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教材教法課程的問題 我想提出一些自己粗淺的看法 首先從任教老師自身條件的角度來看 我認為"較好"的結果還是希望老師能有實際的經驗 因為這裡面有許多教學上的小技巧 要隨各個教師的教學環境不同來調整 有實務經驗的老師 才能"提導"我們這方面的東西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容後再談) 有理論方面的知識來支撐也是必須的 所以"更好"的就是2者兼顧 因為有實務經驗的只是教書匠 沒有的只是空談 當然單純的這樣區分有和沒有是很可笑的 以最理想的狀況來看 我覺得都要 可能會有人認為我是牆頭草 但是 當有人認為開教材教法的老師 應該有實務經驗 或者跟實務經驗無關的不同意見之時 我認為這不是只有一個答案的問題 贊成任何一方的人 都應該考量到不可偏廢的問題 如果真的有人認為這問題只有一個答案 那是教育的悲哀 因為這方面的問題太複雜了 幸好 我們老師大學任教之前 是有十幾年的國高中任教經驗後 才攻讀到博士 所以他應該算是我認為有2者兼顧的人 舉例來說 這就像學武功一樣 除了招式練熟外 內功也是很重要的 從教學的結果和效率的另一個角度來看 開課的老師有沒有實務經驗 真的很重要嗎? 因為經驗這東西是很抽象的 有時候用教的效果不大 要靠每個人自己碰壁去不斷摸索出來才行 需要有一定時間的累積 就算有一個20年教學經驗的老師來授課好了 你能保證每個學生在半年或一年 就能完全的接受轉化他的經驗為已用嗎? 有絕世武功的老師 他教出來的學生也都會每個都一樣強嗎? 這就是教學上的問題了 一個鍋子不會都炒出一樣的菜 不能以為甚麼都可以用教的學會 教完之後 更多的東西是要自己去磨練出來的 我相信大家都很聰明 都會隨機應變 都會"學以致用"的 這樣說得話 反而是學生自己如果消化 才是最重要的 抱歉讓大家看那麼多廢話,繞來繞去其實就只有下面2個結論 : 1.從老師的條件來看,最理想的是兼有真正實務經驗和理論知識,2者不可偏廢 2.從教學的結果和效率來看,教材教法授課老師有無實務經驗,反而並不是最 重要的,很多東西不是都可以用教的學會,學生自身如何的消化和融會貫通 並且進一步累積經驗,才是這門課最重要的目的 ※ 引述《present (情場殺手)》之銘言: : ※ 引述《frilly (念悠悠,千里煙波...)》之銘言: : : 這個科目擺在大學上作什 ? : : 大學學科的探討不該要在形而上(教學法背後的理念與精神)上琢磨嗎 ? : : 需要找一群技匠專門傳授如何教學嗎 ? : 我想你可能搞錯了 : 教育學程的課分為三類:基礎學、方法學、以及實習課程 : 你說的比較像是基礎學的部分 例如: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等等 : 而「教材教法」是算在實習課程裡的(不同於校外實習) : 所以教「教材教法」的教授要有實務經驗 應該不為過吧 : ~~~~~~~~~~~~~~~~~~~~~~ : : 我發現他們找一群教師作實驗 : : 然後編製錄影帶來推廣 : : 實際有經驗的都變成我們 : 這個推論怪怪的…… : : 他們只要負責編導就可以了 : : 這算是哪門子經驗 ? : : 台灣的教育改革隨便出張嘴 : : 不作前測後測 及長期的追蹤研究 : : 根本把實驗兩個字想得太膚淺了 : 我原本說的只是他們有過教中小學生的「經驗」(這你總不能否認吧) : 但我沒有說他們的經驗或實驗很完備 我甚至沒有要幫他們辯解的意思 : 所以你開的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72.163
smvv:抱歉,是"指導"218.163.172.163 05/28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