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Chinese 看板] 作者: youtien (又是一片天) 看板: Chinese 標題: 初試啼聲講古文 時間: Mon Jan 1 15:36:19 2007 ※ [本文轉錄自 HSNU_947 看板] 作者: youtien (又是一片天) 看板: HSNU_947 標題: 初試啼聲講古文 時間: Sun Dec 31 16:53:17 2006 http://www.wretch.cc/blog/youtien&article_id=5323261   下午三點去附中找堂妹瑞真,我們在圖書館大廳見面,她正在看《古文觀止》準備學 測,我便隨機講解了一番,竟覺自己發揮得不錯。   首先我說:現在給你多勾幾篇重要的也沒什麼用,也不一定考,不如教你普遍的看文 章的方法。於是先教了一下遇生字時望文猜義、說文解字的要訣(這部份這裡不多寫), 然後就隨便翻了一篇開始讀,一邊讀就一邊講。不一定是我熟悉的文章,有些只略有印象 ,有些以前上過,有些還是第一次讀,可講著講著,居然講出了一些我自己以前也沒看到 的門道。   一個小時,講了四五篇,分別是:〈李陵答蘇武書〉,王安石〈遊褒禪山記〉,李密 〈陳情表〉,歐陽修〈朋黨論〉。以下略記其要。     李陵答蘇武書   你說李陵為什麼要把這篇文章寫得這麼整齊?都四個字、四個字,到要抒發時再來個 長句,這麼工整,這麼漂亮?   提示:你想想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寫這篇的。   (瑞真想了想,說了幾個答案,我說,都不對。悲憤?有點接近,但也不對。)   我說他為什麼要寫得這麼整齊吧。第一,他有時間;第二,他想家。   李陵羈留在匈奴,他想念漢朝,而他唯一能掌握的和家鄉有關的東西,就是文字。現 在他有機會寫一封信了,他就要用心把這篇文章寫好、寫漂亮。你讀讀看,四字一句,抑 揚頓挫,多麼美妙;他要把文章寫美妙,寫美妙了,他就能得到安慰。所以他一定是慢慢 寫,每一字每一句都詳細想過,而貫注了他全部感情的。   中文就是有這種音節之美啊,後來駢體文最講究這個,可是駢文常常給作到虛假了, 而李陵這篇是真情實意的。你再想想李陵是什麼人,李陵是個武人,他不是文人,不應該 會去在文學上耍一堆花樣的。你看看這篇的文辭,很簡單吧,沒什麼難字,而他又這麼追 求音節,那這樣你能不能想像他下筆之時的感情呢?   好啦,這樣一講,你大概就可以自己讀這篇文章,考閱讀測驗也就沒問題了。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我們為什麼重視名家的文章?因為他地位重要,因為那文章確實好。但這兩點背後還 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他這個人有意思,他能做出常人做不出、想到常人想不到的,於 是我們會想從他的文章,去接近這個人的思想。   王安石是個什麼人啊?堅定但也剛愎的政治家嘛,沒錯,同時他文學極好。你有沒有 聽過他幾個小故事?王安石吃飯只夾最靠近他那一盤菜,家人就常把最好吃那盤放他面前 ,但放別的他也不會在乎好壞。王安石洗澡,進澡堂時脫衣服,出來穿衣還是原來那套, 家人就趁他進去給他換新衣服,他出來穿了也沒發覺不一樣。宋仁宗有次擺「金魚宴」請 群臣,發釣竿和魚餌要大家在池裡釣魚上來給廚子料理,幾個大臣都照做了,只有王安石 一個人在那邊把一盤魚餌吃完了。同時他的詩文、學問又都是不得了的,所以這是個什麼 人?這是一個不管什麼時候,腦子裡都只在轉自己的東西的人。   這次他和朋友去爬山了,我就很懷疑,他會欣賞什麼山川景色嗎?我們來看看。   第一段,他剛開始就談了一堆掌故,這裡以前叫什麼啦,有什麼歷史、什麼故事啦。 每個人關注的東西不同嘛,你看這個人爬山,都不看自然風光(或許也看啦,但不是最重 視),就看人文的。   好啦,這裡有一個山洞,他們點著火把進去看,愈探愈深,半途有人說再走下去火會 不夠,就折返了。出來以後他很後悔,明明火應該還夠,還可以繼續探下去的,但都出來 了,他也不好意思叫大家再進去,只好在這裡抱怨。   你想王安石是怎樣的人啊?如果那時候他做主,他一定會探到底的。所以好啦,第三 段,「於是予有歎焉」,如何如何,人常常就是不堅持,所以求不到真理,以前的東西也 慢慢失傳了,所以我們應該堅持。這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他要講的就這個。   第四段也是再補充一下就作結。好啦,講完了,我講了多久?十分鐘。所以你說國文 課一篇文章有必要講那麼久嗎?     李密〈陳情表〉   這篇國文課有上過嘛。是誰說的,「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這句話你認同嗎? (搖頭)   (誰說的我也不知道,現姑茍查之,可能出自南宋謝枋得的《文章軌範》。)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tsan1930/3/1263164031/20060109223418/   對啊,我們都沒哭嘛。那個人為什麼這麼說?第一可能他要提倡這個價值,不然就是 他自己有類似的經驗,有共鳴,所以讀到會哭,而我們沒那人生經驗啊。   再來看這篇文章背景。李密上這〈陳情表〉給晉武帝,說不想應徵,想在家奉養祖母 ,武帝看了很感動,遂允所請,還叫地方官員好好照顧。你相信嗎?   晉武帝是什麼貨色?他會為這個感動?我才不信。叫地方官員好好照顧,應該是真的 啦,那你說這是什麼?作秀嘛!現在新聞媒體也常搞這一套啊!   李密在蜀國做官,蜀漢亡了,晉朝來徵召他。晉朝是什麼東西?它從一開始就沒好貨 ,你一個普通官員,腦筋算是清楚的,也沒什麼關係,會心甘情願繼續到那個官場幹下去 嗎?不會嘛,誰想去。那拒絕要找個藉口啊,孝道就是很好的理由。晉朝司馬家都是很黑 暗的,所以他們要提倡名教來粉飾自己,李密這篇〈陳情表〉提供了這麼一個機會,所以 晉武帝也樂得放他走演這麼一齣戲啊。或者他們其實認為這姓李的根本就是不想在我們底 下做官,可他這理由冠冕堂皇,我們也不能拒絕啊。而且,李密祖母九十六歲了,活到九 十六歲,多不容易啊,那時代人能活到六七十就很了不起了,九十六,人瑞啊!所以朝廷 也要大肆獎勵、宣傳啊,因為大家喜歡看這個嘛。   (那時沒想到,現在我又想到一點了:李密祖母真的九十六了嗎?有沒有誇張?誰能 查證?誰會去查證?)   所以我說,〈陳情表〉是好文章,但它最好的地方不在它的感情,而是智慧──它達 到作者想要的目的了。   你再看看它內文,到底有什麼好的?沒錯,它很得體,感情收放,分寸拿捏得極好, 你想想你要怎麼和皇帝說話?不容易啊。但你說,它有後人講的那麼偉大嗎?為什麼後人 要把它傳得那麼偉大,說「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   可能因為晉武帝作了這場秀,而孝道也確實應該提倡,所以後來的文人也樂得繼續幫 他宣傳啊。   李密達成願望啦,我認為他很聰明,你以後如果想用寫文章的方式達到什麼目的,這 篇是範文。但我們也不要因為我剛剛講的這些就貶低這篇〈陳情表〉了,我想李密他還是 真情實意,孝道也的確是應該的。我們讀它不要盲從前人的吹捧,要學會用各種不同角度 來解讀他,或許才更能讀出它真正好的地方。     歐陽修〈朋黨論〉   這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政治文章了。   他寫這篇幹嘛?去反駁那些用「朋黨」誣陷君子的小人。而這篇文章有什麼特別的見 解嗎?其實沒有,他只是把人人心中所有,但還沒有人講出來的一些平常道理講出來,而 重點就是他第一個講。   每個時代都有,在一堆歪論橫行的時候,總有人會希望有人站出來做些什麼、講些什 麼。就像最近施明德站出來倒扁,又像這幾天綠營抹紅檢察官,這次沒有人第一時間出來 駁斥,只好全部人第二時間去挺他。在宋仁宗那時候,站出來的是歐陽修這篇;民國初年 ,袁世凱搞帝制的時候,出來的是梁啟超。那時候楊度他們搞籌安會,造假輿論嘛,從朝 到野,上上下下被收買的被收買,被恐嚇的被恐嚇,幾乎沒人講話了,終於梁啟超忍不住 ,寫了一篇〈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萬多字,登出來把那些人通通轟掛,至少搞到他們 很沒面子。   歐陽修也是這樣。還有一點,就是站出來的人要有分量。施明德有點分量,梁啟超有 分量,歐陽修更有分量。歐陽修何許人也?文壇盟主啊,他站出來誰都得重視。(我沒查 那時候歐陽修是否已有大師地位,不過那時他已是有名的文人和官員沒錯)   我們開始看內文吧。一二段,先正本清源,君主忌諱朋黨,小人拿這個來抹黑政敵, 他就說有人就有朋黨,但只有君子以道義為朋是真正的朋黨,小人在一起只是利益的、虛 偽的結合,君子的真朋則是對天下有好處的。這樣從自然之理把道理說穿,破除忌諱,很 聰明,也很好。   那再來你要舉例佐證啦。「堯之時,小人共工驩兜等」,你說他幹嘛不講較可信的歷 史,而講堯舜時的神話?(瑞真:避免爭議。)對。   其實這裡是歐陽修佔便宜的地方。如果換一個人寫這段,我是小人我可以質疑這神話 的可信;但歐陽修是誰啊?大學者啊!那些人誰敢從學問上去挑戰他?自討沒趣嘛!所以 他佔便宜。再下一段,「書曰」,也是引用不能有爭議的經典。   再來,「後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不對啊,黨錮之禍是靈帝啊,這本書 寫錯了。(現查,好像原文就是這樣,歐陽修確是在這裡記錯了,不過這不是重點。)   「唐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昭宗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黃河,曰:『此輩清 流,可投濁流』。」這是什麼情況?就像我們現在這種狗咬狗的情況,那些自命清高的人 ,通通丟到濁水溪裡淹一淹算了。只是那時候更嚴重些,因為他們真的幹了。   好啦,問題來了。歐陽修在這裡其實沒有講得很清楚,他只講了結果,沒有講東漢黨 錮之禍和晚唐朋黨之爭是如何興起,如何發展,那過程又是怎麼漸漸演變到狗咬狗然後大 家全部完蛋的。為什麼他沒講清楚?   ──如果歐陽修是歷史家,是學者,他會把它講清楚,我相信他能把它講清楚。   歐陽修是歷史家,是學者,但他這時候是官;他篇文章是寫給皇帝看,然後還會公開 傳閱的,所以我認為他是要留些餘地,點到為止。所以你看最後三段,也是平平順順,恭 謹地收尾。   所以看文章就是這樣,察其所以,觀其所由,視其所安,我在歷史系學到的就這個。 我現在這樣講過,你應該就可以自己讀這篇了。不過,我對那一段也不是很清楚,剛剛只 是看著文章就講;真要瞭解的話,你還要知道那時候詳細的局勢是怎樣,到底是哪些人在 怎麼攻擊誰,各方人物又各是什麼態度,這些你有興趣的話再去查史書,一般閱讀測驗的 話,會這樣看也就夠了。     後記   講到〈朋黨論〉時,瑞真兩個同學也在旁邊,瑞真說「你們可以一起聽」,她同學看 我在略讀內文,說:「他手上拿《古文觀止》好像拿玩具一樣。」我聽了真是虛榮。還好 ,比你們多唸了幾年書,就多這點本事。   這一個小時都是隨讀隨講,沒有備課,上面的記述,修正了一些當時講錯的地方,也 有補充少許,但當然還是很粗疏。如果我要認真寫,不會只是這個樣子,但認真寫就要花 很多時間精力了。這裡就先把這些粗疏的講法貼上,拋磚引玉吧,歡迎指教。 --   「--仁愛國中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校,它的校規不太嚴,讓我們有自己的空間, 發展屬於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以及各式各樣的觀念。」這段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摘自〈宇宙光明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0.135 --   「--仁愛國中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校,它的校規不太嚴,讓我們有自己的空間, 發展屬於自己的專長與興趣,以及各式各樣的觀念。」這段話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摘自〈宇宙光明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0.135
bordergogo:我覺得某些說法好像太以古律今了 01/01 16:21
bordergogo:大聖人、大文學家不應該被無止境地神話化 01/01 16:22
bordergogo:就像孔子,如果沒有後來的孔子家語等書來美化的話 01/01 16:22
bordergogo:孔子的地位也不會像現在這樣 01/01 16:23
bordergogo:不過您告訴學生要注意文章的歷史脈絡這很值得肯定的 01/01 16:23
bordergogo:感覺您是個上課很生動活潑的國文老師 01/01 16:24
youtien:我不是老師,我才退伍。 01/02 02:48
-- 人性自古多期望,科技至今更助長,飲食男女、安和樂利,當個明星還立牌坊。 假如我有百寶囊,有誰不曾這麼想,穿越時空、收集資本,文明世界我稱王。  繁榮的社會,每人都小康    (嗐!最好是這樣!)     休、妄、想,且看我透視真相:      骷髏小叮噹! http://myhome.apbb.com.tw/youtien/doraemon.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0.135
SmartSolomon:推...很棒的文章! 220.141.112.66 01/11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