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記得以前在這個版上也曾發表過相關意見 受過版友批評指教許多 我還是慈青 但我自己現在的立場 是比較傾向環團的說法 不過以一個傳播者的角度 版上好像比較少出現慈濟那方面的聲音? 以下將轉錄從慈濟內部而出的相關訊息 (來源是個慈濟人噗友) 作為一個平衡報導 提供不一樣的觀點 也請版友來解釋一下其中的疑點、爭議之處 我個人不是環工、土木相關科系 有許多知識不甚了解 還請版友多加解釋 謝謝 ============================================================================== 我在 12/4 和慈濟高專級以上的幹部細談過每個細節,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希望慈濟可以做 得比現在更好。慈濟在大湖的聯絡處不只是給慈濟用,而是要能夠秉持上人的理念,靜思 堂是社區大家的,而不是慈濟人才可以使用的空間。這部份,慈濟的幹部有提到上人有特 別指示要針對這個部分對外說明開放意願。 當然,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更深入去碰觸的。過去慈濟人忘記「為佛教為眾生」,只想到「 為慈濟」的這個問題,上人也知道,幹部也知道,大家正在努力改變這個狀況。簡單說, 上人希望慈濟人能夠更深入社區,要讓社區以有慈濟人為榮,把慈濟當成好鄰居,好厝邊 。 第一個問題,那是不是保護區? 這個答案很簡單:名目上是;現實上不是。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那邊是保護區? 原因:因為在內湖由台北縣改規劃為台北市的時候,台北市政府剛升格為直轄市,所以把 所有還沒有都是計畫的土地全部規劃為保護區。也就是說,在當時的規劃,整個內湖全部 都是保護區。 第三個問題,慈濟買了「政府的保護區」。 答案是:這是謠言,慈濟買的時候的地目是「大有客運的保修場」。所以購進的時候,當 地都是污水級廢輪胎、鐵桶等等高污染的化學物質。經過慈濟人把那塊地整頓之後,才恢 復成為現狀。 第四個問題,是慈濟高層蒙蔽上人利益輸送買下來的。 答案:那塊地是早期大有公司經營不善的時候,再加上台北市政府有關單位以及民間團體 ,拜託上人一定要憐憫早產及有身心障礙的兒童興建醫院,所以聯合推薦上人買那塊地。 同時可以蓋醫院,可以解決當地的髒亂,並且可以解決大有客運的財務問題。 第五個問題,那塊地是慈濟墊高的地基,造成後面淹水。 答案是:現在地基在大有客運時代就已經墊高;後面農地淹水是因為水路封閉。慈濟的變 更案,同時包括了包括山上86公頃的集水區的排洪措施,這個問題可以解決。 第六個問題,慈濟地基造成之前颱風的時候淹水。 答案是:依據法院判決結果確認,是大溝溪上方違建,攔阻河道,以及現在成功路五段兩 旁房舍興建蓋在河道上的問題。與慈濟的地基無關。 第七個問題,慈濟地基改為湖泊可以免除淹水? 答案:不可能,因為慈濟的地基地勢高於興建上大溝溪上方的住宅。水往下流,而且屬於 不同流域的水,無法幫助該地區排水。 第八個問題,慈濟地基開發會破壞生物多樣性? 答案:不可能,因為上人堅持山地不可開發,所以山坡地的生物多樣性維持原狀。開發後 增加三個滯洪生態池,加上透水鋪面。反而會增加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第九個問題:慈濟在當地興建大樓。 答案是,慈濟的建築樓高只有四層樓,僅和四周的山坡地等高,甚至不會造成山坡上的住 家的視線的阻礙。根本就不是大樓。 第十個問題:慈濟不變更以現行的法令即可改善當地。 答案是,這個案子不只是蓋善環境問題,同時要成為民眾的活動中心,以答應回饋當地條 件而言,所需樓層面積若要滿足需求,需要開發到山坡地。為了堅持山坡地不開發的原則 ,需要將所需面積收納到平原地區,所以需要變更。 第十一個問題,慈濟開發量體太大。 答案是,當地附近地區的開發量體可以高達 120%,但是慈濟自我設限只使用了 30% 而已 。 第十二個問題,保護區不能開發? 答案是:依法,保護區可以作為社會福利用途,附條件開發使用。 第十三個問題,慈濟不能申請都市變更,違法? 答案是,依都市更新法,地主依法得申請變更需求。 第十四個問題,市政府不能裁判兼球員,違反程序問題。 答案是:依據都市更新法,市府得視需求,提出變更,送交審議會執行。並無違法及裁判 兼球員的情況。且依據都審會成員規定,市政官員,需佔名額達到委員的一半,才是合法 的都審會。 第十五個問題,慈濟過去反對蘇花高,現在自己破壞保護區。 答案是:慈濟從來沒有「反對」,每次還團運用慈濟名聲說慈濟反對的時候,慈濟都有發 佈聲明表示僅「保留不支持」,而不是「反對」。而且,慈濟聲明,支持要有安全的回家 的路。 不支持和反對是不同等級的。就像同學有人作弊,我不支持,不代表我會去向老師告密。 後者才是反對,前者只是保持保留意見。並不是不支持就是反對,也不是不反對就是支持 。 第十六個,當地現狀是保護區? 答案是:當地現狀是水泥地鋪面,在卅年前慈濟尚未進入前就是這樣。並且在95年經過地 質普查後,確認當地為「高潛力土地利用區」,也就是適合變更為住宅、商業區使用的土 地。而且不需要設置滯洪池、派水設施等等特殊環境保護設施。為利用該地所需做的環境 補償極低,可忽略。 第十七個,保護區就是保護區,不能使用。 答案是提出這個觀點的姚仁喜先生,在今年四月剛完成的蘭陽博物館,就是蓋在保護區以 及遺跡的上面。另外主張這個觀點的廖本全等人,在陽明山北投溫泉區在開發計畫當中, 都主張與業者同一陣線,只要「安全」就好。可見得這些人的立場是僅「適用於慈濟」。 第十八個,保護區不能變更? 答案:依據記錄,近十五年來,台北市及通過了四十案的保護區變更計畫。不是不能變更 而是有條件變更,在變更的時候只要可以對地形地貌改變進行補償就可以變更。 第十九個,自然的原狀最好? 答案是:這是過去的老舊觀念,舉例來說:台東防沙計畫,最後還是人工介入才有辦法處 理;台灣外來種的移除,沒有人工移除只會造成更大的生態浩劫。還有櫻花鉤吻鮭的復育 ,人工介入不代表破壞,只要採取經過詳細評估的改善方案都應該被接受。 第廿個,慈濟會造成淹水。 答案:未必可以完全不淹水,但是絕對比現狀好。就算淹水,依據水域調查,只要大溝溪 12萬立方公尺的滯洪池有效,就不會淹水。近年來新建的大溝溪滯洪池,比之前慈濟園區 在高過卅年前的四萬立方公尺蓄洪量大過三倍,理應不會有同樣的淹水問題發生。 在加上大湖公園疏濬工程完工,將大湖蓄洪容量擴增為11萬立方公尺,所以可以知道,大 湖地區現狀比當初大湖地區淹水時改善非常多。 第廿一個問題,大湖山莊街淹水。 答案:那和慈濟的地基屬於不同水系,彼此無涉。而且淹水是因為大湖山莊街排水函洞堵 塞造成,在慈濟志工進入之後,每到颱風季節,環保志工都會自動前往個排水管進行清理 ,協助排除垃圾。近幾年已無堵塞而淹水的問題。 第廿二個問題,上人很驕傲,不理張曉風。 答案:張曉風在報紙上刊文當天上人就知道了,但是沒辦法,上人當時正在指揮印尼火災 賑災,所以指派基金會高層邀請張女士前往內湖園區了解實情。但張女士並未對外說明事 實,還任由綠黨炒作這個事件,這一點相當遺憾。 ==============================全文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221.146
Waitingchen:謝謝你在板上分享另一方的說法 ^^ 12/09 03:00
lembertlin:借轉綠黨版,謝~ 12/09 08:45
lembertlin:轉錄至看板 GreenParty 12/09 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