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是針對這篇文章,是透過這篇文章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引述《samuray (型男正MAN)》之銘言: : 看了這篇文很有感來回覆一下 : 不是針對這齣戲 : 純粹是對導演的感想 : 「考碑」黎導的作品是我第一次看黎導的戲之後 : 後來很久都不看他導的戲 : 因為完全看不懂 : 也看不懂他在想什麼 : 但後來我了解了 : 因為他不是導演,他是詩人 : 所以他做的是充滿詩意的意象劇場 : 寫實的戲遍地都是 : 這樣走這樣美學與風格的卻少之又少 其實這樣的意象劇場,台灣小劇場一堆, 挑一個DM看半天看不懂要演什麼的製作, 進去看了大概就是這種劇場了。 黎導在創作社本來就常做實驗劇,到人力飛行後還是做一樣的事, TIFA引進這樣的製作,似乎想跟其他國外製作一較高下的感覺, 至少以兩廳院的立場,會希望提升國內表演團體的品牌形象。 我不否認較少進劇場欣賞表演的觀眾,確實會被這樣的行銷手法影響, 甚至為了某些明星進劇場看戲的觀眾,會以為看不懂的戲, 是因為那是藝術。 我以唐納倫的《暴風雨》為例,我認為這就是一齣非常棒的實驗劇, 它能成功(至少在PTT上都是好評)我歸因於:它是莎劇。 因為莎士比亞是大師,因為《暴風雨》劇作是經典, 所以大多數人在看表演前或多或少,就已經知道《暴風雨》的故事了, 就算不知道,上網查一下,馬上就有簡單的故事大綱。 因此我們進劇場,就等著看導演怎麼把暴風雨的場面做出來, 這就是實驗性了,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也就呈現不同的場面。 反觀《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它的原著小說至少沒紅到像《我可能不會愛你》那樣, 導演就沒道理預設觀眾是看過小說再進劇場的。 假設觀眾沒看過小說的情況,黎導這樣的處理方式,就很難說服觀眾, 不管是寫實也好,詩意也罷,過於破碎的對白、場景、劇情, 都讓人難以融入。 我很欣賞有些很用功的觀眾,看戲前會閱讀小說, 會去演前導聆,了解製作與演職員的背景。 但我是不是個用功的觀眾,我也很不喜歡當個用功的觀眾, 我不喜歡原來我喜歡一個作品,是因為它的背景如何如何。 我看屏風的《女兒紅》、《京劇啟示錄》不需要知道它改編自誰的故事, 雖然知道李國修詮釋自己故事可以多一層感動, 但不知道這個背景,戲還是好戲。 我看《如夢之夢》也不用知道密宗的佛學理論, 一樣看得如癡如醉。 導演的責任就是帶領觀眾進入那種美的沈醉, 臺上到底是誰在演;演員的表演是寫實還是疏離的;要用獨白還是對白; 要用多媒體劇場嗎;要不要加入舞蹈劇場的手法; 要不要用選擇性寫實佈景;是歌隊還是舞群;要不要沒來由地來首歌, 都是導演可以決定的。 為什麼《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今天搞成這樣,有人會說歌隊比較好看? 我如果做一齣戲,觀眾看完跟我說:喜歡我的歌隊。 我想我會回家偷偷掉淚吧。 為什麼二十多年前《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形式這麼新穎, 卻可以風靡全台? 觀眾不需要,也沒必要知道一堆知識,才能欣賞一齣戲, 至少《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沒有帶給觀眾形式的包袱, 而《台北爸爸,紐約媽媽》的包袱卻太重了。 : 就跟讀詩一樣 : 喜歡的人愛得很 : 不讀詩的人多半都是因為看不懂 : 想看寫實的戲就不要選擇黎導的作品 : 如果選了黎導的戲 : 重點也不適合放在對話與劇情 : 而是畫面與氛圍 : 黎導的歌隊演員跟一般的不同 : 他們是意象,呼應著主要角色 : 所以其實我反而覺得好看的是這些歌隊 : 所以,想通了之後 : 我就不太在乎是否看得懂這個故事了 : 這大概是面對黎導的作品時我會抱持的心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75.181.131.165
fanuki:說得好!不過我覺得《暴風雨》有點糟糕 02/26 12:01
petit46:說的好!尤其是歌隊那邊XD 02/26 22:13
feulan:同意這個說法!! 02/28 16:00
alicezzz:推"導演的責任就是帶領觀眾進入那種美的沈醉" 這篇說的真 02/29 21:55
alicezzz:好:D 02/29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