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了幾位版友的推文,覺得這話題實在太有趣了,而且有很多討論的空間, 所以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堅忍不拔的看完了《夢想家》, (首播當天我只瞄了一下,實在看不下去就轉台了,今天則看完了全部) 並且上來回文,希望可以拋磚引玉, 也希望幾位推文的版友也可以一起回文,大家聊聊。:) ※ 引述《vitte (天堂 咫尺可及)》之銘言: 針對媒體「夢想幻滅的國家」乙文 文建會回應 原文出處: http://www2.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92308 (中央社訊息服務20111018 17:23:40)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針對平面媒體100年10月17日A14版「時論廣場」 刊載臺灣大學戲劇系紀蔚然教授投書「『夢想』幻滅的國『家』」乙文, 對於部份內容,本會予以澄清及回應。 對於《夢想家》的評價,有讀者投書表達感動,也有如紀教授般加以批判, 這些觀者感受的主觀判斷,自當予以傾聽尊重。但是紀文對於委辦動機和過程 之汙名化,並直指「國家機器之於表演藝術之汙染,及表演藝術團隊自甘墮落…」 等語,我們則有必要為表演團隊澄清。賴聲川導演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才同意 規劃「國慶晚會」之邀約,並非主動爭取所謂政府標案。而「國慶晚會」跟去(99) 年底林懷民、蔡國強、林克華三位老師所製作的「跨年慶典晚會」一樣,自始至終, 行政單位都尊重演出形式與內容。在今日的民主環境,絕無可能由政治指導藝文創作。 對於不了解實際情況而產生的的臆測指責,本會實有必要予以說明事實。 不論任何政黨執政,政府與表演團隊是合作夥伴關係。絕不是像紀教授所指稱: 「一些劇團業已淪為爭相向政府包工程的營利單位,…」。政府補助文化藝術團體, 不干涉表演團隊的創作自由,也不考量其政黨立場。民主社會中,藝文團隊理應享有 不製作政府活動的自由,也應有製作政府活動的自由。 本會也期望藉由這次辦理國慶晚會的機會,傳承大型展演籌劃經驗,培育國內 大型表演活動的管理及執行人才。這次晚會邀集具有大型活動經驗的專業工作者 彼此激盪、相互協助,以呈現最佳的演出品質。舞臺機械使用六個軌道的自動控制 系統,為國內劇場首見;排練過程中也規劃了舞臺自動控制系統應用技術講座, 進行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以增進劇場技術相關從業人員之專業知識技能, 並提升臺灣未來發展舞臺自動控制系統之能力。 另外,文建會今年年度重大活動除了辦理「國慶晚會」外,也正如火如荼地辦理 「華山藝術生活節」。對照本會對於任何活動內涵所彰顯之多元意義,絕非主觀 認定,非黑即白,一語斷定將某活動打入「弱智、愚民」之流,凡此歸類,似嫌偏頗。 文建會除辦理國家慶典活動之外,工作核心更集中在推動藝文紮根的各項計畫, 絕非如紀文所稱之忽視文化建設。舉例而言,近幾年推動的「縣市文化中心整建 計畫」,以及秉持軟硬體同時並進的核心政策,於興建硬體的同時,能同步增強 縣市文化中心軟體的成長,並開始執行「活化縣市文化中心劇場營運」計畫。 另協助國內表演藝術團隊開拓「基層巡演」機會,支持成為「扶植團隊」,提升 地方藝文人口,形塑完整藝術生態環境,並開展全面總體檢全國各縣市文化中心 演藝場館營運狀況。 文建會也藉由不同的補助計畫協助演藝團隊找到適當的表演場所,並透過「媒合 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補助,結合各公私立機構及文化中心,以及 民間或企業現有之演藝廳舍及閒置場所,對團隊建立長期據點,以及深耕在地觀眾 極有助益。另外,為發揚表演藝術並扶植縣市藝文特色發展,本會今年度也規劃 由各縣市政府選定各類表演藝術類型,作到凸顯縣市特色,結合轄內小學或中學 以上各級學校的藝術教育,達到培養布袋戲、歌仔戲、北管、鼓藝、原住民樂舞 及藝陣踏涼傘等傳統戲曲。藉由提昇表演藝術團隊之專業,強化展演品質,促進 人才及觀眾之培育,共同營造更優質的表演藝術發展環境。 政府對於文化建設工作從未有所懈怠,慶祝建國一百年辦理大型演出活動不僅 帶給民眾藝術的饗宴,也企圖從活動中擷取大型展演活動執行的經驗與菁華, 提升國內劇場界的能量。針對表演內容部分,本會尊重本次國慶晚會創意總監 的安排,絕對不以政治力介入演出內容。有關任何人對本會文化政策所表達之 任何意見,本會皆虛心予以檢討,但對於政府介入活動內容之指導意見顯有落差, 希望能了解明晰後發表意見,方不致誤導大眾視聽。 新聞聯絡人: 文建會媒體公關組組長 王志錚 電話:02-23434017 文建會媒體公關組 李皇萱 電話:02-2343-4053 / 0988586536 為了方便回應,下面的版友推文我會做些整理排序, 若您覺得您的發言經次序更動後有違您的原始意思表達,敬請告知,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00.72.91
Chekhov:紀蔚然文中並沒有說政府干涉創作自由,我想他指的「汙染」 10/20 13:49
Chekhov:是政府以包工程的方式補助劇團「創作」 10/20 13:51
Chekhov:給錢的成了大爺,承包者當然要迎合「建國百年」題旨 10/20 13:52
Chekhov:文建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好辯過 10/20 13:53
Chekhov:曲解了別人批評的焦點又大肆宣揚政績一番,教人作何觀感? 10/20 13:56
ringfan:我也覺得文中的汙染應該比較貼近樓上之意,當許多大型製作 10/20 13:57
ringfan:由政府補助但成品品質卻不佳,的確有很多層面值得深思探討 10/20 13:58
ringfan:至於文建會我倒是挺同情他們的,回不回應都會被罵,但他們 10/20 14:00
ringfan:沒有看到紀盃點出的問題所在,其實真的有點可惜 10/20 14:00
workshop:我不知道哪來的<汙染>,文建會出資請賴聲川做戲, 10/20 14:11
workshop:他也享有絕對的創作自由。今天戲難看,賴聲川難辭其咎, 10/20 14:12
workshop:今天的問題不是政府砸兩億,而是創作者沒有做出2億的質感 10/20 14:13
workshop:。這難道要怪文建會?而且賴聲川連舞台設計師都找外國人, 10/20 14:14
workshop:我不知道他是不信任台灣設計師還是怎麼樣?一個美國人 10/20 14:15
workshop:會比台灣人更了解台灣文化嗎?砸6000萬的水池也只是譁眾 10/20 14:18
workshop:取寵。而這種種的選擇與決定。不是文建會,是<賴聲川> 10/20 14:19
我覺得所謂的「汙染」,指的並不是官方的手伸入作品對創作者下指導棋, 而是在這麼一個以「慶祝百年」為故事主軸的演出, 你的創作無論如何都無法與「國家慶典」脫勾時,是否能創造另一種藝術價值? 姑且讓我引用紀蔚然文章裡的原文: 「無論從任何角度(秀場、政治宣傳或藝術)檢視,耗資兩億的《夢想家》著實不堪卒睹, 若不是為了研究國家機器之於表演藝術的汙染,及表演藝術團隊自甘墮落的程度,我還真 找不到看下去的理由。」 看到"無論從任何角度"幾個字了嗎?基本上我與紀盃的想法相同, 我可以接受一場演出就是單純如秀場型式圖個熱鬧就好, 也可以接受從政治宣傳角度出發喚起或宣揚好久不見的"愛到最高點", 當然也可以從藝術角度出發去檢視這麼一齣史上最便宜還有看有拿(福袋)的作品, 但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齣戲真的是不忍讓人看下去, 而不得不讓人延伸思考:為什麼這麼一齣官方與民間合作的作品會如此難堪? 這正是所謂「國家機器之於表演藝術的汙染」所要描述的, 如果"汙染"一詞太負面或不精準,說"影響"或"合作成效"都好, 終究要討論的,仍然是一齣官方邀請表演團隊針對"特定主題"創作的戲, 為何會變成這付模樣?(姑且先不從成本層面探討) 回到《夢想家》而言,正因為創作與"慶祝百年"無法脫勾, 所以我們被那些歌詞裡的「一百年」和「夢想家」疲勞轟炸, 只要我們收看,就被迫接受台上以非常粗糙的方式傳遞給我們的那些情感與歷史故事, 乃至於關於夢想的描述,卻一點也沒有受到感動,對場上的演出無感, 那麼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呢?為什麼一齣所謂的搖滾音樂劇會變成如此? 我同意workshop所說,作品呈現的狀態不佳,創作者的確需要檢討, 但不只是賴聲川,雖然他負責的劇本與歌詞的確令人眉頭一皺, 只是事情並不單純,還有導演丁乃箏和呂柏伸,以及其他的劇場環結, 一項一項都必須拿出來檢視,好的予以稱讚,不好的深切檢討。 可惜的是,就目前我所看到的幾篇評論,大都圍繞在「政治」打轉, 不管實際演出的慘狀是否與政治有關, 評論的切入點卻大多將作品的成敗歸疚於政治的介入, 少有像紀蔚然文中對於演出內容與藝文生態作檢討, 無怪乎文建會的回應會如此著重強調自己並沒有下指導棋,卻誤解紀盃之意, 回應的確該回應,但紀盃是紀盃,其他聲音是其他聲音,不該混為一談, 真正實際的應該是針對這樣的合作模式就成品優劣與成效探討得失, 而不是討論或辯解政治力有無介入。 一齣沒有政治力介入的戲,也不見得好看啊。 至於舞台設計師找外國人這件事...找外國團隊合作交流經驗倒無不可, 但就情感層面上我還是希望找台灣人,我不相信台灣沒有人才。 而且說真的,我好懷念表坊早期合作的舞台設計聶光炎的作品啊......
Chekhov:問題就在這裡:劇場藝術不是工程或「辦活動」 10/20 16:20
Chekhov:拿兩億出來可以做兩億的工程,蓋等價的建築, 10/20 16:22
Chekhov:但無法以相同方式,要求一個藝術工作者在限定時間內, 10/20 16:22
Chekhov:消耗掉特定資金,來達到所謂兩億的效果10/20 16:24
就結果論而言,《夢想家》似乎無法被稱為純粹的劇場藝術或工程, 充其量就是帶有表演藝術要素的一場慶典活動演出而已, 值得討論的是,當花了這些成本(先不論究竟是多少)呈現的演出, 究竟帶給觀眾什麼?除了C/P值極高福袋以外還有什麼?我覺得這才是關鍵。 就算是砸大錢的煙火秀,至少也換來「哇!好美!」的讚嘆,但《夢想家》...? 我唯一能想到的演出效益,反而是讓一些藝文工作者有個工作機會可以演出, 但是如果只能從經濟層面來看《夢想家》,這《夢想家》的「夢」未免也太簡單了點。 回到成本來說,就演出到現在一個禮拜來看,我有預感又回到一種眾說紛紜了, 就像當初鈴木忠志的《茶花女》,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正確數字顯示到底花了多少錢, 當初「花了這麼多錢卻得到這樣的演出」的言論從未少過, 新聞報導向來容易誇大好強調投入心血的成本數字更不足以參考, 而如今的《夢想家》呢?我們依然無法得知, 當然也就無法就演出效益、參與人員的收穫、技術上的突破等層面去討論, 而仍然停留在「花了這麼多錢卻得到這樣的演出」的觀點, 坦白說對之後的活動與演出,或者活動本身的檢討,一點助益都沒有。
yaerse:路過那問一下..百老匯的作品..算不算工程呢?? 10/20 16:22
算工業,而台灣則是手工業。 我想可以有共識的是,不可能單憑一場演出, 就能夠帶動台灣藝文環境從手工業轉變成劇場工業, 只是看到文建會內文強調演出是邀集擁有大型活動經驗者互相激盪, 以及關於觀摩劇場技術之言論云云,我不禁有種眼前的《夢想家》, 其實是一齣劇場經驗技術交流的成果發表會的錯覺。(而且這成果也太...) 引用文建會聲明的內文: 「這次晚會邀集具有大型活動經驗的專業工作者彼此激盪、相互協助,以呈現最佳的演 出品質。舞臺機械使用六個軌道的自動控制系統,為國內劇場首見;排練過程中也規 劃了舞臺自動控制系統應用技術講座,進行技術交流與經驗分享,以增進劇場技術相 關從業人員之專業知識技能,並提升臺灣未來發展舞臺自動控制系統之能力。」 如果要從這個層面出發,值得探討的就是在《夢想家》之後, 究竟帶給參與的人在劇場經驗上什麼樣的累積? 如果鈴木忠志的《茶花女》是讓人體會鈴木式表演法的震憾教育, 那麼《夢想家》呢?以這樣的成果,真的讓人難以想像之後的"大型活動"會是什麼樣。 而在技術上的觀摩,縱然六個軌道的自動控制系統為國內劇場首見, 但該套系統是否有辦法普遍運用在之後各大小團體的劇場演出裡? 租借費用或場地上的限制是否可以讓這套系統充份被運用?還是只是讓人"見識"一下? 關於這些《夢想家》之後在軟硬體上的累積與運用,或許才是文建會該說明的, 包括之後使用圓滿劇場的團體是否也可以使用台上看到的這些配備? 所謂的成本是全都花在《夢想家》一樣然後像場煙火一樣燃燒殆盡, 還是有許多的硬體配備其實留存著可供以後的演出使用? 若能有關於這方面的解說,我想對於成本的疑慮,可以有更精準的探討。 → sunnychu:我不相信文建會找賴聲川雙方沒有內容上的默契 10/20 16:24
sunnychu:賴勢必就是要迎合文建會的口味 而文建會也是因為知道賴願 10/20 16:25
sunnychu:意如此做所以找他吧。這樣的問題是如此永遠都是立場符合 10/20 16:26
sunnychu:政府當局的藝文團體能得到補助 出來的創作只會越發單一 10/20 16:27 就目前揭露的訊息來說,創作團隊與官方團隊皆強調沒有政治指導創作的問題, 所謂"內容上的默契",也要看"默契"到什麼程度。以目前看到的資訊而言, 我比較相信所謂的"默契"僅止於整場演出需以"慶祝建國百年"為主軸, 這也貼近目前官方與創作團隊的說法。 而且如果我是文建會,我才不會/不要下指導棋咧! 要是我指導方向或指示要加些什麼到作品裡,到時候作品不好,參與演出的人又那麼多, 隨便一個人走漏風聲說"這是官方要我們加的",不就肯定被罵到臭頭了?!
yaerse:給Chekhov大.但現在似乎沒有兩億的效果 10/20 16:27
yaerse:不過我問了朋友..似乎沒有兩億耶..很好奇兩億的風聲哪來的. 10/20 16:28
sunnychu:我倒覺得問題不在錢 而是這樣的制度根本上就不妥了... 10/20 16:31
                     ^^^^0m                  所謂的制度是指? → yaerse:樓上的..你會想出錢弄一齣你跟你不符合你預期的作品嗎?? 10/20 16:33
Chekhov:yaerse,我也同意沒有兩億(或不管多少錢)的效果 10/20 16:35
Chekhov:我也同意這筆錢是用來辦活動,而不是刺激藝術創作的 10/20 16:36
Chekhov:所以我才覺得文建會的回應模糊焦點 10/20 16:51
Chekhov:這跟什麼創作自由、尊重藝術家無關, 10/20 16:52
Chekhov:重點是這筆錢該不該這樣用? 10/20 16:57
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中市政府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 或許我們一開始對這場演出就有了錯誤的期待, 這樣看下來真的只是場活動,演出本身不夠完整到足以稱之為成熟的藝術創作, 只是看到集結了以賴聲川為首的眾多劇場人,以及「搖滾音樂劇」的字樣, 實在很難讓人不用一場正式劇場演出的眼光來看待...(雖然票價的確很便宜啦) → sunnychu:to y 從我看到文建會的反應 那邊是挺滿意這齣戲的啊... 10/20 19:41 我看起來是覺得還不到"挺滿意"的程度,有些對《夢想家》不滿的聲音他們也聽到了, 但再怎麼樣總不能主辦單位自己跳出來說不好嗎?你辦的活動耶!豈不是自打嘴巴?
sunnychu:我的意思是 我認為這樣包工程的方式本來就不妥了 10/20 19:43
重點其實不見得是"表演團隊是否該承攬政府演出",而該聚焦於"演出的成效", 藝文團隊經營不易是眾所皆知的事,除了各類公司行號的商演, 讓政府釋出一些演出機會讓表演團隊有機會接觸並演出也不見得是件壞事, 淡水一演再演的《西仔反傳說》是個較為成功的案例,縱使參與者有很多非專業表演者, 但至少我們透過演出,看到淡水在地表演團體的整合, 知道有許多人藉由這場演出而接觸劇場表演, 甚至是透過演出才知道在淡水曾經有過這麼樣一段擊退法軍的歷史。 所謂包工程不是罪,工程做的怎麼樣,才是關鍵。 --                 唔?      o(一︿一+)o   http://blog.xuite.net/ringfan/dram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151.62
tuhsiaofu:太威了,拍拍手 10/20 23:49
pinktako:聶光炎老師 ,是經典呀! 10/20 23:50
owenx:甘拜下風,不愧是蔣叔XD 10/20 23:52
※ 編輯: ringfan 來自: 61.57.151.62 (10/21 00:03)
Chekhov:配服ringfan大的用心! 10/21 00:02
Chekhov:文建會有你一半就好了.... 10/21 00:07
Chekhov:就是看到文建會回應的態度才讓人想開炮啊 10/21 00:08
mcbirdy:大推 10/21 00:41
Atica:推~~~~ 蔣叔的邏輯真的好清楚喔~ 10/21 01:13
chungmin:難得有就事論事的深入討論 推 10/21 01:52
home99888:推! 10/21 07:14
sneak: 太威了,拍拍手 https://daxiv.com 09/06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