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BROADWAY 看板 #1FdYUvob ]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6/112012043000334.html 2012-04-30 01:11 旺報 【特派記者林采韻/上海報導】 由亞洲聯創公司製作的《媽媽咪呀!》中文版,去年成功巡迴大陸兩百場,今年再接再厲 ,8月17日《貓》中文版上海大劇院首演,亞洲聯創總經理田元指出,未來3年將陸續完成 《真善美》、《歌劇魅影》和《悲慘世界》的中文版,在培養在地人才之餘,也會大力網 羅台灣演出以及技術人才跨海參與。  亞洲聯創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和韓國CJ集團共同成立,處女作 《媽媽咪呀!》在大陸叫好叫座,日前一舉拿下上海「壹戲劇大賞」年度大戲和最佳製作 人,重慶、西安和武漢的巡演也將啟動。  演、唱、跳 缺一不可  《媽媽咪呀!》光芒未褪,《貓》中文版的演員招募進入最後階段,目前除了「搖 滾貓」和「劇院貓」尚未找到合適人員,其餘角色已定。  《貓》是亞洲聯創和英國音樂劇巨擘安德魯.洛伊─韋伯旗下真正好公司的首次合 作,之前《貓》在亞洲已有日、韓文等版本。田元強調,與真正好的合作從《貓》開始而 非知名度更高的《歌劇魅影》,因為這是真正好授權海外版權時的硬性規定。  《貓》相較於《媽媽咪呀!》對於亞洲聯創挑戰更大,《貓》公認是最能代表音樂 劇「三位一體」精神的重要劇碼,每位演員演、唱、跳三者缺一不可。田元承認選角是大 工程,上階段570人報名合乎條件的109人,最後33人入選。  台灣舞台技術受重視  田元分析,參選演員,不乏到國外學習的「海歸派」,更多是大陸各地音樂劇系的 學生,依她觀察音樂劇系培養出來的人才,目前尚無法完全符合所需,問題包括老師的觀 念、教授的內容以及是否與國外接軌等。  田元特別提到,台灣自製音樂劇的經驗比大陸來得早,當時製作《媽媽咪呀!》借 重許多台灣的舞台技術人員,劇中飾演女兒蘇菲的張芳瑜和父親的曾慧誠也是來自台灣, 目前《貓》也錄取兩位台灣演員。  近年大陸吹起音樂劇製作的潮流,田元認為從百老匯音樂劇中文版下手,是亞洲聯 創投入自創音樂劇的先聲。她強調音樂劇就是商業劇場,要成功必需以產業思考,若只是 當作項目在經營,成功機率不高。  田元指出,亞洲聯創下一階段,可能成立劇團,也有經營劇院的想法。依據北京「 十二五」的規畫,計畫在天橋演藝區建蓋劇場群,目前亞洲聯創也以協同身分參與。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20.128.63.106 (04/30 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