用這種方式講中文我真的會噗嗤笑出 來)。而重要的是,劇中情節進行得很快速明朗,而幾乎所 有戲劇行動都以台詞來帶出,而演員在台上的行動多半是非 常寫意的,而且動的步調極緩,但在緩之中又有快速而強烈 的動頻,這很有趣,我認為這是很打破「強調文本」的戲劇 形式的。舞台上演員常常呈現凝止不動的狀態,不過嘴巴可 沒閒過,這倒造成有趣的聚焦效果。我認為這樣的聚焦效果 真是禪意十足。   演員的姿態、服裝的華美,身體的控制能力,實際上都 是為這齣戲增添風情的部份,大致上我覺得演員其實拿很高 分數了,不過服裝的繁複加上極快的動頻,還是不免看到演 員吃力的表現。太可惜……   說動作上的寫意、不具體,在眾信徒殺死彭提烏時,雖 然動作極慢,不過那些動作是很具體的「殺」的動作。演員 在此時的張力是很夠的,不過概念上我確實期望他仍以寫意 的方式去處理。我認為直接的殺的接觸,還是多少破壞了辛 苦建構的美感。   中間有一段彭提烏要換女裝。那邊很有趣,因為我本來 以為這齣戲調性是無法突破的(開場到此實在有一種凝滯的 感覺),但那邊的逗趣打破了整體很嚴肅的氣氛,我覺得這 個「突破」是很棒的,這顯示了創作者的幽默。   燈光打的相當美麗。有一場,六眾信徒在白色以前靜止 不動,而燈光逐漸由黃到白,那個改變的速率也是吻合整個 禪意的速度的。美極了。   關於此劇的想法我就寫到這裡。真的很希望看到鈴木先 生更具代表性的作品。   ps.陵墓終至……←我真的覺得我的輸入法很沒有禮貌!囧 =================== blog version: http://apreparingactor.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_26.html (內容一樣,只是若願意上來給個回應的話,這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