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cophil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e-info.org.tw/node/83501 研究:投資集水區保護 成本效益高 本報2013年1月25日綜合外電報導,沈瑞筠編譯,蔡麗伶審校 2012年10月珊蒂颶風橫掃美國東北部後,數百萬紐約客遭受數日停電之苦,但拜 紐約市對飲用水集水區的保護之賜,他們仍有乾淨的飲水。 紐約市捨棄使用電力系統處理水源,改採直接以水渠自鄰近德拉瓦州卡茨基爾 (Catskill/Delaware)森林及溼地等水源保護區引進高品質飲水。這只是其中 一個用低價既可保護水源、提供地區居民飲用水,又顧及洪水及污染防治的例 子。 紐約藉由保護卡茨基爾森林及補償農民以降低對溪流湖泊的污染,約省下介於40 億至60億美元的水處理費。 根據17日公布的《2012集水區支出現況》(State of Watershed Payments 2012) 報告,2011年許多國家在類似的水源保護計畫中投資了將近80億美元;中國以總投 資額91%居冠。 這份報告由美國非政府組織「森林趨勢」(Forest Trends)編輯,其總裁Michael Jenkins表示,「無論是從經濟發展中拯救水資源的中國、或還是保護飲用水源的 紐約,要想搶救乾淨的水資源且重新補充乾枯的溪水及地下水層,投資於自然資源 是最具成本效益及最有效的方式。」 過去的研究顯示污染、水壩的興建、農業灌溉、溼地的轉換及水利工程等都對了全 球水系統有嚴重的影響。根據史上第一次全球河流生態系健康評估,越富有的國家 水系統面臨的威脅就越嚴重,主因是昂貴的水利工程。 提供新做法 集水區支出報告的主要作者、同時也是生態系市場研究分析員Genevieve Bennett 表示,用1990年代的水利工程思維審視,很難說服健康與安全管理部門「綠色水工 程」方式適用於紐約市。 但樹木、草、及植物可以非常有效率的潔淨及保留水資源,等同減少水庫的沈積物 。Bennett表示:「從這些集水區方案獲益的不只水資源,同時它們也保護生物多 樣性、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並且為農村貧困人口提供收入。」 類似紐約的一些集水區保護方案,他們付錢給農夫採用保護土壤及水的技術。 Bennett強調,透過良好的管理花費使公眾獲益。 然而在許多國家,類似方案推動的最大阻力來自於政府規章。紐約的成功案例並 沒有被其他大城市(包含中國及印度的大城在內)效法,那些地方其民族性給予 工程專業知識的高度評價並推崇巨大的工程。 全球水資源專家Charles Vorosmarty指出,投資可永續的生態系統遠比摧毀它們 或是試圖以工法解決來得好。如果開發中國家都採用已開發國家的方式進行水資 源管理,其成本開銷將一飛沖天。 根據這份報告,其中一個開始改變做法的國家是中國。中國南方臨海城市珠海上 游,約有10萬8千名居民同意採用改善該區水源的試驗性土地管理,以換取新的 醫療保險。 Bennett表示:「中國正實施許多不同的集水區投資方式,有些還不錯有些卻很糟 。仍有很多要學習的。」 開始改變 在拉丁美洲,提供現金以外的補償來保護水資源是水資源方案的趨勢。以玻利維 亞的聖克魯茲谷(Santa Cruz valley)為例,超過500的家庭收到蜂箱、果樹及 可避免家畜靠近堤防的電網作為保護水源的回饋。 一個瑞典地方水管理機構發現在Gullmar峽灣海床養殖藍貽貝(blue mussel)來 過濾硝酸鹽污染比在岸上建置一個處理廠來得便宜。在烏干達,一個啤酒製造商 付費保護溼地以確保它們的產品有穩定、充足的淨水供應。 Bennett表示,集水區的主要投資仍來自公部門,私人機構仍認為政府應提供優 良品質的水資源。然而,公部門應無法負擔2030年投資於水基礎建設共17.7兆的 需求,這個數字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計算出來的。 作為總結,Bennett認為,綠色的水基礎建設是目前便宜的多的選項,且提供了 額外的優點。 【參考資料】 ‧IPS報導 http://www.ipsnews.net/2013/01/green-approaches-to-water-gaining-ground-around-world/ ‧《2012集水區支出現況》報告下載 http://www.forest-trends.org/embargoed_water_2013.ph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8.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