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conomic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intendopppi (併購任天堂)》之銘言: : : 這部分我就針對''內需引領產業升級''來說,比較不容易失焦;產業政策部分下一段再說 : : : 我覺得台灣的內需市場幾乎不可能引領諸如手機、筆電及其他消費性電子產業的升級 : : 一來是產品開發資本投入非常巨大,小小的市場難以支撐。 : : 二來以iphone的成功為例: '' 專門為台灣人設計的產品最終在全世界大賣 '' : :              這種事情實在是不太容易想像;少數例子也許有機會。 : : : 舉日本手機產業的例子,是想要說明:內需市場並不見得能帶出商品在世界的競爭力 : : 至少目前成功的例子,諸如iphone、日本的遊戲主機與遊戲產業 : : 都是在 日本和美國本身對該產品有極端巨大的市場需求 的前提之下所開發的產品 : : : 而即使手機內需如此龐大的日本市場,也無法使日本手機具有國際競爭力 : (日本手機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很差的,硬體性能雖強但導致售價昂貴,而且軟體部分差) : : 我認為,宏碁華碩這些消費性電子產品製造商 : : 如果不以出口全球為目標下去設計開發產品,根本就無法生存吧。 : 您提了日本手機, 大概說一下產業情況 日本的手機內需市場, 不是競爭來的, 日本的手機系統, 電視系統, 更早期的電腦系統 都是跟國際標準不相容的, 這是刻意造成進入障礙非常高的特殊作為, 我想您誤會了內需跟相容國際標準這兩種差別 iphone雖然內銷就很大, blackberry也是內銷就超大, 但是它們的系統, 不會一離開美國就要關機, 也不會一離開美國就半殘 你在台灣只要能連上itune, 全球享用一樣的服務 日本早期的電腦更誇張, 根本是跟你現在的PC完全不相容 這些封閉性的假競爭, 正好是政策補助+政策扭曲的最大案例 因為這樣的做法最符合"受保護產業"的最大利益 反正其他外商要進入這個市場也幾乎不可能... 內需並不是把地圈起來只准台商做 拿個現成的例子, 就是台商常常喊著台灣要引進國際勞工流動性來促成"市場開放" 可是閉口從來不提,我們的進口關稅以及各種產促政策,市場障礙, 根本不符合市場開放 結果都淪為"補助", "補貼" 這類的假議題, 最後這些補助出來的東西哪去了? 現在大家看看國際市場情況都很清楚 至於前面有仁兄說, 不補助都會死了, 所以要補助? 我想這已經淪為口舌之爭, 而不是因果關係的陳述 不xx都會oo了, 所以要xx...這種句型你只要導入各種詞彙, 馬上會發現無視因果前提的荒謬, 就像心中如果一直覺得密醫的神功療法很偉大, 西醫治不好癌症 一樣可以說, 反正不用神功療法都會死了, 所以我們要鼓吹隔空抓藥的神功療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229.237
nintendopppi:嗯嗯 謝謝(筆記) 不過我不是鼓吹補助 而是認為出口 11/14 22:56
nintendopppi:(服務出口或商品出口)對台灣是非常重要的 11/14 22:57
nintendopppi:而提升廣義的出口競爭力 我不覺得是內需能帶起來的 11/14 22:59
喔, 這樣說好了, 資源是稀少而且按照比較利益分配全球的, 如果市場的進口能力以及內需市場貧弱, 也就是聚集有用資源的能力很差, 除非是虧錢賣(機會成本), 不然除了補貼之外, 你怎麼能相信它有好的出口能力? 講淺白一點, 假如你手上的食材給豬吃都會生氣, 結果你要去跟鳳壽司去比賽, 這有可能嗎? ※ 編輯: ealvis 來自: 210.68.141.72 (11/15 14:34)
nintendopppi:嗯 能理解手上的錢多就能取得更多的資源 的確這對 11/17 23:41
nintendopppi:競爭力的提升有幫助 因此在國際上就會更有競爭力 11/17 23:44
nintendopppi:不過壽司那裡就無法理解了 11/17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