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kee (mkee)》之銘言: : 我認為問題有以下幾點: : 第一: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尊重 : 的確,有些技術是學校教育無法學習的到的,但是這些學生去學習技術之後 : 社會能否給予合理的尊重?我想是值得商榷的 你點出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了 那就是社會的眼光 台灣這現象到現在只是更加的扭曲 像是在工廠工作容易被認為沒有出息 卻忘了郭台銘也是工廠出身 大家都只看到穿西裝的郭台銘 多少企業老闆不都是從工廠起家? 但許多人還是有很深的刻板印象..... : 當社會以名校跟學歷為指標時,對於職業學校出身甚至是專業技術人員 : 有尊重?社會的迷思就是他們比「高中」矮一節,沒有歧視就不錯了 : 當然這樣的想法有問題,但是政府有設法改變?還是繼續放任? 這點每個人都要有所行動 至少自己做到給予專業技術人員基本的尊重 : 當媒體每天只報導成功的人他的出身學歷是如何如何的好 : 對於這些師傅呢?他們所佔的比例?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感受到差異 媒體的確在主要的新聞時段播出許多高學歷相關的新聞 像是台大N姬 明明是娛樂事業 卻還是要以高學歷為噱頭引人注目 更不用說每次大學或高中考試成績公布後 一系列的相關新聞 這也是為了滿足社會的價值觀所作的新聞 反而更讓價值觀扭曲 其實不少新聞頻道有製作許多各行各業的人物專訪或介紹節目 只是這些節目也不是在熱門時段 心中有偏見的 看了也不見得會立刻改變觀念 : 如果社會觀感是如此?那有人會願意去學習技術? : 再者,企業在錄用人才實是依靠技術、經驗?還是學歷? : 如果就業市場有給予實際的回饋,我相信一窩瘋不知道要幹嘛 : 只好一直待在學校而不知道未來要幹嘛的人,就會少了些 其實除了不知道要做甚麼的人外 還有很多人想要嘗試自己想做的事 卻被家庭所阻止 這點卻少有人提出嚴厲批評 : 第二:資源的分配 : 國教與職校的資源分配相對的是比較少,但是他們就不重要? : 當軟硬體資源都不足時,學校教育能否給予學生、老師可以充分學習與教學? : 增加老師當然是迫切的方案,目的不在於解決老師就業問題 : 而是要辦好整個教育 : 教育是立國之道、強國之方甚至是根本之圖 : 校園缺少輔導教師資源,也缺少協助老師處理失能家庭的問題 : 不單是教育體系的問題,是國家的問題 : 我認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團結,才能改善 : 不然這些問題,有可能會持續發生 整個輿論 對於政府 教育界提出的批評 監督 意見 近年來不斷增加 但是相較之下 對於家長本身的所作所為造成的一些社會現象 卻較少人直接批評 (尤其在新聞媒體上 很多新聞其實是家長的錯 卻可以報導得像是學校的錯....) 當然政府教育資源的配置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不過往往也會面臨家長的輿論壓力 政府 教育界 與家長任何一方如果沒有扮演好份內的角色 教育環境就容易有缺陷 : 第三:大學的定位 : 我認為大學也算是個終身教育的管道 : 他未必是菁英教育,他也可是在教育的地方 : 但是要做到終身教育,學習年限就是個很大問題 : 如果大學可以類似於空大的修業年限限制 : 那大學可以培育菁英 : 他也可以向圖書館、博物館一樣是終身教育場所 : 學校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存在 : 而不是為少數人存在 : 當然現在經費的分配模式,有檢討的必要 我其實希望大學能有些課 開給社會人士修讀 給真的想讀的人修想要修的課 大學圖書館也應該在一定範圍內讓民眾使用 但目前的大學教育 並不能將資源合理配給真正想學習的人身上 很多資源都浪費在不懂珍惜教育資源的人身上了..... : 一些想法,現醜了 : 有問題歡迎來信 : 有需要我會字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1.169.12.210
tdl:§o好 68.183.153.137 09/18 02:46