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conom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舉日本手機產業的例子,是想要說明:內需市場並不見得能帶出商品在世界的競爭力 : 至少目前成功的例子,諸如iphone、日本的遊戲主機與遊戲產業 : 都是在 日本和美國本身對該產品有極端巨大的市場需求 的前提之下所開發的產品 : 而即使手機內需如此龐大的日本市場,也無法使日本手機具有國際競爭力 : (日本手機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很差的,硬體性能雖強但導致售價昂貴,而且軟體部分差) : 我認為,宏碁華碩這些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商 : 如果不以出口全球為目標下去設計開發產品,根本就無法生存吧。 先釐清一點,外銷導向本來就不是以本國市場為主。舉個小例子:像是 台灣不太過耶誕節,但是台灣量產外銷歐美在耶誕節要用的飾品、耶誕 樹、燈泡等等。 為何本國用不太到,但是我們卻量產千倍萬倍本國的產量,因為這就是 外銷,國外有需求,所以外銷滿足該需求。 反過來,那內需是怎麼一回事。內需是考量本國市場需求,客製化下的 產物,設計的源頭可以是特別滿足本國市場、進而因為熱賣而外銷(IPHONE) ,或者是有神人可以抓到內外銷市場同時需求強勁的殺手級產品。像是 window系列、IPHONE4、IPAD等等。 再繼續推論,如果該產業透過內需市場就足以生存,企業者有必要一定 要外銷嗎?他的策略不見得要走外銷,外銷要進行外銷市場投資,面對 更不熟悉的市場,準備的功夫不亞於以駕輕就熟的內需市場,廠商不見 得在內銷成功必然跟進外銷,畢竟那是另外一種風險。 : 但在亞洲金融風暴的時候,台幣那時候為何也被國際熱錢狙擊? : 台灣那時候用掉了十分之一的外匯存底耶,央行還使用心理戰術使得熱錢轉移目標 : 台幣無預警棄守,單日跌幅達3.5%,使得周邊國家蒙受更大的信心壓力 : 在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國際炒家馬上轉移目標至香港,隨後是韓國 : 兩者都受到極大的傷害。他們的犧牲使得台灣能在更少損失之下度過危機 : 但前提是國際炒家也知道台灣還有很多外匯存底,有軟柿子出現沒理由繼續吃硬的。 : 然後離題一下,看到維基百科上寫的:台灣在表面上沒受影響,實際上是把傷害壓住, :                  亞太金融危機對台灣的傷害約於2001年之後爆出。 : 是什麼意思呢?不太理解其中的關係。 當整個東亞都在貶值,台灣又不是東亞經濟的領頭羊,順著東亞一起 貶值不是壞事,最多是台灣體質好,不需要大幅度貶值,跟著貶就是 了。 台幣無預警棄守,那是不是表示著台幣有很一段時間一直守在某個價 位,但是他國沒有跟進力守,造成一來一往之間台幣過於強勢,反倒 吸引更多投機客(包含台灣自己人)跟央行對幹。後來守不住大貶, 台灣不是東亞領頭羊,要說造成東亞『蒙大』的壓力,我想過譽了啦 。 台灣在97風暴受創有限,一來是李登輝叫銀行去承接呆帳,97年埋下 的果,到2001年才爆炸,二來台灣外匯管制&外匯存底夠,央行就是 台幣市場最大作手,三來就是台灣體質不差,中小企業靈活度大。 : 謝謝提供竹科跟裕隆的歷史(筆記 : 不過政府投資航太與汽車業,應該還有國防、國家安全、基礎工業發展上的考量吧? : 並不是純為賺錢吧?基礎工業與農業,不能完全真空,就算賠錢也要留著一部分吧。 農業我持保留的態度,但是工業我就完全不認同。不賺錢的產業最好 都收掉,我們需要什麼就從國外進口就好。沒有什麼不可倒、國家競 爭力關鍵產業,這些口號往往造就企業專走政商關係,喝政府的奶水 ,吸台灣人的血,自己過的吃香喝辣不逸樂呼。 發展自身的強項,成為經濟上的小巨人。我們需要什麼,用買得就是 了。國防可以買、國家安全可以買、基礎工業當然更可以買,農業也 是可以買的啊。最慘的就是我們發展賠錢產業,造成我們一直填這塊 洞養活外國人,我們手頭的曼尼不夠,反倒是想買的都買不起...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51.51
kiwi780702:這一系列文看起來頗有FU阿~~@@ 感謝分享 11/14 12:09
nintendopppi:關於第一段,是建立於我第一篇回文:台灣有很多必需品 11/14 12:19
nintendopppi:是必須跟外國交換的,而做為代價,台灣必須要服務他國 11/14 12:20
nintendopppi:所以幫別人生產自己用不到的東西是不得不做的 11/14 12:22
EvanYang:我國與他國貿易,代表互取所需。不是零合,別人不要我們 11/1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