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經濟日報╱鄭秋霜】2011.12.26 「上海劇場界,隨便一個劉『老』、夏『老』,你換名片時一看,天啊,不過都30出頭歲 !」一位台灣劇場界人士如此形容和上海劇場界人士交流的過程,道出了上海劇場界年輕 人挑大樑的「英雄出少年」現象。 以帶動上海懸疑劇的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的林奕與童歆為例,2003年時都還是上海戲劇 學院的學生。本身是導演的林奕說,她和童歆在大三那年的學生作品,就是演阿嘉莎‧克 里斯蒂的名作《捕鼠器》,2007年他們去英國買下其大陸地區的版權,並成立公司,以此 作品作為工作室名稱,並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合作,聯手引領上海的懸疑劇風潮。 再以打造上海劇場界「喜劇」風潮的導演何念為例,1980年生,在上海有「票房蜜糖」之 稱,不只引發所謂的「何念現象」,還被媒體喻為「左手票房、右手藝術」。 此外,上海劇場界也不乏「跨界」人才,例如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副總經理、知名編劇喻榮 軍,原本學的是體育;而上海現代戲劇谷總經理楊勇,學的是國際政治。 今年接受文建會委託、成立「兩岸表演藝術資訊交流平臺—Bravo!喝彩網」的廣藝基金 會執行長楊忠衡指出,不像上海年輕劇場工作者擁有極大發揮空間,台灣沒有知名度的年 輕表演團隊要到大陸演出,的確不容易,因此,透過「Bravo!喝彩網」的建立,希望未 來能推薦更多有潛力的台灣中、小型及新生代表演團隊至大陸市場。 楊忠衡也以大陸《壹戲劇》雜誌封面是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為例,說明台灣的表演藝 術就像台灣流行音樂,在大陸展現蓬勃的生命力,「Bravo!喝彩網」希望透過蒐集、建 立大陸表演藝術資料及訊息,供國內團隊使用,協助團隊拓展大陸表演藝術空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6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