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心文教的朋友請連去上善人文基金會http://www.sshcf.org.tw/index.php看看 ,其討論區雖然文章量不多,但幾乎每一討論串都有精闢之見! 王修亮老師談啟蒙 轉錄自http://www.sshcf.org.tw/phpBB2/viewtopic.php?t=19 既然談啟蒙,請先看看「蒙」的卦辭與象: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象曰:山下出泉,君子以果行育德。 啟蒙是兒童學校(或私塾)教育學習的開始,最經典的啟蒙,原本不是背誦, 背誦是唐宋科舉制度逐漸累積起來的特殊習慣,尤其後期君王指定科舉註解的 教科書版本之後,更強化與僵化了背誦之法,以致文人積弱,惟口能言、筆能 書,卻目不識五穀,足不登五岳。這也是「文以載道」的風骨,從歷史依序遞 減的重要原因。 在經典當世的孔子,生活學習充塞在論語之中。「孔子家居」的小節詳盡,「 盍各言爾志」的活潑態度,「弟子入則孝」的行為落實,「里仁為美」的環境 影響。在在表示出「生活」才是「經典」之本。這也正符合最古老的經典--- 易經的啟蒙態度。 蒙,亨(蒙,和成長有關)。 匪(同非,不是)我求童蒙(我去求孩子來學習)。 童蒙求我(是孩子碰到問題,來求我協助解決)。 初筮告(筮,占卜,比喻孩子第一次引發了強烈學習動機時,我要幫助他、引 導他找到答案)。 再三瀆(如果孩子只想知道答案,或我只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不能引導他 悟如何探索學習,不能深入內化,外發為行動,知識其實是非常淺薄易忘的, 孩子就會輕忽答案,一次又一次的不去嘗試探索,只求快速要個答案)。 瀆則不告(如果孩子輕忽學習,就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 利貞(所以對學習來說,教師與學生都需要有恆心,有耐力)。 皆下來,孔老夫子才會從「蒙」的概念,發展自己的教學法:「吾有知乎哉, 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扣其兩端而竭焉。」「舉一隅,不以三 隅反者,則不復也。」 自商周之時,我們的文化裡,就已經有了如「蒙卦」這樣真實而深刻的教育觀 念與方法。自孔子以來,我們的文化就裡,就有了「啟發教學法」「建構式教 學法」,可惜都沒有受到重視,只成為一份背誦教材。 再錄一段韓愈的師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 、解其惑者也!」所有的老師都背過這篇文章,幾個真懂?真做到呢? 背誦不是不好,但在現今思想、資源多元開放的社會裡,背誦常會引起聰明早 熟的孩子們疑惑、反彈,長大後反而只記得背誦之苦,棄絕經典,這比例相當 高,不能以少數有成就的孩子來證明背誦有用。我自幼因家學而背誦經典,但 三兄妹中,只剩下我文學造詣尚可,大哥與小妹終身不碰經典,背誦之毒害也 。 經典教育絕對是需要的,但得讓教學法現代化,讓孩子喜歡、有興趣、真正從 生活中涵養而起,才能使文化紮根,永續流傳。 罔之生也幸而免。 不讓孩子了解,終究只是無知。 一縷沈思,與君子攻錯。 --   時候到了。看著,   當我推開這大門,   重新震醒你們的時候,那光芒--   這光芒,便是一萬丈!                     http://www.youtien.idv.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9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