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vitte (天堂 咫尺可及)》之銘言: :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5444084.shtml : 【聯合報╱鴻鴻】 : 雖然要說的故事很多,劇中的語言卻極少,展現了「意象劇場」的超級能耐, 老實說,我很不喜歡看所謂的「意象劇場」,包括高層次和低層次的意象劇場 先說低層次的意象作品 首先是劇本結構 在我觀念中,2個小時沒辦法把一個故事或主題講清楚 不是導演搞不清楚自己要表達的主題,就是支線太多不會取捨 或者,根本是表達能力有問題 其次是表現手法 意象劇場經常攫取不同看似疏離的事物,選取其中的共通點 再以抽象的表現方式,呈現導演的個人思維 愈是難懂(或有創意)的導演,愈懂得在習以為知的事物 經過艱澀、多重轉向、聯想,才能得到那麼一絲共通點,藉以表達自己的意念 這樣的方式我沒意見 只是低層次的劇場或導演經常轉折過火,變成為了聯想而過度多重轉折 將原本傳達意念的工具(或手法),變成讓人看不懂而自以為得意 相形之下,我寧可欣賞「鐵獅玉玲瓏」,至少讓我哈哈大笑 Q:搭計程車沒帶錢,猜一神明? A:李挪吒(台語:「你落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導演的意念及哲學思維 綜合前兩點:焦點或主軸混亂、表現手法硬坳生硬 最後,原來只想表達幾個簡單到不行(或自相矛盾或不知所云)的所謂意念想法 容我不客氣地說:「拜託!回去多培養思考深度再來賣錢,很過份嗎?」 這是我討厭的低層次意象作品。 至於高層次的作品 例如「鄭和1492*」等級的大師級作品 我也很不喜歡,因為我猜自己大概看不懂,也很難去欣賞 有趣的是 當觀眾看不懂作品時 你怎也不曉得到底是觀眾程度差,還是導演能力不好 只好摸摸鼻子跟著拍掌叫好 所以,我不喜歡意象劇場。 *註1:1492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年份 這裡的「鄭和1492」表示我對所謂「意象」的連結的諷刺** **註2:若此處沒有說明,誰會知道我在諷刺?還以為我記錯年份 這表示我對意象連結的多重轉折的諷刺*** ***註3:連註解都遮掩不住我以意象手法表達對意象作品的諷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92.97 ※ 編輯: Arriaga 來自: 123.193.92.97 (02/28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