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來源網址: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128004.shtml 臭氧日愛地球/中研院:冷媒排放 殺了臭氧層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9.15 01:25 pm 中央研究院今天發表學術報告,再度確認人類使用冷媒等物質所排放的氟氯碳化合物, 確是導致地球臭氧層遭破壞的元兇,更發現臭氧層被破壞的速度比我們想像嚴重,人類 若再不積極因應,後果堪虞。這項研究也解決全球科學界紛擾多年的學術爭議。 這項研究更深受國際重視,國際頂尖科學期刊「Science 」 (科學)今天大篇幅刊載。 中央研究院前任院長李遠哲、現任院長翁啟惠,今天更一起出席全球同步記者會,公布 此一重大研究成果。 這項研究是由中研院原子分子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林志民率領的五人研究團隊在短短一年 內完成,李遠哲也是研究人員之一。林志民說,冷媒等物質所排放出的氟氯碳化合物, 進入大氣後,會分解產生氯原子,氯原子再快速摧毀環繞地球上方二、三十公里平流層 的臭氧,形成氧氣及過氧化氯。過氧化氯再吸收陽光而分解,產生氯原子,形成循環, 使得臭氧層越來越薄,甚至破洞。 近年來,科學家透過偵測過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積,了解臭氧層遭破壞速度,但2007年 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波普博士等人發表新的研究數據,直指他們算出的過氧化氯分子吸 收截面積,比先前學界接受值小了近10倍,立即掀起全球科學界激烈論戰,「Science」 及「Nature」 (自然)這兩本全球知名科學期刊,更是指名互嗆。 如今,林志民等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精準算出過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積大小,一舉平 息論戰。翁啟惠驕傲地說,這好比江湖兩大門派相持不下,有份量的耆老出面說話後, 從此定調,一切歸於平靜。他也很為台灣研究團隊的傑出表現為傲;他強調,這完全是 台灣自己做出來的研究。 林志民表示,從1990年至今,全球科學界均以光線來量測過氧化氯分子吸收截面積, 但因大氣化學變化,無法在實驗室真正測出過氧化氯總量及其吸收截面積。但中研院 團隊改以分子為偵測對象,再由質譜儀來偵測過氧化氫,終於探量出精確的過氧化氯ꐊ壑l吸收截面積,也為臭氧層遭人類破壞的方式,架構出一個準確的模型,未來世界各 國制定環保國際公約時,也有可供參考的資訊平台。(原文刊載於 2009-05-08/聯合晚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20.18
choulaotou:哇~Science耶 可不可以讓我掛名阿 XD 09/17 09:57
zzaacc:為什麼是5月的事啊?? 09/17 11:21
Waitingchen:聯合晚報自己op自己? XD 09/17 13:09
cywhale:的確op了5/8 聯晚...我沒特別注意最後的時間註記 sorry 09/17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