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rmed (奚我后 其后來蘇)》之銘言: : ※ 引述《panzerleader (羅季姆采夫師長)》之銘言: : 以蘇聯奇爛無比的汽車工業絕對無法生出足夠的車輛,問題是 : 你又忘記了這時蘇聯已經拿下了整個德國與法國,你自己也承認 : 美國至少要兩年才能反攻. : 請問加上德國與法國相比之下沒那麼爛的汽車工業,可不可以 : 填補這幾十萬輛卡車的差距? ^^^^^^^^^^^^^^^^^^^^^^^^ 不行,你想太多了 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美國人二戰的生產力 以及亙二戰期間德法兩國的總汽車生產量看看 然後別忘了這些東西已經又在二戰中被美國人炸過一遍了 美國要動員,你也要恢復這些工廠的生產量 我想不用幻想說美國動員的速度比蘇聯復工生產汽車還生幾十萬輛還更慢吧 如果時間是1960年我想可能二戰時美軍積累的人力物力都不能再算數了 但是在1950-51年,二戰打完才五六年年,這些人力跟東西要動員很快 (只需要一個藉口讓美國鄉民爆走而已,蘇聯發動歐洲大戰會是一個不錯的藉口) 而且在你蘇聯侵攻歐洲的同時,這些德法工廠還會繼續被美國空軍炸 在此同時你偏偏炸不到美國人的生產線 甚至在195x年的時點你也威脅不了美歐的海上交通線 比生產沒有人比得上美國變態的 一個國家的物資生產能力,在五六年以前可以支援整個二戰的反軸心國戰線 絕無可能五六年內被『已經死了幾千萬青壯的蘇聯』+『殘破的歐洲』幹掉的 蘇聯的師傅都是美國人 : : 其他美援物資的話..... : : 沒有美援鋼材與飛機材料 : : 蘇聯的坦克與飛機產量不會那麼高 : : 朱可夫本人就承認過這點 : 同上,現在有德援與法援的物資來填補這個空隙. : 算一筆帳給你,看一下你可能的鋼產量大概有多少? :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419/14/11/8_1.html : 1950年:美國8785萬噸,蘇聯2733萬噸,英國1655萬噸, : http://www.gxjmw.gov.cn/2007/waiguogongye/080623-3.html : 德國在1945年5月戰敗時,連同佔領區的鋼產量約為6700萬噸. : 假如把以上這幾個數據加總以後,1950年英美的鋼總產量,大約是 : 10440萬噸,蘇聯+歐洲的鋼總產量是9433萬噸. : 美英只贏歐陸5%而已,這算麼優勢? 算什麼優勢? 嗯,你在算總鋼產量的時後,不要忘了汽車戰車並不是直接由煉鋼廠開出來的 亙二戰期間美國援蘇物資據稱佔蘇聯二戰總軍工生產的11趴,這是用價格算出來的 看似比例不高,但裡面有相當的貴金屬、精鍊金屬等等精鍊原物料 甚至包括作子彈砲彈用的黃銅! 不說別的,T-34最出名就是那顆鋁合金引擎 您不妨查一下二戰期間作引擎原料用的鋁錠又都是那裡來的,大半又都是美國人給的 鋁合金一向是老美的拿手好戲 ....要作戰車、汽車,需要的不僅僅是鋼鐵而已 1950年美國有現成的汽車生產線隨時可以改生產軍車,蘇聯沒有 再說了, 蘇聯二戰期間也進口了大量的美國鐵軌、火車頭、火車廂這種看似沒啥了不起的東西 這些東西我不確定有沒有計算在那11趴之內 .......鋼產量真的不代表什麼,打仗又不是比鋼筋生產 : : 第二 : : 一旦美國進入戰爭體制 : : 生產雪曼與M26的速度快得驚人 : : 表面上來看 : : 美國的裝甲力量似乎不足反攻 : : 但它的生產潛力 : : 恐怖無比 : : 在一兩年內即可生產一支超強機械化大軍 : : 反攻歐陸 : 那也得看有沒有那麼多鋼材,生產潛力恐怖無比,先問問美國是否願意 : 為了打垮歐洲的共產黨實施軍事共產主義? 並不需要軍事共產主義阿 照樣走市場機制向現有的民間廠商定貨就好了 波音又不是指作軍機生意的 建立在『戰火永遠燒不到自家』的基礎上 打仗對美國工業一向是賺錢的機會,閣下好像忘了這回事 : : 第三 : : 美國空軍能夠在一年內 : : 拔光蘇聯空軍的牙齒 : 你又沒有把整個歐洲的資源都加在蘇聯這邊,但是這是你要反攻歐洲之前 : 必定要遭逢的局勢. 歐洲資源跟蘇聯資源,在戰亂中肯定不會一加一等於二 會不會跟日本進滿州一樣倒賠都還得看看運氣 : 能不能告訴我,美國空軍能夠在一年內拔光蘇聯空軍的牙齒,有甚麼依據? : 雙方鋼的總產量就已經差很小了,美國還想要在陸海空三軍都居於壓倒性 : 優勢唷? 鋼產量不代表什麼,period,你不是拿鋼筋在戰場上打仗 : : 接著蘇聯裝甲部隊機動性必大受影響 : : 一旦蘇聯無法及時集結足夠裝甲武力 : : 盟軍登陸就沒多大問題 : 他把裝甲部隊平時就沿大西洋岸配置就好,你當他會呆到戰前才從烏克蘭 : 開過來? 分散部署有分散部署的好處 但是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你分散部署代表你有一大堆分散的補給點線 然後美軍的B-26飛行員就會很高興 朝戰場礙於地形搞不太起來的絞殺戰,現在可以大搞特搞了 : 你講空軍我就要講海軍了,蘇聯與其盟國不需要養一隻強大的海軍與船隊 : 以保障控制並遂行大西洋上的運輸.英美方面卻要,也就是說蘇聯的資源可以 : 全部用於陸軍與空軍,英美還得用於製造大量的船艦. 請記住: 英美不需要『建造』大量的船艦,他已經有了 大量的擺在費城、布雷米頓、佛羅里達...等地的inactive ship yard 舉個例子,二戰結束後老美有99條各式航艦, 包含20+條的正規艦隊航艦,以及70+條的輕航艦、護衛航艦 1950年時並沒有全部拆完 至於那些運貨用的自由輪xx輪,自己猜猜有多少,運輸船團是現成的 英美都是天生的航海國家,航海人員跟能量是天生具有的 只需要復員、徵召而已 復員徵召需要時間,所以我說在麥帥野望的時點美軍並沒有這個兵力 但真要拉起來也不會真的很久 這段時間夠不夠讓蘇聯從東德衝到諾曼地都是問題, 別忘了歐陸也是有美國駐軍的,而且素質比他們在朝鮮的同行好很多 一個例子,1950年韓戰開打時整個亞洲美國陸軍一台雪曼也沒有 於是下令到太平洋各處收集廢鐵重造 在釜山防衛圈形成時就緊急重造出一個營配合若干巴頓戰車投入戰場擋住北韓攻勢 這中間,花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而且重造的地點是在東京一個日軍兵工廠,還不是美國本土 而且你也知道這個並不是在全面動員的狀況下的速度 : 所以雪曼與M26除非可以用木頭作,否則到時很可能是美國生產一輛雪曼, : 蘇聯與歐陸就可以生產2部T-34甚至T-54. : 盟軍登陸就沒多大問題?登陸後有沒有陷於膠著甚至差點被打下去的紀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109.215 ※ 編輯: roxinnccu 來自: 61.217.109.215 (12/02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