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灣劇場界 上海耕耘有成 2012-04-26 01:15 中國時報 【汪宜儒/上海報導】  上海的壹戲劇大賞邁入第三年,是頗受矚目的新興戲劇獎項,由上海靜安區政府支 持、現代戲劇谷主辦,朝「華文東尼獎」的目標邁進。壹戲劇大賞的評選範圍鎖定當年度 曾在上海地區演出的所有戲劇,評選過程結合專家、主流媒體與觀眾的三方票選,因此很 能反應每年度的市場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演員與團隊今年表現特別搶眼,在壹戲劇大賞十一個大獎中入 圍九項,最後抱回三大獎,包括最佳男主角金士傑(果陀《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最 佳女主角劉若英(香港導演林奕華的《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年度新銳導演李宗 熹(《守歲》)。另外,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獲得戲劇精神傳承獎的特別獎項。  這個結果反映出台灣戲劇工作者近年積極耕耘中國市場的印跡與成績,也表現出上 海市場對於台灣戲劇的接受程度。  上海地區經濟發展得早且好,當地政府在推行經濟政策之外,近年也將發展重心轉 往文化,各類的交流活動、演出場地的興建、培育人才等,都表現出發展文化的企圖,也 因此有了現代戲劇谷的成立與壹戲劇大賞。靜安區位於上海市中心,不僅金融機構集中, 學校與大小劇場的密度又特別高,因此主導了這系列活動。  現代戲劇谷藝術總監、前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榮廣潤表示,上海地區的觀眾多是白領 階級,知識水平高,接受度也高,更喜歡靈活多變的題材。「台灣的劇場發展得早,環境 也自由,表現活躍又靈活,好的作品不僅有外觀、舞美效果,也具內涵、哲思,因此很受 歡迎。」加上去年就有屏風、果陀、台灣戲劇表演家等團隊積極前往上海演出,能見度高 ,入圍狀況好。  不過,值得台灣劇團思考的是,一部作品在上海成功,未必能複製到其他城市。目 前中國有規模的戲劇市場有上海、北京、深圳、成都與長沙五地。其中經濟發展最好,文 化活動推行得也算早的上海雖具指標意義,但城市住民的結構、經濟能力與看戲慣性,仍 有變數。以中國現代劇團的狀況舉例,在上海火紅、每齣戲都賣座的上海話劇院導演何念 ,就未必能將每部作品帶往北京演出,而在北京開創先鋒實驗風潮的孟京輝,也是在上海 耕耘了多年才稍有名氣與成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6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