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king (高知識≠高道德)》之銘言: : ……全縣國小五、六年級在每年的五月份會進行全面 : 性的檢測,檢測最主要目的為瞭解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學生基本能力指標學習效果及瓶 : 頸,作為修正教學方式或銜接教學之參考。檢測成績不良的學生則需在下學期開始進行補 : 救教學,而檢測成績也會隨學生資料送入就讀國中。雖然教育局明訂此成績不可作為編班 : 之標準,但是依然有許多國小生小小年紀就需擔心「升學」的問題。 如果真是為了瞭解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的學習效果, 或許這些檢測還算是蠻有意義的。 但只怕這是一種為了讓自己在全國性的檢測中取得較好成績的「前測」,那就糟了。 (所以我很好奇的是,各縣市對這些施測結果有什麼樣後續的作法?) 很多人(包括這篇文)看起來都不太瞭解一件事: 目前教育部確實在進行一項全國性「學習成就資料庫」的檢測, 這是一個長期性的抽測,主要就是在瞭解「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學生的學習效果」。 但因為害怕各縣市把這項以學術為主的測驗當作「小學的聯考」來看待, 所以很多資料都不敢直接公布出來,深怕變成一種新的縣市成績排名, 但這個顧慮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成真了。 因為有縣市(可能)因為擔心自己的檢測成績不佳, 於是乾脆提前替全縣做全面性的「普測」!(請注意,學習成就資料庫是抽測) 更有趣的是,有學校擔心自己在這項「普測」中落後, 於是就在「縣市普測」之前再辦學校內的「前測」! 這就是所謂的「抽測前有普測,普測前又有前測……搞不好前測之前還會有前前測……」 回到最初的那一段話,我非常想知道, 在這些「為了瞭解九年一貫實施後學生的學習成效」的測驗之後, 縣市教育局根據這些結果做了什麼樣的分析,並根據這些分析進行什麼樣後續的規劃?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相信還是有真為了這個目的而施測的, 只是混在這真真假假的各種看起來漂亮的理由中,誰也不知道誰是真的。 (或許大家也不在乎?) 只可惜無論是不是為了一個原本很好的目的而做, 很多事在我們這種「前測中有前前測」(諸位上過學的都明白這種文化吧)的文化下, 好事也往往會變成壞事…… -- 我說人哪,經常只看自己看得懂,或自己想看的東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44.211 ※ 編輯: memes 來自: 118.170.44.211 (08/26 20:02)
SongPing:推 XD 119.14.15.97 08/27 00:08
Yenfu35:中肯140.113.191.152 08/27 11:08
bluewaterr:推..XD218.166.234.150 08/30 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