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許多版友對裁校一事抱持負面看法, 本人基本上也是如此。 但,再理想的教育理念,還是得向現實環境妥協。 不然,那些改革教育的口號,怎麼會永遠只是口號? 有多少的教育思潮,不是屈就在現實環境之下? 1[m教育口號喊得多,現實環境變得少。 而現在所面臨的現實環境就是:1[m教育經費不足。 我同您們一樣, 憤慨那些政客們為什麼不把錢挹注在教育上, 而是花錢去買邦交國、蓋蚊子會館、改機場名字、軍購…。 我甚至認為, 1[m人民稅賦中應有一半的比例, 1[m交由人民自己決定運用在哪項政治經費(教育、國防、金融、營建…)上。 1[m剩下那一半,才給他們政客去幹那些蠢勾檔。 至少,人民才會情願去納稅。 無論如何,當下的教育面臨的問題, 仍然是教育經費不足。 我們都知道教育有錢好辦事, 那麼,如果沒有錢,難道就辦不好教育了嗎? 有一句話說:「有錢有有錢的方法,沒錢有沒錢的做法。」 因此, 我「大膽假設」了一個教育環境:叫做「沒有學校的教育」, 來論述一個政府沒錢辦教育的做法。 至於這樣究竟是切實可行的「教育烏托邦」, 還是另一份可笑的「教育白皮書」, 這不是我個人的智慧可以知道的, 仍交由諸位版友「小心求證」。 我只希望, 諸位版友就事論事,別太苛責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 有 學 校 的 教 育 (Education without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 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這裏用英文註解「沒有學校的教育」, 不是要賣弄英文,而是希望澄清它的意涵。 「沒有學校的教育」(eduction without school)和 「沒有學校教育] (without school education)是不一樣的。 前者指的是一種「沒有1[m學校實體的教育」, 後者指的是一種「沒有1[m學校精神的教育」。 那,學校實體和學校精神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4[m學校實體:定義、內容與現況 所謂的學校實體就是學校建築, 包含教室、走道、操場、花園、各處室 以及它的運作情形, 強調的是1[m學校本身形體的存在。 1[m以學校實體為本位所產生或進行的活動, 實際上有許多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教育核心的一環, 它的教育價值是附加上去的。 例如環境打掃、儀容整肅、身體檢查、作業抽查、常態編班、路隊編排、法律大會考… 這些活動是以學校實體為本位所產生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學校這部機器的運作, 並不是學校教育的核心,但是也具有某種程度的教育意涵。 當然,誠如教育家杜威先生所言:「教育即生活」, 生活中無處不是學習的題材。 但,如果學校教育大半比重就是生活教育, 那,要學校幹嘛? 大家都回家受家庭教育、出社會受社會教育就好了。 可見,學校教育的核心並不是生活教育,而是更重要的--知識教育。 這才是學校教育存在的重要性。 (至於是哪種知識,這裏就不多言了…會寫不完^^) 然而, 以學校實體為本位的學校教育,不可否認地, 事實上投注了許多的時間、精力與金錢在維持這個學校實體的存在, 相對地減少了對於教育本身的關注。 現在的局面似乎變成是 1[m「教育為了學校(實體)而存在」,而不是「學校(實體)為了教育而存在」。 就拿「增班減生」為例, 現在這個政策的目的, 主要是為了疏緩流浪教師,次要才是為了學生的受教品質。 然而事實上,近期也有研究指出, 班級人數多寡和教育品質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存在。 日、韓的班級人數更是驚人,學生的受教品質未必相對較差。 更明顯的,再舉「學校招生」為例, 不可諱言,許多學校招生的目的, 主要是為了維持學生的數量, 而不是為了招入適合學校現有教育方針的學生。 確實,當下的局面儼然是 「教育是為了學校(實體)而存在」,而不是「學校(實體)為了教育而存在」。 不然,如果是以教育為重, 學校該關門就關門,教師該流浪就流浪(當然,這實在是另一種社會成本的耗賴), 這一切都是以教育為先,而不是以學校(實體)為先。 因此,我認為(沒錯,我是個無名小子,但我還是可以「認為」^^), 1[m學校實體無法避免地帶有原罪。 既然辦了學校,立了大樓, 有了美麗的校園,朝氣蓬勃的學生, 誰也不希望它榮景不再。 1[m這樣的想法,十足地是以學校實體為本位,而不是以教育本身為先。 考量教育的本質時, 我們也發現這個學校實體裏所進行的活動, 卻時常偏離了教育的核心目的(如前所述), 而變成學校實體本位的教育-- 1[m並非站在學生受教的立場,而是為了維持學校本身的穩定存在。 諸位一定也曾和我一樣對於學校教育中的某些情景 感到莫可奈何與無能為力。 如果(注意!我是說如果), 廢校(廢的是學校實體)是一種契機, 也許我們也不必試圖力挽狂瀾, 就讓高牆倒下吧! 重要的是, 如果高牆必然會倒,那麼能有什因應之道? 「沒錢有沒錢的做法」,畢竟生物應該要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4[m學校精神:定義、內容與現況 「學校精神」這個詞,實在是太難定義了,我相信怎麼寫都不討好。 就好比什麼是「台灣精神」、「大和魂」,一定是吵得沒完沒了。 就算去翻出研究文獻也未必有什麼意義, 這又好比「釣魚台是誰的」一樣是個無頭公案, 因為歷史文案的紀錄也不一定是正確的。 但是為了闡述我對於「沒有學校的教育」的理念, 還是得硬著頭皮把它寫出來。 我個人只從兩個角度解釋它的定義,之後諸位版友要殺要剮就隨您意了。 第一,很簡單的, 相較於學校實體形而下的具體存在, 學校精神指的就是形而上的意義存在。 第二,也不難, 相較於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精神指的就是學校教育的意義。 聰明的諸位版友您會發現,我所下的定義是根據對比而來, 至於什麼是學校精神的內容,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談.到! 一來是為了避重就輕,二來是因為學校精神的內容為何對本文的闡述並沒有實質的助益。 何況,諸位關心教育的版友自會有一番定見,我也不必多此一舉。 再來說到學校精神的現況。 原本,學校精神的內容中原本應該帶有社會共同體的意味,這也是群育教育的一環。 好比那句老話:「今日我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我為榮」。 但時至今日,個人自我意識高張,當穿制服都受到質疑其必要性時, 那種榮辱與共的情懷不免顯得有些八股。 1[m我只能說,即便學校實體依然如十年前那般屹不搖地站在社區之中, 1[m它的學校精神卻會不斷的變化,以符應這個社會的價值觀以及教育現況。 無論如何,學校精神仍然是以教育為依皈,而在學校實體下而變化發展的。 如果,把這個學校實體自現實的教育環境中抽離了(也就是廢校), 那麼,或許這個留下來的赤裸裸的學校精神, 反而更能夠體現教育的本質,實踐教育原本的初衷。 《沒有學校的教育》(偷偷加上書名號…自high~), 希望呈現的就是一種自學校實體抽離出來的教育情況, 簡言之--1[m廢校後的教育。 待續… -- 塗太黑樂府 手工製樂(不是製藥^^) http://blog.xuite.net/tooodark/musicstation 您的批評指教是敝人改進的原動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0.158
monk2:有想法 推一個220.139.225.209 09/10 16:26
※ 編輯: tooodark 來自: 220.129.0.158 (09/10 17:47)
doraz:Illich有類似想法,可以去看看唷~ 211.74.212.132 09/10 18:09
maskzero:另類意見 推~~ 218.167.68.166 09/10 21:33
Eous:只是想提醒一點 台灣教育經費少 220.132.210.75 09/10 21:56
Eous:並不是因為教育佔的比例太低... 220.132.210.75 09/10 21:56
Eous:而是台灣本身稅收 以及花錢太多在人事上 220.132.210.75 09/10 21:56
windtrex:每個學校有不同的課程,像大學一般 220.139.32.85 09/11 21:33
windtrex:學生可以自由選課,修滿學分嗎 220.139.32.85 09/11 21:33
plancklin:給樓上Eous網友,不知你可否提供你以為 218.187.204.35 09/13 03:32
plancklin:資料來源?教育經費佔的比例不低的出處 218.187.204.35 09/13 03:33
plancklin:提供一個網址,如下: 218.187.204.35 09/13 03:35
plancklin:http://0rz.net/a21R8 218.187.204.35 09/13 03:36
plancklin:我想知道的是,你看的資料是否為政府官 218.187.204.35 09/13 03:36
plancklin:方文章? 218.187.204.35 09/13 03:37
Eous:我想我們看的統計資料都是官方的220.132.207.187 09/16 22:50
Eous:所謂比例不低是指教育經費佔GDP跟外國比起來220.132.207.187 09/16 22:51
Eous:是在一個平均之上的比例220.132.207.187 09/16 22:51
newbrain:那主文咧 218.166.127.86 09/19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