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又是《夢想家》的老話題XD 在FB上看到有參與《夢想家》技術層面的劇場人分享製作心得, 經其同意後將其文章轉貼至此,或許可以從技術層面一窺此劇的製作過程, 也提供給有志在技術劇場裡發展的人一個經驗分享與參考。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chung-yi-hark-chi/關於夢想家與技術劇場 /10150450163479804 以下正文: 關於”夢想家”與技術劇場 Chung-yi Hark Chi 寫於 2011年11月9日 3:56 技術劇場的進步並不在於對於接觸一個新玩具或新技術的沾沾自喜。 而希望能因為技術及器具的提升與進步,提供一個創作者不會因為技 術問題而必須減損創意的創作空間。 這一次,表坊的賴老師玩得很大(我認為“玩”不是壞字眼,如果硬 要轉換成官方語言那就把它換成”夢想”吧!哈!),他要做一個百老 匯規格的搖滾歌舞劇,所以一開始在規劃時,在舞台布景換景的部分 就是朝向自動控制的方向在走,平心而論,如果說能夠有經費,能夠 有人力,能夠有時間。簡言之,天時地利人和都能配合的狀況下,很 少人會說”不”的吧,所以這次的”夢想家”因而形成。(關於藝術 價值、戲好不好看、政府的補貼政策等等,不在小弟這樣低層人士的 討論範圍,至於東西貴不貴,單就我所參與的自動控制部分來說,本 次動用到的技術與器具上來說並不貴。) 因為知道這次有自動控制系統可以”玩”(哈哈),所以跑去跟老朋友 王騏三先生,要了這檔案子來做,我就以我所知的部分以及我僅有的 知識,在此大放厥詞,請各位海涵,歡迎大家不吝指教。 由羲騏公司負責的部分總共有以下的部分 一、自動控制系統 二、樹雲片懸吊 三、特殊燈具懸吊 四、移動樹幹延伸 五、自動旋轉台車 六、主舞台平台 七、軌道機械 八、水池及水 九、100升降LOGO 十、飛偶鋼索系統及操作 我不以標案內容來談,畢竟很多東西是互為相關的,茲整理分類如下: 場地: 本次的演出場地在台中市圓滿劇場,自然環境對於本次參與的演出各 部門的影響非常的大(包含編導、演員以及技術部門都不例外)。開放 的舞台空間,有風有雨有太陽,跟我們平常習慣在演出時有空調的室 內劇場有很大的差別。更因為這次使用舞台自動控制系統,對於地板 平面的平整要求相對比較高(需要走台車),承受著風吹日晒雨淋加泡 水的舞台地板面,地板的熱漲冷縮讓我們吃足了苦頭,為了維持舞台 面的平整,我們花了很大的心力在補強,總算勉強讓場地符合演出所 需之平整程度。 而因需提供台車行走旋轉定位需求以及舞者需要在台上表演,所以鋪 設隱藏式軌道于舞台面下,平台車內含定位軸,由定位軸連結wire編 碼器(wire encoder)提供行走定位用,並在台車上安裝角度編碼器 (angle encoder)作為旋轉定位用,而這次採用的是德國SICK公司出品 的編碼器(encoder)。 (原本騏三有考慮使用無線的方式進行定位,如雷射定位系統,但因標 案本身規格限制以及戶外場地的考量,因而採行此種方進行定位。而 在前期羲騏公司與Waggner Biro進行討論時,對方突然說他們怕會有 比較大的誤差,讓大家嚇了一跳,只好問他說會有誤差的話大概會有 多少,對方說大約是5mm-10mm,才讓大家鬆了一口氣,而事實證明在 現場的誤差經過了數次的測試之後,誤差值也在對方說的範圍內) 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是本次舞台自動控制標案的核心,軟體與技術由Waggner Biro(http://www.waagner-biro.at/)提供以及進行所有設備整合規劃 ,有興趣的朋友歡迎自行前往該公司網站查詢。 一百年國慶畢竟只有一次,所以在這次的控制系統我們要求的規格為自 動控制雙備援系統,所包含的東西如下 1.線路:所有的線路全部是雙條,主控光纖(單條長度150米,每條12個 接頭)一路由右舞台至控制區另一路由右舞台至控制區,包含上到舞台 上方truss的控制線,交換器,集線器,無線發射器等全部是雙份備援。 2.伺服器:雙伺服器備援(單台伺服器有等級1的磁碟陣列備份)含雙備援UPS。 3.雙備援控制器(Waggner Biro :192型控制器)一台位於控制區,另一台位於右舞台側邊。 4.遠端備份:所有系統資訊至Waggner Biro奧地利總部,若儲存資料遺  失可以馬上透過網路下載取回演出資訊。 受控機器與物件: 這次從自動控制所需要操作的東西主要有布景台車的移動旋轉,樹雲片 的升降定位,地面樹景的延伸定位。 主要的構成有: Wagon(布景台車移動旋轉定位) 這次主要用到的台車有Virtual ACT與BUMAT兩種台車系統,單台台車可 以承載推動一噸多的布景,本次共使用6部台車。 chainhost(樹雲片升降定位) 本次使用的鏈條馬達(chain motor)為Chain Master製作,低噪音,高 速度,變頻,可依照設定CUE點升降、定位、調速。並且若由3個以上的 chain motor連結,可以在3D空間內進行任何定點的(上下高度、前後位 置的移動),連結越多的馬達,可移動的範圍越大越精準。並於馬達上 方有負重感應器,可於控制器的螢幕上即時看到每個馬達的負重狀況及 高度。 氣壓桿延伸(地面樹景延伸定位) 由羲騏公司製作,使用氣壓連桿用於控制地面樹景的延伸樹葉的伸展。 4.水池: 水池本身以底層木構加外圍鋼構,並於表面鋪設1mm高張力防水布,並於 演員下水處考慮演員的安全,於防水布下方鋪設了超過80公分的高密度 泡棉,以避免演員於跳下(翻下)水中時受傷。 水池總承載水量為150ton+,為製造效果,使用超過60台以上超細微氣泡 製造機,使水面保持白霧狀。 5.水池升降平台及100 LOGO: 為升降100 LOGO使用,因考慮會有演員於水中表演,所以一開始就不考 慮油壓系統以保持水質,本次使用鋼纜滑輪組合,因為平台升降需要考 慮水壓以及升降速度,經過不斷的嘗試與調整,使用的馬達帶動力約為 4ton,升降揚程約為60公分。 而LOGO需要本身能夠發光,於LOGO燈罩內使用超過300米以上白光LED燈 帶,為了避免漏電,所有接頭部份皆不入水,並於開關處裝設漏電斷路 器以避免發生意外。 以上是比較大項的東西,小東西我就不談了。 接下來談整個工作的過程 我進駐的時間為9/6,老外大約在9/8左右到達,在現場我算是主要跟老 外溝通及工作的人,在工作的過程中很多的磨合過程,很多爭吵,不過 再怎樣的不愉快,要讓一個演出完美執行,是我們所有劇場人所共有的 信念。 算是第一次接觸這樣整套的自動控制的東西,老外在他們老家的時候已 經與各個設備提供廠商連繫過,也有了很清楚的工作計畫,不管在於設 備的連接方式,各廠商的設備特性,連接的方式與材料等等,都帶來了 ,我們就在他的指揮下,進行各自的工作。 陸陸續續該到的材料與設備不斷的分批進場,初步組裝與測試完成,第 二位老外也到達,並加入了工作(其實還有第三位,只是因為他並不負責 很重要的工作所以就略過了) 老外A名叫小雷,是Waggner Biro的專案經理,他剛從中國杭州回到奧 地利(恭喜他娶了位中國姑娘,也生下了一位可愛的男寶寶,四個月大 了) 老外B名叫米榭爾,是程式工程師。 老外C叫金,是菜鳥,哈! 我想其實雙方最大的差異在於,他們的工作習慣是要把事情全部想清楚 才開始動手,而我們的工作通常是做了再說邊走邊看。雙方的文化及做 事習慣的差異我想大家可以想見這中間的衝突會有多大了。 不過大家畢竟都有相當的經驗了,即使不習慣,在經過幾次的爭吵與磨 合之後,算是互取所長吧,在一番調整之後我們也找到彼此可以同意的 工作方式,於是工作繼續進展。 在有限的時間壓力下,我們盡可能的找空檔,不斷的測試與調整,有幾 件事情我想是可以特別提出來討論的。 1.自動控制系統並不是萬能的,並不是裝好了它就會自己動不用再管它  ,是需要不斷的測試與累積系統參數以建立運轉模型。  本次的這一套系統,會將運轉時所有的運作參數即時紀錄下來,測試  越多次,參數越多,程式工程師有更多參數可以參考與調整,運作的  會越好。  例如台車在移動時需要保持直線前進,這部份是由angle encoder在移  動時送訊號給系統現在的角度為何,台車上的兩個變頻馬達依照這個  數據調整扭力輸出以保持行進方向,而馬達的扭力輸出等數據,會儲  存於電腦中,米榭爾再根據這些數據,在程式上做調整。  常常會發生在下午的排練時不太順的cue,在晚上的時候突然好了,我  就會去問小米,他動了甚麼手腳,只見他神祕的笑了笑。其實這中間我  會觀察他們在做些甚麼,就看著他們在電腦上看資料跟修改程式,越多  的排練代表的就是越完美的器械運行。  於是便衍生出來一件事情了,舞台也需要時間來做cue,燈光需要做cue  ,音響需要調音,舞台不再只是馬克馬一馬就好,未來需要給舞台的做  cue時間。這是未來的舞監在schedule的安排上需要適應及改變的,必  須要要求劇團在場地的租用上需要租用更多的時間。 2.器械的運行有他一定的邏輯性,不是像之前人海戰術人力萬能,要到哪  個cue點哪個場景馬上可以回到那裏。例如從cue3跳到cue9,這中間可能  需要將某些器械位置調整後,才能過到某一個cue點。畢竟布景不像是燈  光或音響,布景是實實在在存在舞台上的一個量體。  於是導演要看畫面,順著走可能會比跳著走快,換景時演員需要清場,  工作人員需要更注意到大家的安全等等。 3.舞台設計在設計起初時,舞台技術指導(TD)就必須加入工作,不能設計走  自己的,反正到時候問題自然會解決,TD必須熟悉控制系統的邏輯以及目  前技術、器械的功能與極限在哪裡,可以做到什麼以及不能做到什麼,讓  設計與導演及早知道他們可以做到的極限在哪裡,運行的方式(如移動方  式要先走玩直線才能開始轉動、或是起動時多少速度,到哪個地方可以到  達極速,到哪個地方要開始減速以便停止等等)。在場次與場次的銜接上,  也必須在一開始就先規劃好相關的邏輯性。 4.CAD與3D模擬軟體需要大量的採用,可以在初期便呈現出來相關的舞台效果  ,以及所需要使用的器械。這樣可以更精準的估計出來在舞台製作上所需  要租用或製造的東西與預算,也可以檢視相關的邏輯性。 如果還有下次,我想我們有了經驗,我們能夠做的更好(只是在這次事件後, 政府要再規劃這樣的經費來做這樣的事情的機會也不多了吧,至於這樣對於 整個劇場無論是在各演出團體或是技術劇場來說來說是好是壞,我想這一個 尺度在大家的心中)。 一直以來,劇場就是個不太好也不太壞的行業,要餓死不容易,要賺很多也 很難。可是未來呢?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所以 來來去去,新人不多老人不少。沒有以興趣與熱情為前提通常支撐不下去。 像建華(他應該是我與表坊的最大連結了吧!他是現任表坊技術總監,我的大學 學長,哈哈哈)常常為crew發聲,我剛回鍋時他跟我說最高時段從我離開拿800 到現在還是800,TD拿1200,現在還是1200,挖哩咧,我都離開10多年了。那 未來在哪裡呢,也許自動控制的採用會是一個機會,讓大家更專業,更不可替 代,不過誰知道呢?努力吧! 劇場很小,建立很難,要毀掉很快。 限於時間,厥辭放完了,今天要來去大陸賺人民幣囉,ㄎㄎ。下星期回來希望 我不會被罵得很慘。 哈克 2011.11.09 --                 唔?      o(一︿一+)o   http://blog.xuite.net/ringfan/dram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7.151.62
gaarder:現在這個氣氛 希望有人能真的耐心把文章看完 然後了解 11/09 19:13
book8685:有部分的東西三金和演唱會可以用 11/09 19:20
tuhsiaofu:專業的劇場工作者才看得懂吧! 11/09 20:14
ringfan:還好啦,不難理解,但若是專業劇場人來看,收穫一定更多 11/09 21:08
chungmin:技術人員辛苦了啊 11/09 22:49
owenx:快推,不然別人會笑我們看不懂! 11/09 23:33
owenx:其實我到現在還不能確定這套系統會不會繼續留在圓滿劇場。 11/09 23:37
owenx:如果不會留在圓滿,那搞這麼大一套系統是為了什麼? 11/09 23:38
owenx:然而,參加這套系統研習的學員對台灣技術劇場實質助益為何? 11/09 23:39
Hain:因為是租的,不是用買的。用買的兩倍不止..... 11/10 11:06
owenx:沒錯!既然是用租的,那台灣哪個劇場有這種設備? 11/10 20:43
owenx:既然劇場沒有設備,辦這場演出和研習對技術劇場界根本沒有用 11/10 20:44
gaarder:根本沒有用?! 也沒有這麼絕對吧... 11/11 11:35
home99888:這要看參加過研習的人能否真的對劇場技術有所提升了 11/11 14:59
ww900218:先推哈克好人一枚www 11/11 22:29
man790810:剛跟哈克哥從大陸回來cc 11/16 04:35
sneak: 然而,參加這套系統研習 https://daxiv.com 09/06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