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oodh:只是在台灣有一種謬誤,在美國有機可能種得比農企業近市場 06/29 22:03
如果要比較台灣美國的狀況, 其實剛好跟o大的推測相反, 美國國內能進入超市通路的有機蔬果,主要產地都在加州, 價格競爭力也比較能跟非有機產品相提並論 因為加州的耕地(Central Valley)廣大, 再加上氣候溫和,四季皆有產出, 所以即使是有機農業也可以採取大面積的集約式栽種, 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產量,也增加進入大規模通路的便利性, 這些加州生產的「有機產品」跟一般產品的差別只在於肥料、農藥的施用, 在碳足跡的部份倒是不遑多讓, 畢竟從加州中部的產地送到南加,距離就已經超過台北-高雄, 更不用提跨州運送的部份, 所以以台灣的大小來說,只要是島內生產的蔬果, 運送的碳足跡都遠勝過美國的「在地產品」 (另外,由墨西哥生產的有機產品也佔美國超市有機品的很高比率, 不過,在某些州假如選擇墨西哥進口產品, 恐怕還比選國內的加州產品更「低碳」一點...) 因此在美國推廣「低碳」飲食,「在地」比「有機」更受到重視, 但是難度也更高, 因為大部份的州並沒辦法生產量大、種類多、又四季皆獲的農產, 在地小農的主要通路是農夫市集, 而且價格上絕對是無法與超市競爭,只能靠消費者的理念與「佛心」^^|| (以蕃茄來說,超市的非有機品可以壓到 99 cent/磅, 超市的有機品/農夫市場的非有機約在$1.50-2.50/磅, 農夫市場的有機品則是$2.5-3.50/磅, 不過,價格與品質是有正相關的, 我個人覺得農夫市集的有機品是物所有值, 但這就牽涉到個人喜好與衡量, 只是想說明在地兼有機的產品儘管價格不親, 市場還是有的,只是很小眾非主流)
oodh:在台灣,不論是通路還是消費者習慣上,有機 和 特殊機能、特 06/29 22:03
oodh:殊精緻化 的等同性很高,通路上看到的有機蔬果往往反而標榜 06/29 22:04
oodh:某個縣市、農會,因此有機的產品反而運得更遠,而愛買有機產 06/29 22:05
oodh:品的消費者也多半重視知名產地 ;換個角度來看,台灣農業本身 06/29 22:07
oodh:就離市場很近,因此少量的有機農法、更少量的經認證有機農作 06/29 22:07
oodh:因此就反而遠離了市場,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吧 06/29 22:08
我個人是覺得,只要是台灣島內的產品,都已經符合低運輸里程的標準, 是台中或雲林產的,碳足跡的差別其實不大, (而且台灣產銷的模式,大盤中盤再到零售的曲折, 產地的遠近未必代表實際運送的距離 <--但是再怎麼樣都只是美國的零頭) 重點是在「本地」與「進口」農產的選擇
oodh:此外,有機農法不一定只用自製堆肥(不見得堆得出你要的養份) 06/29 22:12
oodh:走向精緻化的製程也就會證究起原料,採用進口、外地肥料培土 06/29 22:14
oodh:的可能性也較高,總之,在台灣有機未必能和低碳劃上等號 06/29 22:15
其實從美國的例子可以看出有機與低碳沒有直接關聯 XD 但是有機產品對生態與土壤的好處,也不是碳足跡能代表的, 至於台灣的話,進口肥料的成本應該還是太高了, 在價格已經壓不下來的情況下,我懷疑有農家會做這樣的投資, 而且自製堆肥也比較可能符合當地的土壤、作物性質, (微生物與微量元素的比例等等) 至於島內生產的「外地」有機肥,雖然有些運送過程(化肥也需要), 但製造化肥的碳排放遠高過製造有機肥, 我個人覺得不用太過計較, 當然假如有完整的產品生命週期碳足跡分析,是最好的了 總結是,我同意o大有機不一定低碳的看法, 但是以台灣的大小來說,先著眼在本地與進口的碳足跡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本地有機與非有機產品,在碳足跡來說差異不會太大, 但有機還有對環境與健康的好處, 只是在討論「低碳」的時候變成了附加條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4.205.83.143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Policy 07/01 03:16 ※ 編輯: Waitingchen 來自: 24.205.83.143 (07/01 03:17) Waitingchen:轉錄至看板 GreenParty 07/01 03:18
cd81:http://bit.ly/j8xq2B 也提到"大型有機"農場的事實 07/01 21:26
njrmp:本人買菜 一向以當地當令為最高原則... 07/05 15:25
Gya:加州真的很誇張 朋友院子隨便亂丟種子 都可以種出肥碩的蔬果可 07/25 14:16
Gya:吃 不用施化肥 不知道算不算一種環保 07/25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