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周平】  過去十五年來,廣設大學的粗糙政策,造成高教快速擴張。然最近幾年,部分私立 大學出現招生大量缺額的現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指出,少子化是學生數不足的主 因。教育部吳清基則表示,倘若以目前每年招生少百分之二來計算,民國一百一十年將會 有超過七萬個缺額,屆時恐將會有六十所大學消失。這個說法雖然尚未成為客觀事實,但 它卻已在許多私大經營者的主觀感受中,造成恐慌的心理事實。從而在其因應措施上產生 自我實現預言,加速使自己越來越像是個該被淘汰的大學。並倒果為因,以少子化做為自 身招生不足的謬誤歸因。  事實上,就人口結構來看,近年來的招生缺額與少子化並沒有太大的關聯,真正嚴 重的少子化是十年以後的事。根據每年台灣人口數以五年做一個級距的統計表,少子化最 糟的情況是在十歲以下的年齡層,它整整少了六十萬孩童。因此,十年後才是我們真正要 擔心的。相較於此,我們可以說,目前的困境主要不在少子化問題。  筆者認為近年招生出現大量缺額,不應以少子化做為託詞,來迴避部分私大自身辦 學不力的責任。否則,我們如何解釋有些私大逆勢成長,報到率近乎百分之百;有些私大 則每況愈下,缺額數大過錄取數?  從前一波招生墊底而成為媒體頭條的數個大學來看,其共同特徵是,大學系所專業 評鑑結果成績太差,校名還被編成口訣為考生所嫌棄。部分學校更因董事會專斷和校務會 議形同虛設、決策和財務不透明、行政主管營私並安插親信或教職員明爭暗鬥等事件成為 媒體報導的負面新聞。第一波墊底學校多數已退出聯招,改採獨招。扣除這些學校後,又 補進了第二波墊底的大學,其中不少是宗教興學所成立的私立大學。  除了一些不利的外部因素外,第二波墊底大學最大的困境是內在的陷落。有如岩盤 蠕動所造成的深層崩壞一般,一些原本具有獨特風格的小型私立大學,在最近幾年間妥協 於虛幻的新自由主義論述,以市場化治理原則,使大學迅速擴張。成本效益被視為無上命 令,終致創校的初始核心價值漸漸從根腐蝕。  學校沒有核心的價值理性,行動者(教職員工)的行動就成了沒有熱情和信念的工 具理性。表現在招生事務上,不在乎學生來源,只在乎註冊人數。在教學設備、飲食、住 宿、學生活動設施和交通上,以最簡陋的條件敷衍了事。教職員人數和系所組織架構的治 理原則是,盡量精簡、開發每個人的剩餘價值。在缺乏尊嚴的對待下,造成教職員失去了 內在意義和士氣,教學和服務品質越益惡化。對內外評鑑,死守僵化的績效評量,且抱著 得過且過、寧爛勿缺的投機心態。以市場導向增設熱門科系,卻因倉促成軍而淪為墊底的 志願。  這一波招生不佳的私立大學,如果不能跳脫市場邏輯重新定位自己,以重振創校優 良傳統和核心價值,以獨特風格吸引認同其理念的考生,則它勢必墜落到不可逆轉的深層 崩壞境地。果如此,則不待少子化降臨,它早已灰飛煙滅。  (作者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系主任)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82300318,00.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62.23
sincere1234:國立的放棄低學費保護,公平競爭看看 211.75.161.200 08/24 20:57
sincere1234:大家資源一樣,公平拼一拼。 211.75.161.200 08/24 20:58
sincere1234:十年後,看佛光、南華安否? 211.75.161.200 08/24 21:01
ATand:放棄低學費的保護,會讓更多窮困的學生無法 119.77.249.240 08/27 02:25
ATand:求學,這是兩面刃 119.77.249.240 08/27 02:25
steve1012:怪罪國立幹嘛?事實就是許多私大沒有辦 118.161.72.102 08/31 11:48
steve1012:法吸引人啊!那些學費高的私大你要怎麼 118.161.72.102 08/31 11:49
steve1012:講? 118.161.72.102 08/31 11:49
uka123ily:私立自己也沒有把關好 怪不得人 118.165.228.13 09/04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