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很想知道台南縣對這件事有什麼配套嗎? 想請教板上是否有瞭解的人? 比方增進教師對多元評量的能力,或者提供相關的資源、研究或標準的制定? 令人比較擔憂的,是這聽起來很有可能變成「用錯的方法在做原本是對的事」。 就好像早年教改很多倉促的政策一樣,最後的結果往往不是很好。 從表面上來看,這些規定可能是很粗糙的,一不小心就會導向很糟糕的結果。 就好比之前台南關於教師考績設百分比的那件事一樣, 在教師的評鑑規準沒有訂定清楚的情況下, 最後被犧牲的往往不是那些該打考績乙等的老師。 可想而知大部分的學校不外乎抽籤或看誰對學校有貢獻之類的, 這些標準的背後往往都與教師本身的專業度無關, 對於會吵會鬧的人來說,大家往往都會迴避掉。 結果就是對教育界士氣造成打擊,老實說你打擊不適任教師沒關係, 但打擊到好的教師就真的是造孽了(似乎是這樣)。 這個多元評量的規定如果光從新聞內容來看,似乎也是很粗糙的。 一來筆試本來就應該是多元評量的一部份, 再者多元評量行之已久,打七、八年前就開始了, 真正的問題根本不是在是政策規定上, 而是在於教師並沒有受過良好的訓練(以及資源和鼓勵), 去將多元評量聚焦在課程原本就應該達成的教學目標上, 導致一堆多元評量都只是在玩而已,或者只是把作業的分數納進去, 根本沒有跟教學目標緊扣在一起而失去意義(這幾年其實看到的大多是這樣), 要這樣弄的話,最後只會把多元評量的名聲搞壞, 而評量的形式往往會影響到教學,跟著教學就會有一些問題。 (就像本來過度偏重筆試一樣,鐘擺很極端的擺過來或擺過去都是不對的) 希望搞教育要細膩地好好考量,不要再用那種蠻荒時代粗糙的方法。 像那個零體罰宣示也是一樣……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44.223
bluewaterr:推...不過新聞應該是不會追蹤這種小事. 59.115.176.226 08/10 00:11
bluewaterr:追京奧,追台東縣長都來不及了說.. 59.115.176.226 08/10 00:11
iloveantt:好文~~!!推一個!!122.118.138.246 08/10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