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askzero (武心)》之銘言: : 我想 memes 兄 您認為現況評量 大多侷限在筆試的形式 : 這個看法 我是相當認同的 : 不過 就某方面而言 這其實是一種現實環境的反映 : 是否評量的形式可以是多元的呢 : 我想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像美術的畫作評量、家政的參與學習過程評量、電腦檔案...) : 但是... : 多元 往往也代表『多元』 別提家長是否能負擔 光以一個學校而論 : 是否能夠有相當的經費去提供一個多樣性的評量方式 : 而非僅限於單一的筆試模式 就很值得玩味 : 囿於經濟與環境的考量 筆試是最簡單、客觀 最能符合大眾所需的一種評量方式 : 君不見TOEFL、TOEIC 等跨國性的客觀評量 仍以紙筆劃記為主?? : 小弟認為 筆試形式的評量方式 不應被視為是所有壓力的單一原罪 : 反而是學習的方式與種類 以及學習時 來自各方的要求 : 才是目前壓力的根源 感謝武心老師的回應,僅只就這個部份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跟補充。 我覺得「之所以用多元評量而非單一的筆試評量」, 背後的目的得要先釐清楚。 (個人以為諸如南部某縣市,就是在搞不清楚評量本質做的) 評量的目的在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是否達成學習目標, 然後才能據此來設計補救教學,就算沒空補救至少也把診斷結果給家長學生看。 也就是說,評量的目的(本來)跟學習有沒有壓力、快不快樂無關, 也不是因為「需要一個評量」所以才評量的,更不是為了多元評量而多元。 (就如同時間到了就是該期末考,我也不知道為什麽, 反正為了要期末考所以我也就硬生出一張考卷,沒有為什麽也沒有什麼目的) 在這個前提之下,評量的方式就跟「學習目標」是什麽很有關係。 以個人自己平時所設計的評量方式為例, 我會先去替整個學習階段的教科書與能力指標做一個簡單的檢視, 然後目前這個單元的學習目標與能力指標是什麽? (因為一條指標可能需要各個階段才能達成,所以有時候可以劃成很多小學習目標) 如果這個學習目標很明顯就是偏重在認知跟記憶的, 比方學生就是要記起這是什麼花?這個字什麼意思?或者就是要記起台灣的歷史分期, 那沒話說,筆試絕對是最方便又快速的方法。 但一個單元絕不會只記憶方面的學習目標, 其他該達成的能力還多得是, 比方我想了解學生是否學習到與團體一起合作的技巧, 比方我想了解學生是否能查詢到家鄉的人口資料, 比方我想了解學生是否對自己家庭有一定的關懷與認識, 這些都不可能用筆試來達成, 它必須要用其他的方法來評量。 我之所以做多元評量,不是因為它比較有趣或就是為了多元而多元, 更不是因為筆試會帶給學生很大的壓力什麼之類的, 單純就是因為筆試無法測量「那麼多」非偏重認知的學習目標, 所以我才用多元評量的。 至於筆試的好處與便利性就不用說了,這大家都知道, 也因為如此,許多大型的測驗也多採用筆試的方式。 但就算全世界只有你用筆試以外的方法評量,那也不代表你錯。 該用多元評量的時候就該用多元評量,不需要用的時候就不用。 其實國內目前也有「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簡稱TASA)在進行, 也針對試題的部份做很多研發, 要附帶提的是,TASA並非僅只有過去大家習慣的選擇題筆試, 還會有其他的評量方式,比方開放性問題、比方直接面對面的問答…… 當然,這些方法還是有其侷限,甚至你硬要說的話,開放性問答題也是筆試的一種。 (我出的考卷就很愛出這種東西……不是因為要標新立異, 而是學習目標就是這樣,該出什麼就該出什麼) 只不過,任何一個導師都可以做得更多,擁有更自由的形式與工具去做評量。 我想不出什麼理由要自廢武功,然後僅只是因為「習慣」與「方便」, 就犧牲掉其他記憶之外也很重要的學習目標。 (當筆試成為唯一標準時,那些筆試測不出來的學習目標都會被忽視, 大家也愈來愈不想把時間花在那些筆試測不出的學習目標上, 但其實大家都知道,那些筆試測不出來,卻寫在教師手冊與綱要上的東西, 反而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不過,我絕對不承認那種為了趣味與為了多元而多元的評量,可以叫做多元評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142.105
maskzero:感謝 memes 兄的回應 我認同本文大部份 61.230.64.94 07/16 01:34
maskzero:觀點 我想 多元評量除經濟考量外 可能尚 61.230.64.94 07/16 01:35
maskzero:需課程時間的安排 與其他部份的配合 61.230.64.94 07/16 01:36
maskzero:就此而論 是否課程的編排 足以應付 其實 61.230.64.94 07/16 01:36
maskzero:也是另一個無奈的現實因素 ... 61.230.64.94 07/16 01:37
maskzero: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平衡 是問題的癥結 61.230.64.94 07/16 01:39
memes:是啊 就如同我認為這些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118.231.115.190 07/17 22:52
memes:但卻也常被視為異類或不能理解的118.231.115.190 07/17 22:53
memes:即使我證明了可以做 往往還是被質疑太理想118.231.115.190 07/17 22:54
memes:或許這是因為 我們長期並非處在一個對教學118.231.115.190 07/17 22:55
memes:專業者很友善的環境118.231.115.190 07/17 22:55
memes:學術與行政專業才被視為專業 或者階級較高118.231.115.190 07/17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