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Blog好讀版: http://0rz.tw/a04GZ - 時間: 2008/8/31, 14:30 - 地點: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至德堂 果陀二十歲了!這個引領我進到劇場的啟蒙劇團,在邁向成年之時,找了李立群與金士傑 兩位大師,挑戰莎翁文本,寫下鉅獻之詩。劇的吸引力足夠,演員魅力也強,但看完戲, 我卻覺得有點可惜。 雖說針鋒對決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Othello,但實際上還是很正統的將整齣劇本搬上檯面 ,保留了原著那長段落的文句與大量「說出來」的情感辭藻。如何將文謅謅又充滿音韻的 莎式英文,轉換成我們所熟知的中文口說語言,便是這齣戲相當重要的關鍵。 長達180分鐘的戲裡,有非常多的個人獨白,更使用了大量的譬喻與華麗的修辭來表現角 色當下的情緒與反應。對演員來說,需要在這麼一大串的台詞中,延續角色所該有的喜怒 哀樂;對觀眾而言,更是需要豎起耳朵,認真聽著每一字句。或許是台詞過於文字化,上 半場看得我頭昏腦脹,頸肩酸痛,同時也有聽不清台詞的窘況發生。雖說是不影響自身對 劇情走向的了解,但卻讓我無法完全融入劇情。 此外,無意識(?)加入的笑點也讓我感覺奇怪。就像是節目單裡寫到的「讀者/觀眾的先知 效果」,讓原本該是悲的情節,因為觀眾預先的「優越感」嘲笑劇中人物的「無知」,而 讓連貫的「悲」的效果硬生生的被觀眾的笑聲給斷了。這種被突然截斷的感覺常在這次表 演中出現,正向爬升累積的情緒,還沒到最高潮的臨界點,就猛不然被外來的針給刺的頓 時洩氣。 使用繁複形容的莎翁故事,當還是文字的形式時,是相當吸引人的。文字是可以一段段的 鋪陳,再一段段的深入,隨著讀者自身的速度而出現越來越清晰的畫面,甚至是可以翻回 前頁,自行補充模糊的橋段。我自己認為,一場好的劇場表演,是能將整場的速度都調整 到一致,即便是坐在最遙遠位置的觀眾,也能強烈感受到一呼一吸同步氣息,這樣才能說 是成功了。「針鋒對決」偏艱澀的文句,形成一道沉重的鐵門,阻撓了演員與觀眾最直接 的交流,降低劇場重要的情感渲染力,讓部分橋段暴露出過於冗長的無力感,也就是我覺 得可惜了的地方。 雖說劇本編寫上出現瑕疵,但演員的光芒仍讓整齣戲亮了起來。 這是我第一次看金士傑老師的現場演出,心中的興奮難以言喻!伊阿苟多面人的形象,金 士傑老師不單單是用說話的聲音表情去表現,那走路頓、踏、點的姿態、說話時故意弓背 搓手的猥瑣樣、笑得自負又奸詐的冷靜獨白,每一個模樣都讓我回味再三。 而李立群老師所飾演的奧塞羅,受限於角色自卑又矛盾個性影響,比起伊阿苟無法有太多 外放的動作。因此,絕大部分情緒上的表現都是在說話與聲音上用力。像是低吼的喉音、 利用疊字表現出節節逼問的緊張、無力疲軟的聲音傳達出無奈的情勢等等,再加上簡單的 肢體動作,如握拳、抿嘴、瞪眼與發抖,將情緒做深一層的刻畫。 當中我覺得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呂曼茵演的愛米莉亞,她也是我覺得整齣劇表現的最棒的 演員。雖然戲份不多,但每一次的出場都令人印象深刻。不論是撿到手巾後與丈夫的調情 、正氣凜然的說要把嚼舌根的小人鞭刑、與將軍夫人談話中表現出的女性自主、得知真相 後對丈夫的忿怒指責、臨死前哼出的楊柳青青,只要有愛米莉亞在的幕次,很難不把目光 放在她身上。相較於伊阿苟、奧塞羅、苔絲狄蒙娜的台詞,愛米莉亞的台詞都是直接不拐 彎的,更沒有過多堆砌的文字,即便是簡單的三次「詭計、詭計、詭計」,不但深深的指 向伊阿苟,也直直的刺進觀眾的心。 最終幕的白布降下,蓋在自刎的奧塞羅與貞潔的苔絲狄蒙娜身上,除了是兩人死亡的象徵 ,也代表如天使般的善良隕落。伊阿茍利用了人與生俱來的多疑,從旁挑撥,就連一向公 正不阿、精韜武略的將軍奧塞羅都難逃言語的煽動,而被妒忌蒙蔽了雙眼。原來,真的可 以不用動到刀槍武器,就可以將人逼入絕境。不光是當獵物的奧塞羅被摧毀,連灑網的獵 人伊阿苟,也因為壞到骨子裡去了,而形成另一種走火入魔的瘋狂。 人性的脆弱,果真是最危險的武器......... -- 我是狂熱愛戀西班牙、音樂、表演藝術及電影的瘋子 http://jimmyblanca.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