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這個 我覺得很多國文老師蠻白痴的 我是不知道他們大學時是怎麼讀國文啦 可是在上課時 國文老師老是有一種 "文言文跟白話文都用漢字是同一種語言"的感覺 舉個例子 我看歷史刊物在用詩經的內容時 常常會先對單詞作解釋 例如 國人是什麼 野人是什麼 國 邦 方 是什麼意思 有些字雖然跟現代一樣 但是意義卻不同 羌人 或是跟朝鮮人有血緣關係的可能有時會有把動詞放受詞後面的現象 這樣看下去便很容易了解詩經的東西 相較之下 國文的教學都把古人的文字語言 當成你看得懂白話就看的懂文言 例如我印象最 深刻 是周成王稱周公 尚父 國文老師便說什麼尚父是什麼天花亂醉 偉大的舅父雅稱 不過在語言學板有人提到 漢藏語系稱舅舅 舅父(國語) 古父(台語諧音) 藏語也差不多 是 jo fu (我不會羅馬拼音 這只是個大概) 再來那個黔首 我國文老師是說因為那是 古代百姓頭上綁黑布 所以叫黔首 但是最近看 一篇歷史學家的刊物 他就是說 古代秦國的語言 對百姓的稱呼就是 ken sju 令我想到古代語言這樣就是這樣啊 有必要像現在國文教育把他當成很優美或應要拆成什麼 黔 什麼首去教嗎?? 人類事先有語言後有文字 然後才有文章 漢字只不過是後來用來表示那些語言的 日本人 說"夜露死苦" 能可以再表出什麼優美意思嗎 人家只不過是用來表 yo ro si ku而以 國文如果要教文言文 那請先如教英語 日語一樣 先把古人的單詞文法先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6.143.168
tdl:見解獨特 推 69.107.105.180 07/04 23:11
maskzero:呵 樓上的 我笑了~~~ 61.230.69.236 07/06 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