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時間:2009.3.13 19:30 地點: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 編導:江佩潔 演員:任書欣、郭耀仁、林純君、呂佳紘、梁予怡、張文易、    邱筱涵、柯念萱、施宇陽、劉航煜、邱德洋、蔡昀芝 [序]   這次的觀戲經驗,跟認知中該有的首演表現有段差距。   先是遲了將近二十分鐘的開場,再來是錯誤頻仍的字幕, 雖然演員們的表現大致上值得嘉許,我卻無法完全融入劇情。 不過一個半小時的演出,看完卻覺得累,步出皇冠的我不禁思 考著問題何在。這不應是一齣輕鬆小品該帶給觀眾的感受。   或許已不再是首演場與否的問題了,而是整齣劇的基調跟 講述故事的方式讓我無法適應。   接下來我想就技術層面、劇本分析和演員表現等三部份來 分享個人的些許看法。 [技術層面]   劇中暗場時間過長,我想是讓觀眾無法融入劇情的主因之一。 這一點我在劇本分析中會再提到。就技術面來講,暗場時間過長往 往肇因於換景不夠熟練,為了等所有道具到位而拖慢了亮燈節奏。 這對任何劇種都是很傷的,尤其是像這樣強調節奏明快的喜鬧劇。   亮燈節奏一拖慢,前一景好不容易帶起的氣氛便會迅速冷卻, 下一景就算再怎麼精彩絕倫,卻不過是讓氣氛再度加溫,無法累積 上一景的熱度而引爆更驚人的戲劇能量。若戲已近尾聲則更為尷尬, 因為觀眾或許不覺得戲已演完,但過長的暗場會讓人有種結束的錯 覺。偏偏從眾心態又讓人在他人尚未拍手之前不敢妄下定論,於是 就在拍與不拍的猶疑中迎接下一景的燈亮。如此這般,觀眾就更難 融入劇情,也無法專注欣賞接下來的演出。   除此之外,字幕投影的問題也不小。由於劇本設定女主角熱愛 美國文化,如同首部曲中的女主角講韓文一般,此劇絕大部份的台 詞都以英文為主。劇中所用的字彙雖然並不難,對台灣觀眾來說還 可接受,但為了讓觀眾更能跟著劇情走,加字幕我想還是需要的。   只不過,這一場的字幕不是落字落行,就是節奏完全跟不上, 字幕的存在反而成為阻礙。若是要反諷台灣觀眾對字幕的依賴,也 不應在另有劇情線講述的時候,而是要在觀眾能確實理解口述內容 的前提下,以不相符的字幕造成反差。否則,觀眾光趕上劇情進度 都來不及了,更別說要去思考字幕的用意何在。 [劇本分析]   簡單來說,可分為三層結構。最外一層是發生在現在(2009)的 案件詰問。裡面一層是2004年的紐約,講述主角在玩具公司任職期 間所發生的事。最裡面一層則是描寫主角童年時的美國夏令營。   一開始投放的影片,內容以追捕犯人的畫面成功連結首部曲跟 這齣二部曲,是我很喜歡的部份。不過,隨著劇情一層層揭開,卻 發現這部戲的拼貼風格和邏輯思維成為本次演出最大的致命傷。   先說拼貼。不同於傳統線性的敘事結構,現代劇場常以許多片 段組合成一齣戲,而這些片段不一定會按照時間順序,於是觀眾必 須從片段中接收編劇所給予的線索,重組真相並享樂其中。如這齣 戲,觀眾最想知道的自然是主角為何會成為熱衷美國文化的模彷犯。   可惜的是,由於片段零碎,暗場次數原本就多,再加上之前提 到的暗場時間過長的問題,導致觀眾花了太多不必要的時間在等待 燈亮,無法順利藉由每一個片段的描寫與角色產生更大的共鳴,反 而造成疏離。   不過,就算因為突發狀況而無法將節奏抓住,如果線索明確且 邏輯嚴謹,觀眾也仍然可以就旁觀者的角度理出頭緒,同樣是次有 趣的看戲經驗。然而,我到後來還是無法了解她為何嚮往美國。在 夏令營中受國外小孩欺負,長大後在外商公司也一樣無法得到歸屬 感,美國對她唯一的誘因,只是因為主角自身對戲劇的熱愛,而美 國的劇場環境的確不錯,如此而已。此外,主角對父權的反抗和對 泰迪熊玩偶的依戀,都無法成功連結到「嚮往美國」這一點。觀眾 看不到她是否曾考慮過其他的國家,只看到她一味地呈現出對美國 文化的熱愛。偶爾出現關於人生方向的思考,卻也始終沒能跟最後 的抉擇有更緊密的邏輯關係存在。   另外,關於泰迪熊內藏可可粉的事件,也讓人感到不解。看似 三名外籍學生在夏令營中開的玩笑,卻又給觀眾一個突兀的畫面, 讓觀眾覺得元兇也可能是那個安靜內向的台灣女孩Dolly。而因這隻 內藏可可粉的泰迪熊引起美國國家安全局關切的劇情,誇張程度我 倒可以接受,卻不知道這件事對主角的意義何在,難不成是看到國 家安全局如此一絲不茍地維護國民安全而更加喜歡美國?這樣的推 斷對我而言未免牽強。   如果就節目單上所言:「在西方國家的童年時期,Maggy看見了 當地小孩的活潑以及生命力,還有很勇於發表看法的這一點,跟當 時90年代填鴨式教育下的小孩差別很大。Maggy感覺到一種自由以及 快樂......原來一直以來那就是長久以來她一直嚮往且想追尋的感 覺。」那麼夏令營的片段應可多強調在學習獨立自主,而不只是台 灣女孩在異鄉受委屈的情節。90年代台灣的填鴨教育跟美式開放風 格的對比也應該再多作描述。畢竟,學習獨立自主本來就是成長的 一部份,美國除了獨立精神令人敬佩,應可再多找一些優點跟主角 的思想作連結,強化她之所以會模仿美國的動機,以及為何會捨棄 台灣文化(若只是為了擺脫父權影響而否定自己的家鄉,這並不具有 多大的說服力)。 [演員表現]   這次演員的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女主角,獨白之外還得又唱 又跳,但情緒仍舊段落分明且轉換流暢,肢體的掌控也很不錯。   演小孩的演員是有用心去詮釋,在聲音跟肢體上都算有下過工 夫。不過,演童年Maggy的演員在演女巫的時候,似乎又恢復成大人 般的詮釋,我看不到小孩該有的稚嫩與天真。其他三名演外籍兒童 的演員在跳舞時曾試著對嘴卻跟不上,卻依然鎮定,我其實更期待 能多一些小孩在知道自己犯錯時會有的如害羞或乾脆大鬧一場的有 趣反應。   男演員們的戲都不多,但國家安全局官員的冷酷跟台灣警察的 鄉土味都有到位。那位演中東籍計程車司機的演員更是全場笑點所 在,表現相當亮眼。 [結論]   除了上面提到的,我另外也覺得可惜的是,編劇放進了諸如罐 頭笑聲和音樂劇等美國元素到戲裡面,卻沒能善加利用。音樂劇除 了獨唱之外,加入一些合聲的部份會更有音樂劇般雄偉的氣勢。罐 頭笑聲則需要再安排播放點,也可多加入演員跟罐頭笑聲的互動, 因為制式的效果做久了容易乾。   惡搞CNN新聞的部份我本來很期待能再多一些戲謔成份,卻客氣 了些。像SNG連線應該可以再玩出更多東西(最常見的莫過於時間差XD)。   常見如「續集魔咒」之類的說法,因為續集總是難以超越首集的 成就,不管是太過保守和太過實驗性的做法都易招來負評,又總希望 能開發其他的可能性。這次演出,或可說是這道魔咒的犧牲品之一。 但魔咒總有破解之道,希望之後還能看到更具創意且勇於批評的作品 呈現在觀眾眼前。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appleheart:不少人都去看了~但是看過的都說爛...構想不錯的戲 03/19 01:46
appleheart:但可能要給別人編和導會比較精緻 03/19 01:47
home99888:也許。但編導在之前首部曲的表現真的不錯,我其實很期待 03/19 16:45
home99888:她能有更精采的作品。看完這部除了失望也帶著訝異。 03/19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