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ram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刊載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以下文章轉貼自中時電子報,網址:http://ppt.cc/geHI ======================================= 《人間好文》用身體說故事(3) 中國時報 李國修/口述 黃致凱/整理 ⊙圖片提供/屏風表演班 2013年05月15日 05:39 我期許自己所呈現出來的角色是「兩千三百萬加一」,也就是說這個角色,大家過去都不 曾見過,而是透過我的創造,賦予角色獨特的形體與性格,讓大家相信原來台灣有這麼樣 的一個人。我根本不覺得自己在表演,我覺得我已經活在我創造的角色裡了。 生活常見,舞台不常見 1993年年底,我因緣際會看了一卷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經典話劇《茶館》的錄影帶。觀賞 完之後,我對飾演王掌櫃的于是之驚艷不已,崇拜莫名。他舉手投足間自然流暢,完全體 現了史坦尼的方法演技,我甚至可以說,于是之根本就沒在表演,他只是在舞台上呈現了 角色的生活狀態。看了于是之的精湛表演,讓我意識到自己對於表演的認知不足,我仍舊 沒有跨越劇場和真實生活之間的界線。 曾與屏風合作過《半里長城》的演員劉德凱,某一天特別給了我一篇于是之在工人體育場 的演講稿,其中有兩個觀念讓我大表贊同。其一,好的表演是「生活常見,舞台不常見, 而將之呈現」。那麼我們應該先反問:什麼是「舞台常見」的表演呢?對我而言,「舞台 常見」的表演即所謂的「通俗表演」,我列舉幾個常見的表演方式: 1.貼春聯:講話激動時,雙手攤開,並且對襯。 2.我指我:講到自己時,一定要用大拇指比自己,或是拍胸脯;講到「你」這個字時,一 定要用手指頭指對方,在憤怒的時候尤其如此。 3.釘釘子:沒有台詞或導演沒有給走位,就站在原地,連重心都不敢移動,好像腳被釘在 地上。 4.變蝴蝶:為了不背台,而在行進中出現不合人體慣性的轉身(超過180度),並且永遠 用正面迎向觀眾,彷彿自己是蝴蝶,有對隱形的美麗翅膀。 5.看手錶:只要在等人,就一定要看手錶,不然觀眾會不知道我在等人。 6.打哈欠:當角色表現疲憊的時候,一定要打哈欠。 7.海浪:講台詞的節奏太規律,就像海浪一波又一波。 8.灌鉛:當角色難過的時候,用一個沉重語調講完整段對白,從頭悲到底。 9.語前虛字:叫人之前,會加一個「ㄟˋ」。例如:「ㄟˋ,你幫我倒一杯水」「ㄟˋ, 你怎麼可以這麼對他!」 以上都是舞台上常見的通俗表演,這不是行不通,而是脫離現實生活。我們在生活中其實 很少做出對襯的手勢或是站姿,除了拘謹的演講者,各位可以當下檢查一下,你在看這篇 文章時,你有「貼春聯」嗎?如果生活中不是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在舞台上「貼春聯」呢 ?再舉例來說,我們在生活中疲憊時,會有很多癥狀,例如腰酸、脖子很緊、眼睛很乾等 ,為何一到了舞台上就只會「打哈欠」了。再來,我們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一定是用「灌 鉛」的悲傷情緒來表達嗎?很多時候我們反倒是四兩撥千斤,將自己不幸的遭遇在談笑間 帶過,不是嗎? 于是之所提出的「生活常見,舞台不常見,而將之呈現」言簡意賅地說出我對表演的看法 。這個論點強調的是,從真實的生活中尋找經驗,而非憑空捏造,讓觀眾感覺到舞台上的 表演不僅貼近生活,且細膩真實。例如我觀察到:在真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充滿許多小病 痛,為什麼舞台上的角色總是這麼健康呢?於是我在紀蔚然編劇的《也無風也無雨》裡, 就設定我飾演的大哥和林美秀飾演的大嫂都有吃成藥的習慣:先把藥放進嘴裡,然後喝一 口水,頭再往後一仰,把藥丸吞進肚裡。就是這個「生活常見,舞台不常見」的戲劇動作 ,讓我在舞台上的角色表達更為自然、自在。 尋找類型,而非典型 于是之第二個讓我受用的表演觀念是「尋找類型,而非典型」。這也和我多年來對角色創 造的想法不謀而合:演員在做功課的時候,不要一味的模仿別人已經創造出來的角色,或 是模仿戲劇中既定的人物形象,因為你模仿得再像,也只是複製,並沒有突破性的創造。 我們不能只參考「典型」,應該要廣泛地尋找「類型」,例如我今天要飾演一個黑道大哥 ,我就不能只參考《教父》裡馬龍白蘭度所詮釋的黑手黨老大,因為那已經是他創造出的 經典角色。我應該要去做更多的資料蒐集,從形形色色黑道兄弟中,找出幾個不同的類型 ,再加上我個人的特質,重新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角色。例如我在《徵婚啟事》裡,就創造 了一個口音獨特、走路歪著脖子(我設定他脖子曾被砍一刀),內心自大無比的黑道大哥 。我內心對自己的期許是,我創造出來的這個角色不能只是台灣人中的「兩千三百萬分之 一」。因為「兩千三百萬分之一」代表的是,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當中,真的有這樣的人 ,而我準確地「重現」了這個人物樣貌。但是這樣的表演只能算是「複製」,並未能創造 出角色獨特的生命。 我期許自己所呈現出來的角色是「兩千三百萬加一」,也就是說這個角色,大家過去都不 曾見過,而是透過我的創造,賦予角色獨特的形體與性格,讓大家相信原來台灣有這麼樣 的一個人。若把我自己的想法,融入于是之的表演意見,可以用這麼一句話來表達:「尋 找類型,而非典型,再將之創造為新的典型」。我在《西出陽關》中飾演一個叫做老齊的 老兵,就是往這個方向去努力。當時兩個老太太在看完戲後,評論我的表演,其中一個說 :「李國修好像那個老兵喔」,另一個說:「什麼好像?他根本就是」。的確,我自己在 舞台上飾演老齊的時候,我根本不覺得自己在表演,我覺得我已經活在我創造的角色裡了 。 表演訓練 接觸表演這四十年間裡,我不斷地累積作品,每一齣戲面對全新的角色創作,我都試圖讓 自己歸零;演出後,我會做自我檢討與反省,希望能找到角色最精準的表達方式。我從來 不做筆記,也從來沒有表演講義,我是從實戰的演練中,慢慢建立自己的一套表演模式。 2000年台北藝術大學邀請我到戲劇系開設「導演專題」,讓我剛好經由教課的機會,把自 己過去累積的表演經驗,結合論述與實務操作,成為一門專業的戲劇課程。之後,我陸續 受邀到台大戲劇系、靜宜大學中文系、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開設編劇、導演、表 演等專業課程。 在第一堂課,我都會先跟學生分享我對戲劇的認知:「戲,是扮演。劇,是故事。在一個 虛構的故事裡,角色真實而真情的扮演謂之『戲劇』。」我建議同學閱讀劇本的時候先把 戲劇理論的名詞拋諸腦後,我們應該要先深入了解、體會角色的真實情感,到底他們經歷 了什麼?在看到劇中角色的遭遇時,你能否投射自身的成長經驗?這就是所謂的「感性讀 劇」。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即便劇本有不合情理邏輯的地方也先忽略,務必讓自己找到 對劇本最原始的感動,然後把這個感動的點記下來。接下來才進入到「理性讀劇」,開始 提出對劇本的疑問,包含角色設定、時空設定、甚至台詞中的專有名詞都必須要弄得一清 二楚。第三階段才進入到「文本解讀」,拆解劇本的主題子題,解讀出劇作家的思想。 我要求學生對劇本有完整的認識後,才進入到「角色七大作業」。「角色七大作業」這個 概念源自史坦尼的寫實表演體系,以及李‧史特拉斯堡「方法演技」中的一些觀念,再加 上我個人對表演的一些見解: 1.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了解角色在進入該場次之前,經歷了什麼事?他是帶著 什麼樣的情緒進入到這一場的?他的下一步行動又是什麼? 2.這場戲我長什麼樣子?──年齡、身心理狀態、穿著打扮、疾病、天氣、溫度等。 3.把不懂的字記下來。──找出劇本中讓你困惑不解的敘述文字,例如物件、時空背景、 身分職業、事件畫面等,將困惑解除,以建構角色完整的畫面與記憶。 4.劇中別人對我的批評──列出在別的角色口中,對自己個性行為的敘述。 5.劇中自己對自己的批評──自己認為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自己的內在特質為何? 6.尋找動機、段落、轉折──由角色的處境和心境,在台詞中切割出不同的段落,清楚地 知道每個轉折的動機為何? 7.角色自傳──為角色寫一篇自傳,設定他的成長過程、人際關係,並寫出影響他人格發 展最關鍵的一件事。(3)(待續?) --                 唔?      o(一︿一+)o   http://blog.xuite.net/ringfan/dram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7.147.38.187
tuhsiaofu:我喜歡這篇 05/15 12:18
hwahwa85:感謝 05/15 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