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conom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ozami (不用在意 偷笑就好)》之銘言: : ※ 引述《soun (峰兒)》之銘言: : 謝謝您的解說^^ : : 這樣子的看法真奇特,挺新鮮。 : : 我的看法是這樣:資本帳是外資流入減去本國資金流出的淨額。外資的流入 : : 是外國人持有本國債券(或是股票)。本國資金的流出是本國人購買外國的債券 : : (或是股票)。模型理假定沒有股票市場,只有債券市場,因此資本帳所顯示就是 : : 外國人和本國人持有外國債券和本國債券的行為紀錄。持有本國債券的報酬率是 : : 本國利率R;持有外國債券的報酬率是外國利率R*加上本國貨幣的預期貶值率 : : (Ee-E)/E,(E是匯率,Ee是預期匯率),假如本國人和外國人將本國債券與外國 : : 債券視為毛替代,那麼,本國債券和外國債券的相對報酬率R-R*-(Ee-E)/E提高 : 請問何為毛替代 我也不懂毛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因為經濟學家以某商品的相關物品價格上升,使商品需求量增加,稱為毛替代。 但是理論上有瑕疵,所以Hicks另外用淨替代的定義來分析這樣的關係。這只是 定義上的問題,而我文中定義的替代關係就是毛替代,假如你要了解當中的定義 有何不同,就請你翻一下個體經濟學教科書,找介紹Slutsky方程式的章節,通常 會在裡面找到。 : : 就會使本國人民和外國人民多持有本國債券而少持有外國債券,而使資本淨流入 : : 增加。在Fleming模型裡設定民眾對匯率的預期為靜態預期,因此(Ee-E)/E=0。 : : 資本淨流入就成為R-R*的增函數。當R-R*變動一單位所引發資金淨流入量就被視為 : : 資本移動程度。假如資金淨流入量大者稱之為資本移動程度大;資金淨流入量小 : : 者稱之為資本移動程度小。當資本移動程度大時,BP線會比較平坦;資本移動小 : : 者,BP線會比較陡。所以光從BP曲線的斜率就能區分資本移動程度的大小。 : : Fleming模型將LM線斜率小於BP線斜率則稱之為"資本移動程度相對較小", : : 我的解釋是:隨著產出的增加,貨幣市場需要提高利率,減少投機動機的貨幣需求, : : (用在購買本國債券上),才能恢復均衡;而產出增加,國際收支需要提高利率,增 : : 加資本淨流入(購買本國債券),才能恢復平衡。當LM線斜率小於BP線斜率,這兩條 : : 線相交點的右方表示利率要升得夠高,才能吸引足夠本國債券,達成 : : 國際收支平衡,相對於貨幣市場。就貨幣市場來說,利率只要升一些,就 : : 能放棄夠多的貨幣需求(放棄貨幣買本國債券),達成貨幣市場均衡。相較之下, : : 國際間的資本移動程度是相對小的。 : : 峰兒^^ : 您的意思是說 : 資本移動程度相對較小 : 是相對於"貨幣市場"而言 : 但是為何當LM線斜率小於BP線斜率時 : 就能夠保證"資本帳改變的的程度小於經常帳改變的程度 : 並藉此來判斷擴張性財政政策會導致國際收支改善還是惡化呢? : (p.244) : 不懂其中的關連~~~ 這樣的關聯很容易想,因為有完全沖銷措施的固定匯率的總體經濟均衡,會落在 IS-LM兩線的交叉點,那表示商品和貨幣市場同時保持均衡。當LM線斜率小於BP線 斜率時,擴張性財政政策使產出增加,一定使貨幣市場和國際收支失衡。當新的總體 經濟均衡產生,必然又落在IS-LM交叉點(貨幣市場恢復均衡),新均衡利率一定無法吸 引足夠的外資讓國際收支保持平衡(也就是IS-LM交點一定處於BP線下方),在這種情況 下,擴張性財政政策,會使國際收支惡化。 峰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146.133 ※ 編輯: soun 來自: 219.68.146.133 (06/29 13:39)
ozami:感謝^^ 218.161.3.63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