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乘著腦袋清醒時 讀了這系列文章 h90257和lovemusic的交鋒 讓我深感收穫 而身為初學者的我 因讀文而有所困惑 所以亂入發問 如 問了不當問題 發表了錯誤見解 敬請見諒 ※ 引述《h90257 (替天行道)》之銘言: : ※ 引述《lovemusic (紅衣女鬼在笑著)》之銘言: : : 我覺得你這樣太盧了 : : 挑學校當然有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但這些都不重要 : : 不要管什麼原因了 : : 因為這些原因都無法改變「本質都是A」 : : 請抓出重點吧,去抓那些原因幹麻呢 : 我想你搞錯了 : 中學或大學本就會有升學率(或就業率)的問題 : 而且這也算是學校的核心 : 如同你用飲料比喻學校 升學率本身就含在裡面了 : 所以你把它剔除 就不是飲料了 : 如果要看學校 就無法剔除升學率 : 因為它間接反映智育的教育 : 但是升學率也只是選擇學校中其中一項指標 : 也有其它指標 如師資 學校的距離 環境 等 有時候甚至家長個人因素(如自己的母校等) 依我對國中的瞭解 升學率幾乎是台灣父母為子女選擇國中的唯一指標 缺乏選擇權的 幾乎跟社經地位落差有關 說的誇張一點 如果某國中 三年級全部都能考上第一志願 學校到底有沒有辦畢業旅行 各種活動 沒人會在乎 這樣的學校 當然有父母不喜歡 但我相信學生數量絕對被總量管制 然後還造福學區內國小 學區內國小 不用煩惱招生 只要打著「就讀本校 直升XX國中」 躺著睡 學生也一直來 接著還會帶動當地房地產 因為 這個某國中 還會要求家長的小孩想入學本校 不僅戶籍要在本校學區十年以上 家長還要出示證明 該戶籍的房子是家長自有住宅..... 不然 你就要認識關心人民的魚丸肉圓 以上 是教育現場的觀察 國人對升學率的執著 可見一斑 只愛可樂 也只有可樂 : : 就當是我們彼此對於字詞的定義不一致好了 : : 你就回答這個問題:美國學校的生態和台灣學校生態,是接近還是很有距離? : 當然有差異 : 就組織組成來講就有很大的差異 : 美國的學校就只有老師 校長跟學生三個角色 台灣則多了行政人員 : 美國校長是由社區家長選出的教育委員指派 所以說家長決定學校發展方向並不為過 : 所以美國學校之所以能比台灣更多元 就在於家長 只要家長同意 : 校長就算只上國英數三科也無所謂 : 教師本身的地位也很微妙 以台灣而言 家長社會總希望教師能負擔輔導責任 : 但美國就不一定 有些地區只希望教師會教書就可以 有些會希望教師能教其它內涵 : 最後是學生組成 由於是由社區家長決定教育方式 總會發展成物以類聚的情形 : 就是學生組成的同質性其實相當高 好的大好 壞的大壞 所以學生事件很多 : 跟美國比 台灣的學校教育相對來說是沒有那麼多元 但教育品質上卻比美國平均要高 : 教師的付出也比美國要多 : : 你仍然沒有多說明什麼 : : 治校理念不同,因此的確有不同 : : 但影響程度到哪裡?都是(甜味不同的)可樂呀 : : 本質都是A,這個論述重點我前文皆表達得很明顯 : : 你繼續跟我爭他們甜度不同,沒有意義 : : 你最好的方式就是指出每間學校哪裡不同 : : 而這樣不同的結果,顯示就像美國一樣的多元 : 我說多元 但沒有說像美國一樣多元 事實上 我不太懂 台灣到底多元在哪裡? : : 這裡是最重要的,我希望你能回答 : : 你只要講出好幾個,讓大家覺得「原來其實蠻多選擇的」 : : 那你就證明台灣學校是多元選擇的 : : 本系列就結束了(而且還能證明是我像個豬頭搞烏龍) 這裡確實談到多元 但...... : 1 公私立選擇 : 有的家長會希望學生品格好 接受更多資源 願意投資更多教育 或宗教信仰 : 所以讓小孩念私立學校 :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比 就不同 升學率來說私校不一定比公立學校好 升學率 私校確實不一定比公校好 當這樣的思考是有盲點的 小學 國中 高中應該分開來看(大學就不討論了) 不論小學國中高中 私立的 沒一樣比公立便宜 這是共同點 而相異的是 各階段的私校 任務或有所不同 越往下 越重視升學率(智育成績) 越往上 則看家長小孩的表現 當家長發現小孩功課不太行 (國一很大期待 國二努力督促 國三力竭 高中放生) 求升學率不可得 才會轉而考慮其他因素 (通常是生活常規了 燒香拜拜祈求不要變陳銳 ) 總歸私校升學率 越往下 升學率越比公立的好 越往上 則有待研究 所以個人認為公私立選擇 根本因素還是在升學率 : 但仍有家長願意送小孩進去私立學校就讀 : 2 公立間選擇 : 就公立學校來比 有的公立學校家長不想讓小孩去唸跟學校特色也有關係 : 想讓小孩接受跟有特色的教育 所以特地送小孩到一些所謂的特色學校 : 另外跟特色也有關 如果學校在某些方面表現優異 如體育 特殊才藝 音樂美術 確實是有被特色吸引的 但是比例偏低 我懷疑有沒有百分之一 民國94 95年 中部幾個縣市搞過各種資優班的入學考試 幾乎到了校校欲成立資優班的狀況 某縣市各大校 體貼民意 避免小學生像考研究所一樣 3月中考到5月中 一考考兩個月 考遍十幾二十校 所以舉辦了聯合考試 聯合分發 超過一半小學生熱情參與 宛如小聯考(只是這是考國中) 教育部糾正 有縣市當年是以 已向家長收費 有契約關係 逕自舉行 然隔年 就銷聲匿跡 雖然轉瞬及逝 也算教育界創舉 試問 公立間的選擇 家長會依什麼特色選擇? 不用問 看家長的腳就知道了 時隔四年 能有多少改變 : 也會影響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家長 或有興趣的學生去讀 : 跟社區文化也有關係 會反映在學校本身家長組成或是學生組成上 : 有的家長會希望學生能夠進入和自己背景類似的學校中就讀 (私立其實也算是這類) : 文化也會反映在治理學校的風格上 有些學校師長就很強調紀律或品格 就我的認知 各地 在選擇子女就讀學校的文化上 都是一樣的 : 但也有比較自由風氣 就會吸引不同的家長進入 : : 你竟然認為三者關係不緊密,而各為獨立???? : : 你不同意,那你該好好回答一下 : : 若不追求成績,為什麼還要集中考試? : 因為這是目前唯一同意最客觀反映學校教學效能和學生學習情況的指標 : 也是家長最關心的議題之一 : : 為什麼台灣學校趨向單一? : : 針對這個問題,與聯考制度、升學主義、文憑主義,三者不能分開看 : : 如果聯考這麼單純,那怎麼你認為學校會要考試導向,教師要對成績負責 : : 若跟考個好成績進入好學校無關,就隨便考考就好了阿 : : 你就承認你是因反對而反對吧 : 並非為反對而反對 如前所述 集中考試本身目的是要瞭解教師教學程度 : 以及學生學習的程度 和反應其能力的方式 但事實上這個指標仍有誤差 : 所以通常國外的做法 還會在加上面試 或 履歷 來配合 : 文憑主義就是過度強調學歷 尤其是偏重知識方面的 : 所以才產生升學主義 : 所以聯考制度本身並沒有問題 只是被文憑主義和升學主義宰制後 就會有問題 : : 你到底在表達什麼?實在很籠統呀! : : 你舉美國比台灣,根本覽嘂比雞腿阿 : : 人家美味雞腿令人垂延羨慕,我們只有垂垂覽嘂了無生氣 : : 看起來你就是在鼓吹台灣教育要像美國一樣多元看齊,呼籲推動教改阿 : 不不不 我強調的是 既然台灣式民主社會 就要尊重別人的選擇 : 有人喜歡森林小學 支持森林小學的理念 是他們的選擇 : 這樣的選擇不應該被人嘲笑或諷刺 : : 你這樣是避重就輕,本末錯置 : : 美國是全面申請入學,不是聯考也不分發,學科測驗簡單只考英數 : : 入學審核標準在於個人申請文件的準備,學科測驗比重很低 : 比重低歸低 但還是要到一個標準 如果沒有 : 除非除非你真的有很優秀的表現(國際比賽得名 擔任領導人角色等) : 不然你也進不去 : 另外 他們的審查中 個人在校表現 學期成績比重也重 : 所以他們的學校也很重視智育成績的標準 只是他們會相信學校的評斷 : 但台灣的大學則交由統一考試決定 : : 你卻顛倒的形容,入學最重視的個人文件被你歸類在「看別的」 : 我沒有顛倒啊 如果你連基本的學測都沒有考好 跟本別想進到審查這關 : 連繳交文件的機會都沒有 : 美國大學聰明的地方在於 它們知道自己要的學生是怎樣的類型 : 所以會透過文件和面試來從一群能力差不多的學生中再篩選 : : 那你就不要話講一半,講得好像兩者接近、類似 : : 把你強調的內容說出來,具體的 : : 哪裡多元、哪些特色鮮明、社區影響力實際的改變例子是什麼 : : 你要強調,就要講出來 : : 你說沒形式,我說有形式,才閱讀幾行字這樣你也能漏掉? : : 那你幹麻反對人本 : 我尊重他們的理念 但我不認為這個理念是對的 : : 多說一點,說完整一點 : : 申請入學=聯考?能力測驗有很重要? : 能力測驗很重要 在美國各校 各學區 各州的學測成績資料是會被公開給全世界的 : 對學生重要 剛剛講過 在升學上重要 : 甚至一些企業也會看這個 : 對學校很重要 評鑑就看這個 如果學生評鑑成績太差 學校就被砍預算 還可能招不到學生 : 對校長很重要 如果學生能力測驗平均表現太差 校長就可能等著被換下台 : 對政治很重要 州長如果看到該州學力測驗平均太差 就會試著介入地方教育 這部分 真的是受教了 我對美國不熟 唯一能說的是 期待有多點的資訊 謝謝 : : 你這樣簡答,太混了啦 : : 我再強調一次 : : 你最終不能否認多元的確和聯考對立 : 講精確點 是和升學及文憑主義對立 我不認為聯考會跟多元對立 : 聯考是必須存在的 但要怎麼利用 是要經過規畫的 我認為聯考跟多元是對立的 因為聯考象徵一把尺 既然是一把尺 必然限縮了多元 但我要跳開來講 聯考與多元 無一定的好壞 或許我的觀點 可以用個比喻說明 各廠商燈管的規格化 在同一把尺 缺乏多元 藝術燈(甚至藝術品) 沒有一把尺 極富多元 端看人民想法 社會氛圍 (事實上 我覺得很大一部份是成本考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3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