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快樂不用學 這是我今年看表坊的第一齣戲 以往對我來說 表坊的名字幾乎就是好戲的保證 只要有賴導的戲 通常不用考慮就直接買票了 雖然上一次的「如影隨形」並未給我足夠的滿意度 但我相信那可能只是題材不夠對我的胃 演員的表現仍然讓我肯定 但這一回 當我走出戲院 與同伴的第一句感想卻是 「這部戲根本取錯名字了吧」! 我甚至跟同伴開玩笑稱 應該改名叫 「軌跡※鬼跡」才對 先說說我喜歡的部分好了 我想 能夠讓場內大多數觀眾發笑的 就是屈中恆和李建常的 「王憲在與回音」互動 從開演10分鐘李建常莫名其妙上台後 這個「回音與本體」的表演 就靠著默契和不時跳出來的笑點 擄獲大多數人的眼球 (雖然有謎之聲認為,這兩個人的互動有過吵的嫌疑) 而這一個 「自由的自己把自己的本體困助,使得自己不快樂」 這個命題 透過屈、李兩人的表演 確實呈現得很到位 But 一切就在這個But 把「何時」這個角色 交給初挑大樑的阿雅來處理 實在是太勉強了 從幕一拉開的 「何時」自述 原本光就聲音的表現 我還對阿雅抱著一點小小的期待 可是等到燈光一上 看到阿雅站在舞台上教「快樂學」 活像是個發條上過頭的講師 在場上不斷向左走、向右走 整段快樂教學只有一個「節奏」 就是緊張 我的心裡禁不住就開始冒起冷汗 整段過去 我除了螢幕上那一張自己把自己關起來的小圖片外 什麼也不記得 而接下來的表演 阿雅這個角色則是越演越讓人看不懂 除了引出劇情的功能 我看不太到這個角色的個性 先說自己在國外長大 又說自己是孤兒 隨後冒出老媽留給自己的頭城別墅遺產 (孤兒會有遺產?好,這裡可能是我的理解不同) 回到頭城之後 對於家裡莫名其妙冒出的小女生 不但不害怕還很喜歡 喜歡到會在第一次見面就要對方跟自己去台北玩 小女孩對外在世界的好奇大過恐懼 這個設定我能接受 但是請問 台北頭城的時間距離彷彿只需要光速移轉 何時晚上要上課 白天還可以來到頭城帶著小女孩到處玩 而且重點來了 她們的交通工具竟然只有火車 你告訴我 坐火車可以在看完101煙火後 馬上回頭城!? 真的假的 大概只有何時家裡開火車才有辦法做到 邏輯上的不合理也就算了 一堆劇情的轉折(或者是背景)全靠演員描述帶過 (例如何時父母與外公外婆的情況,一個鄰居大嬸全都知道得一輕二處, 或者何時媽媽與阿姨被外公關起來的所有過程,也只透過阿姨轉述) 這我也勉強接受 但何時小姐 請問你在面對這麼多的事情 包括男朋友突然多出一個回音 一天到晚莫名其妙自言自語 認識新的小女孩 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媽媽 街頭卜卦的可能是自己的爸爸 這麼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你的情緒表現會不會太普通了 你對不可思議的事情會不會太容易接受了 安撫 生氣 開心 驚訝 抗拒相信 就只有這樣!? 我絕對相信 阿雅你花了很多的力氣在這個角色上 但是我只能說 太用力了 許多該細膩處理的情緒 都在用力之下消失蹤影 我並沒有想責怪阿雅的意思 只能說這個角色並不容易 對舞台劇領域初出茅廬的任何演員來說 都不容易駕馭 但另外一方面 整個表演在編劇上 也有焦點缺乏的問題 如果 劇本想要表現的是它原本的名字 「快樂不用學」 那麼應該掌握好 「自由的自己將真實的自己囚禁在身體,怎麼樣都不快樂」 的王憲在與回音 以及 「被拘禁的身體可是擁有自由心靈,環境再艱困也可以擁有快樂」 的何時母親 以這兩組做對比進行述說 減少其他故事的重要性 或者刪除部分背景以便聚焦 如果編劇想要說的 是一個自覺孤獨的人 不斷追尋自己 為自己尋找定義 那就應該掌握好 「何時」與「無名師」 這兩條線 但太過貪心的結果 是四條線互相混雜 沒有一條線突出 反而成為一個太過荒誕  邏輯難以說服人的故事 而故事的主軸與題目也難以聯想 不可否認 這次的表演距離我的預期有不小的差距 也讓我很感嘆 7月的兩次觀演經驗 都沒辦法擁有美好句點 只能抱著我的可惜 繼續期待下一次的演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50.1
toiletmei:推這篇,我喜歡你提出的四條線 07/27 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