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ummy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vanYang (EvanYang)》之銘言: : 單回應壟斷這個話題 : 現實商場上,壟斷太難了。假設我是NB代工廠A,市場中還 : 另外有4家代工廠BCDE。我們5家聯合起來壟斷代工市場,說 : 好這一季開始,代工的毛利從5%調回30%,將成本轉嫁給品牌 : 廠。看似下一季開始,代工出頭天,結果會是? : 誰先落跑誰先賺,死守團結的廠商會先倒。當BCDE還傻傻的 : 跟品牌廠報30%的價時,我只是提出7%就好,多賺2%的價,我 : 就可以搶到BCDE的單了,Oh~Ya : 假使ABCDE都傻傻的不偷跑,品牌廠也可以個個擊破,例如開 : 出10%的單,有沒有人要阿,可以私私下唷。揪瞇~ : 自由市場下,市場是有效率的。如果壟斷行為這麼不常發生, : 這表示著壟斷根本是特殊案例,廠商之間廝殺到死才符合效率 壟斷或寡佔不是特殊案例, 事實上,在全球化時代來臨之前, 壟斷或寡佔是所有業種的常態。 不要看靠法規限制產生的壟斷, 比如說台灣島內的泡麵好了, 你看品牌品項百百款, 其實現在只有四間泡麵公司存活, 將全島所有泡麵市場給寡佔了, 這個原因是品牌效應。 又比如說有線電視系統商好了, 不管你一區發出幾張執照, 最後一定是一區只剩一間, 因為要鋪設路網,間數越少總投資額就越少, 這個原因是規模經濟。 又比如說玻璃業, 現在台玻佔台灣總體市場超過70%, 只有LCD面板之類的特殊玻璃有競爭者, 其他一般玻璃都沒有競爭者了, 這個原因是運費高昂, 外地商品無法進口來競爭。 又比如說全球鐵礦沙, 有七成的礦山產能被三間公司給控制, 他們寡佔整個市場,擁有定價權, 這是因為佔據稀有資源。 現代的壟斷性產業少, 是因為現在運費遠比三十年前降低, 加上全球化資訊流通, 很多外國品牌可以快速取得本地的品牌效果, 進口來銷售其運費與時效也比較合算。 而且台灣是小小島國,小型經濟體, 銷售網路的布建成本也很低廉。 歷史上大部份的時期,都不是這樣的, 一地的每一項產業, 往往是世世代代壟斷或寡佔經營。 當然,寡佔之下一樣會有競爭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11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