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Aserie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下面大概要算是有雷.... 不過歷史劇如果有雷大概早就被雷光了XD 自從兩三年前看完<<羅馬的榮耀>>之後 就一直覺得HBO大概做不出比這齣更好的古裝劇了 直到真的看了HBO(應該說是SHOWTIME)出的<<都鐸王朝>> 才發現似乎不能這樣比的 <<都鐸王朝>>在歷史考究的層面上備受批評 然而, 考量到戲劇的娛樂性, 改編成連續劇的同時增刪史實 應該算是可接受的 (何況收視率通常與露幾點&好笑的程度成正比啊!) 一齣歷史劇必須要能兼顧大時代的框架 同時又必須把每一個人物之間的互動堆疊以貫串劇情, 又得不流於說書的平鋪直敘 由此看來若要完全忠於史實, 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撇開當中比較露骨的情節, 我想那只是為了娛樂觀眾的陪襯 目前看到第二季的感想是, 這部劇可以做到這樣真是很不容易 也算是從正史所不會記錄的角度, 去看一個時代轉輪改變之後 可能被遺忘的角落 例如說正史可能提到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但不太可能仔細交代亨利八世之所以這麼做的詳細理由 我們讀歷史的時候, 多半是從一個更大的框架去看的 亨利八世脫離羅馬教廷創立英國國教, 只是宗教改革以及英國邁向現代化議會政治的一環 然而究竟是什麼力量驅使一個君權神授的國王 勇於去擺脫一個甚至是他的父親他的祖父都不敢抗逆的神權政治體系? Queen Catherine, 從小便被嫁到英國當童養媳的西班牙公主 如何以外交的,政治的手段, 試圖挽救她頻死的婚姻? 不可一世的紅衣主教Wolsey, 如何從一個總攬外交政治經濟宗教的重臣 卻因為一門無法完成的離婚訴訟, 瞬間被貶逐, 被流放到偏遠的York教區, 並且永遠失去了重返宮廷掌權的希望? 一個以馬丁路德為首, 主張以方言誦讀聖經, 廢除繁文縟節, 不必透過教會, 個人就能直接與上帝接觸而得救的秘密宗教 如何在舊天主教廷勢力的迫害下茁壯, 滲透到王國的權力中樞? 一個傳統的, 以拉丁文做為溝通語言的神權政體 在黑暗的中世紀過後, 是如何漸漸地喪失了影響力, 喪失成千上萬的信徒, 隨著封建制度的衰頹與民族國家的興起, 退出了政治的舞台. 為了挽救即將傾倒的神權, 以教廷為首的保守派, 願意付出什麼, 犧牲什麼以保全他們的信仰? 更有甚的, 是這齣劇點出了許多我們讀史的時候 很難想像到的細節 -Catherine of Argon與Ann Boleyn兩個爭奪亨利八世的女人 彼此是否見過面?她們見面時是怎麼互動的? -Queen Catherine of Argon用什麼態度面對她的婚姻危機? 從小便被遠嫁異國的她, 唯一擁有的就只有婚姻, 她的青春年華都給了都鐸王室 她要如何捍衛那些之所以使她成為她的東西? -面對亨利八世的追求, 原本心有所屬的Ann, 如何從排斥父親的安排, 到最後勇於接受她的命運並因此被送上了斷頭台? -Ann Boleyn的父親, 如何勸說她的女兒為了家族的利益放棄愛情 將自己的女兒送入宮廷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 -16世紀曾經在英國大流行多次的熱汗病, 是否也入侵過倫敦城裡? 致命的瘟疫在城市裡流傳著, 但什麼才是比瘟疫更可怕的東西? -寫出<烏托邦>一書的Thomas More, 篤信羅馬教廷所代表神權的權威性 由權傾一時的主教Wolsey提拔, 成為年輕國王的好友. Wolsey勢力垮台之後, 繼任的他, 如何試圖將蔓延的新教勢力斬草除根, 儘管對國王忠心耿耿, 最後卻因與國王的利益相左而人頭落地? -名為馬基維利的義大利人所寫的書: <君王論> 他的觀念如何影響著一個年輕的英國君王的成長與認同? 進而推動了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 並加速了羅馬教廷的政治勢力在歐洲的瓦解? 這些正史可能不會去細究的, 看似trivial的細節 正是這齣<<都鐸王朝>>所賴以為基礎的, 並以此建構出一個對於歷史的全新詮釋: 現代世界形成之前是什麼樣子? 的確, 可能有些地方考究的不甚仔細 但<<都鐸王朝>>的確描繪了一個16世紀初的時代景象 --卑微的, 受貧病疾苦折磨的平民百姓 --以聖經戒律自守的保守知識階級, 如Thomas More --干預政治, 聚斂財富而暴富的地區主教 --文藝復興後的音樂, 藝術, 與新的遊樂方式, 還有奢靡淫逸的貴族 --當時重商主義政策下, 所產生的新興中產階級, 正迅速地瓦解舊有的貴族勢力 --一個年輕的, 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國王, 如何成長為一個暴君 一場離婚風暴, 背後所潛藏的種種意識型態上的爭議... 政治的, 外交的, 私利的, 神學的.... 篤信羅馬教廷的 Queen Catherine of Aragon.. 與 傾向新教改革一派的 Ann Boleyn... 兩個身不由自主的女性, 在愛情與婚姻的漩渦中無法自由 甚至是之後的Jane Seymour... 還有一個為了自身私欲而迷失, 最後卻在舊教與新派中搖擺不定的國王 然而最後, 無論是誰, 都成了時代巨輪的犧牲者..... -- 一點小小的心得...看到沒人討論就來獻醜一下 希望之後第四季推出後能常常看到大家的討論:) 另外就是片頭真的是太驚人啦..... 我個人大概看了40遍以上...不, 大概有50遍吧....orz 去造訪了那位配樂家的網站, 才發現The Tudors的主題曲在2007年的EMMY有得過獎, 眼光相當的不錯啊!!! (竊喜) 附上這位作曲家的網站給大家: http://www.trevormorris.com/home.html 有他除了the Tudors配樂之外的其他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0
giwdul3883:好文 被你寫得很想看XD 01/24 15:40
yhushyuan:我是去年HBO播才開始接觸Tudors,本來覺得很淫亂想棄追 01/24 17:40
yhushyuan:但後來仔細品嚐,才覺得是部好戲,過往正史戲較未著墨的 01/24 17:42
yhushyuan:部分,這戲以不同角度去詮釋這段教科書曾提到的歷史 01/24 17:43
yhushyuan:講究的華麗場景和服裝打扮也很值得稱讚,很精緻的影集 01/24 17:45
mrhalliwell:大推 真的不錯 但在第二季之後就有點覺得無力了 01/24 18:18
mrhalliwell:第一季相當不錯 但我記得劇中wolsey跟史實好像有 01/24 18:19
mrhalliwell:不一樣 Wolsey 應該不是那樣死去的吧? 01/24 18:19
mrhalliwell:另外就是 AnnBoleyn聽說也沒有這麼美 劇中找了正妹 01/24 18:21
mrhalliwell:至少我覺得很有風格的長相 史實聽說是除非用了巫術 01/24 18:22
mrhalliwell:否則不可能得到享利八世的心 的那種長相 XD 01/24 18:22
mrhalliwell:個人則是認為Queen要上斷頭台那幾集 是最高潮的地方 01/24 18:23
mrhalliwell:想當時在看的時侯,整個起雞皮疙瘩 01/24 18:24
ncyc:用巫術魅惑君王是中世紀歐洲庶民貴族抨擊君王情婦的必備理由 01/24 18:41
conective:據說AnnBoleyn在當時的審美觀不算是美女 01/24 18:44
conective:無怪乎亨利會用這種理由 只能說柏林一家囂張沒落魄的久 01/24 18:47
conective:除了Ann個人魅力以外 子嗣問題才是亨利另尋新歡的原因吧 01/24 18:49
aakk:你的文章寫的很感性啦!不過這部戲更多的是在講權力慾與肉慾 01/24 20:29
aakk:話說回來有件事我一直搞不懂,當時有這麼流行皮衣嗎?連貴族 01/24 20:30
aakk:穿的都是皮衣耶!不是都流行法式衣著嗎? 01/24 20:30
mtyc:這部戲原本就不是走考究路線的,或許為了增加對年輕觀眾的吸y 01/24 23:13
mtyc:引力,穿著甚至演員的外型都是以現代時尚作為出發點的,像亨 01/24 23:14
mtyc:利八世是180的金髮肌肉男xp,跟男主角就差很多啦.. 01/24 23:15
conective:同意 要說考究的話 亨利腳受傷之後應該要暴肥XDDDD 01/25 00:04
※ 編輯: lemondrink 來自: 140.112.218.19 (01/25 13:10)
lemondrink:其實我也對衣著部分滿好奇的, 不得不說這齣劇在衣著 01/25 13:11
lemondrink:下了很大功夫啊! 但16世紀的紡織技術不知如何就是了~ 01/25 13:11
editors:這個網站的音樂好棒唷~~文也寫的很棒唷 01/29 19:55
Andres:誰幫我解下那個獨眼的Francis是怎麼出現我有點看不懂 03/24 23:35
post01: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www.94istudy.com 07/24 12:11
alterego:推這篇 10/28 15:50
Kavana:Anne Boelyn的畫像看起來不錯啊 我覺得不比演她的演員差 07/23 15:57
Kavana:更何況情人眼裡出西施 重點是她又很有手段 07/23 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