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京 探 號 劇 場─╮ │ ┼ │ ╱ 搬演傳統,不甘於僅是傳統 │ │ ├┬──╮┌──┬╮ 學習經典,不斷質疑著經典 └┬┴─┘│ ││ │├───┐ 恆常思索,不停實踐著思索 ╯│ ╰│ ││ ││∕ ﹨ ╰──╯│ │├──┴┘ ┬ 《思凡色空》─────── │ │└───╯ │ 透過古老劇目的重新挖掘與探索 ╯ └╯ ─┴─ 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老戲風貌 剃刀不盡的香灰 腕悠長的姿態,三千 不止的木魚 不盡的香灰 你的指尖滑過不掉的 將燒的香灰 去的香灰 可是 燒不的香灰 的香灰 下什麼 敲不的木魚 剩下 戒不掉的 會是什麼 ╭───────╮ 念:侯雲舒 演出日期: 藝術指導:朱錦榮 5/6、7、8、9 5/13、14、15、16 5/20、21、22、23 編 劇:張至廷 週五、一 19:30 演 員:兆欣 週六、日 14:30 19:30 音 樂:黃勝宏 燈光/舞監:鐘宜泰 演出地點:363小劇場 (復興南路一段36-3號4樓) 平面/服裝:李育昇 捷運忠孝復興站步行約五分鐘,微風廣場正對面 攝 影:藍祺聖 題 字:沈致中 票價:500元 ╰───────╯ ‧學生、軍警、榮民購票8折優惠,進場請持票及證件 ‧團體購滿10張8折 ‧與外表坊時驗團《鬼扯》合購,可享套票7折優惠 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http://www.artsticket.com.tw/ 更多資訊請見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jingexplore/sifansekong 思凡色空.叩問傳統-從多年前的抗議事件談起 如果梅大師還在,應該會很驚奇,思凡也有被抗議的時候…… 試著google一下〈思凡〉,不難找到多年前的新聞,記述著宗教人士抗議〈思凡〉的演出。 傳統戲曲的觀眾一定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何一齣經典的老戲,會成為「抗議」的對象?或 許尼姑有春情綺想,對戲曲群眾來說是很一般的事,但對出家人來說,就是種汙蔑。以這邏 輯來看,道家應該去批判《大劈棺》(咱莊子怎會個是大沙文),「小三」應該泣訴《三娘 教子》(這就是小三的下場頭哇)。有這些想法,其實也未嘗不可。傳統經典本就可以有不 同的解讀面向,更何況是在現今資訊爆炸的年代。你可以迷戀伍子胥的動人唱段,也可以痛 恨這個疑心病重又報復心強的人,你可以討厭薛仁貴的大男人,卻也可以因為他和柳迎春十 數載初相逢的吵嘴而竊笑。藝術可以是種表演典範的塑造,但觀眾的接收與解讀卻不單單是 一種態度與觀點。同樣的,藝術也不該只有「典範式」的詮釋。說到這裡,當初的抗議,才 是真正地符合劇場的前衛精神,他們以具體行動告訴我們就該如此獨立地批判思考。 如果我們再試著考證一下〈思凡〉的本事,它是出自《勸善金科》中的一折,原來叫〈僧尼 共犯〉。過去裡的小尼姑,是「丑扮」,剃著大光頭,臉上還得點幾粒麻子,醜化形象的目 的無他,只因他是個違反宗教條律的角色,所以最後是以遭天譴來收尾的!如此看來,當初 的抗議好像也不需要,畢竟這齣戲原來就是個負面教材(啥?!)但時至今日,小尼姑的扮 相,竟也變成了道姑了!沒頭髮和有頭髮的差別,一個是丑扮,一個是俊扮。美美的,梅蘭 芳、韓世昌、程硯秋,都是如此「美」的表演藝術經典,於是乎這齣戲也變成了一種「美」 ,劇中人物的「下場頭」是什麼也不重要了。 說到這裡,你可能不得不懷疑,為何尼姑的扮相就是種「丑」?為何這齣戲要被美化?被美 化之後還要被抗議,那麼,如果我們再顛倒過來,或說溯源,回到「剃頭的原點」去思考, 這齣戲又該是什麼面貌呢?是《勸善金科》中的天譴論?還是梅、韓、程三位大師塑造的「 美」?戲劇呈現的是人生,卻是種脫離現實的藝術媒介。聽起來是很矛盾的邏輯,但也因 為這樣,尼姑的面貌究竟為何?思凡該來自什麼樣的因?又會造成什麼樣的果?我們無法為 你解答。在劇場中,卻給我們最佳的對話空間,最直接,最深沉地向你,向傳統叩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129.130 whizzo:轉錄至看板 NTUKunOpera 04/27 20:56 whizzo:轉錄至看板 NCCU_Kunqu 04/27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