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一個禮拜內 連續看了兩部「純粹中國製作」的戲劇作品 包括號稱集結包括秦海璐、孫紅雷等諸多大腕演員 改編老舍原著的話劇演出「四世同堂」 以及號稱動人心弦、觀者無不落淚 改編自加拿大華人作家張翎長篇小說《餘震》的「唐山大地震」 然而 前一部作品 讓我在國父紀念堂的觀眾席上坐立難安 只能不斷用票價和演員的付出來要求自己保持在座位上 不致奪門而出 後一部作品 乾脆邊看邊罵 邊感嘆 雖然美國電影中宣傳的「大美國主義」我不欣賞 但中國電影裡嘗試建立的 「中國好強好團結、人民勤奮努力不抱怨、解放軍愛民如子」等 嚴重違背現實的價值 更讓我感覺噁心想吐 只能感嘆一個個硬底子出身的演員 但在封閉的環境和主旋律至上的思維下 只能創作出 華麗、高技術但內容空泛的作品 先說說「四世同堂」好了 進劇院前我完全沒有翻過這本小說 只有看到廣告文宣 大致了解故事主題 是在描寫在盧溝橋事變後 被日本佔領的北京 並且以北京一個胡同內的祁家、錢家、冠家 三家人的發展為主線 敘述小老百姓們在國破家亡下的眾生相 演員陣容則讓我十分期待 但當劇幕拉起三分鐘後 我就發現我的熱血逐漸被澆熄了 雖然秦海璐飾演的冠家大赤包 罵人罵得爽快 但除了這個角色之外 沒有任何一個角色能帶給我「感動」 每一個人物性格都超級平板 祁家老大就是個愛國的軟弱書生 老二就是個愛鑽營的紈褲子弟 老三就是個熱血的抗日學生 錢家老頭就是個超級愛國 講話奇慢無比、跩文到了極點的詩人(老學究) 冠家就是個想做官想瘋了的冠曉荷 聽著老婆大赤包的話 踩著街坊的鮮血往上爬 大赤包則是個徹徹底底的鑽營真小人 好面子又貪權勢 每個角色都像個樣板 面對變動的時勢 以樣板態度去面對 整齣戲的前半段走得極為緩慢 好像只是想讓大赤包等幾個角色能發揮其「奸邪」的一面 幾個女人老是吵吵嚷嚷 雖然罵得痛快但也讓人感覺很吵 下半場則是以光速帶過 為了交代劇中人的結局 所有該死的再一個晚上(或者是前後幾天間)幾乎全死光了 該抓的抓 該瘋的瘋 最後 還活下來的人神色哀戚地參加了 搞不清楚是不是為了祁家「80大壽」所辦的宴會 然後抗戰就勝利了 原本應該是描繪小人物在抗戰8年間點滴生活的史詩片段 被改編成了愛國主旋律 所有禍國殃民的人全都受到報應 有如小學生課本愛國宣傳的詭異故事 坐在觀眾席上的我 對於這種低階的洗腦實在難以接受 滿腦子只能想: 這應該不是老舍的作品吧 享譽中外的一代作家不可能寫出這麼沒有內涵的作品 好在我的堅持 在下戲後回去翻看老舍的原著 否則堂堂一代文學宗師 就毀在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作品上 在這裡就非得讓我好好地罵罵編劇 把這麼一部細膩的作品改編得荒腔走板不說 人物性格的呈現也完全失敗 許多細節更交代不清 前言不對後語 邏輯倒錯的情況每次都讓我看得很吐血 例如冠家小女兒「據稱」愛趨炎附勢 但一開始竟然會與抗日熱血的祁家老三談戀愛 之後又和日本警局大佬走近 最後還當上特務 這整個的轉折在哪裡,為什麼 編劇全沒交代 更扯的是 哪一國的特務會去到處嚷嚷 但在冠家二老的宣傳下 整個胡同沒人不知道冠家二小姐是個特務 而這個特務還會與出外抗日的祁家老三一同返鄉 返鄉時也只是驕縱地警告祁家老三別惹她 否則揭了祁家老三的底 這簡直荒唐到了極點 什麼莫名其妙的安排 而祁家第二代在戰爭中 被迫當上黑心商人 最後受不了良心譴責而自殺 但這個「良心譴責」的轉戾點 竟然是因為他被民眾批鬥成「奸商」 穿上了寫有「奸商」的大掛 帶上了批鬥的帽子 這一幕 根本就是把文化大革命的那一套搬上台來 在抗戰那當兒 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事情出現 簡直太不合邏輯了 而一幕特首來北京 造成祁家老二和車夫被殺的的安排也是莫名其妙 就看到每個人坐著人力車 跑過來跑過去 每人描述一段 日本人如何殘暴對待人民 車夫如何抗暴被殺 祁家老二也抱錯狗腿 落得慘死下場 實話說 這個人力車跑來跑去 由劇中角色以主觀敘述來表現故事的方式不錯 但表現的內容空洞 對人物性格劇情的演譯也無太大幫助 只能說是草草交代了事 舞台搬演的過程中 主要是藉由祁家、冠家移動式的牆面進行場景變換 創意雖然好 但移動的方式卻是讓演員再換幕過程中 當著觀眾的面前 將牆面扳開或闔上 雖然演員沒有當場上演「牆面穿越」 但這樣的換幕方式卻也足夠將觀眾從戲中拉回現實 我實在不懂 找黑衣人來換幕、或用電動的方式換幕會很難嗎 為什麼一定要這樣破壞觀眾的觀賞情緒 戲的上半場結束 我的同伴就因為受不了戲台上的吵吵鬧鬧 決定離去 剩我一個人為了不要對不起辛苦賺來的買票錢 留下來看到落幕 但結束後的感想 只有後悔相信了宣傳所打的「大腕、巨著」等旗號 傻傻地走進劇院 這也讓我對未來由中國編製的「新戲」或「新話劇」 (不包含老京戲或地方戲曲) 抱持嚴重的保留態度 想來中國式的「創造能力」 我可能還無福消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50.1
hanru:推 ! 11/09 20:01
mscie:我看的是30號的首演,完全聽不懂演員在說甚麼,我根本是花錢去 11/09 20:42
mscie:看字幕,從頭到尾追字幕追的好辛苦阿~我也是票價所以勉強坐 11/09 20:44
Tauben:原PO的分類說明了一切XDDD 11/09 20:44
Tauben:到現在還是一直脫離不了樣板戲模式啊.... 11/09 20:45
mscie:著.前陣子看了另一齣也是大陸的話劇,我決定再也不看大陸的戲 11/09 20:45
oberon48:感覺像台灣小劇場運動前的話劇 11/09 21:22
Atica:星期六在上海看了齣音樂劇,只能說它四不像,樂手同樣也是演 11/09 21:55
Atica:員.三個愛情故事都混在一起,編劇沒說完,導演導得虛無飄渺. 11/09 21:56
Atica:當下我好懷念台灣的劇場啊..Q_Q 11/09 21:56
nyc0125:我也是看30號首演 只能說苦了我的荷包... 11/09 23:35
clarice3:推 11/10 00:34
momoinmybed:推 11/10 02:40
stanjohnny:大推,看完很失望,小說搬演的不很成功 11/10 05:00
peifish1982:看到大家的批評,我只能說我不知道到底還有什麼可看 11/10 13:50
benbon:好險沒去 不過今天看到遊園驚夢的廣告好像不錯? 11/10 21:32
toiletmei:我也很好奇遊園驚夢,不過人不在台灣,哭哭 11/11 16:02
sneak: 感覺像台灣小劇場運動前 https://daxiv.com 09/06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